志愿者:爱心汇流成海

    志愿服务最先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宗教团体的慈善服务,逐渐变成一种精神上的美德而被保留。大约20年前,它舶来中国,而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却如同催化剂一般让志愿者服务迅速成长。

■ 本报记者 周继坚

    志愿者服务发展的20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进行的历史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如春天幼苗一样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蓬勃发展。从最开始的学雷锋活动,到1990年北京亚运会志愿人员的参与;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再到2008年参与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服务的百万志愿大军,中国志愿者正在以一个强大的群体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

80年代末志愿者服务起步

     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1989年诞生于天津市和平区的一个街道社区。近20年来,在社区志愿者事业的推动下,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出来。
    1990年亚运会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大型运动会,1988年刚刚成立的北京礼仪学院负责为亚运会的工作人员提供礼仪培训。当时还没有“志愿者”这个概念,亚运会的工作人员,包括引导人员、接待人员到礼仪学院接受了培训,培训从交谈用语到肢体语言,从服饰衣着到气质形象设计,都有具体的要求。
    三年之后,也就是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当年12月19日,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了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之后,40余万名大中学生利用寒假在全国主要铁路沿线和车站开展志愿者新春热心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迅速在全国展开。
    2005年3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常年扎根在基层、服务在基层、奉献在基层的社区志愿者有了自己的组织。中国的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在2008年取得积极进展。截至12月4日,社区志愿者组织数已达到43万个,同比增长近60%,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已累计达到3000多万人次。

大灾难中彰显志愿者力量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这次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
    5月13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发出通知,号召广大青年及社会公众以志愿服务方式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去。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政府、企业、机构、民间人士也纷纷行动起来,前往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人们汇聚成志愿者的“海洋”。
    据统计,参与地震灾区的志愿者达到300万人。

奥运会提升志愿服务水准

     2008年8月-9月,世界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如此大规模的世界体育盛会。北京奥运会也集中展示着中国志愿者的风采和中国志愿者服务活动近20年来的发展成就,中国志愿者事业也正在北京奥运会志愿活动的带动下实现新的跨越。
    据了解,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者人数为历届奥运会人数之最,达到170万人。而8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志愿者人数为4.7万人,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志愿者为6万人。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选拔和使用,完全符合奥林匹克精神。政府尊重了志愿服务理念和志愿服务的精神,让志愿者根据个人偏好和个人意愿,按照自己的专长,选择某项服务项目进行志愿服务。而政府则处于间接服务即支持和委托非营利机构、非营利组织的地位,由共青团组织、社区志愿者协会、北京奥委会志愿者部等非营利机构、非营利组织招募、选拔和录用,这正是体现了“多元、宽容、公正与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

志愿者工作成果保留转化

    据了解北京市有关部门下一阶段正在认真做好奥运志愿者工作的成果保留转化工作,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促进首都和谐社会建设。北京将整体保留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队伍,依托“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汇集170万奥运志愿者的信息资料,制作发放志愿者卡,实现对志愿者个体的有效服务和管理。北京将培育基层志愿者组织,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力争在三年内使全市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达到总人口的30%,努力使广大志愿者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民政部官员表示,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激发了志愿者的热情,为我国在志愿者服务方面留下了一笔十分难得和宝贵的财富。为了进一步把志愿者活动做好。中央精神文明办牵头协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责任落实和分解到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民政部推进志愿者注册制度,加大培训制度,并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希望通过采取注册登记、加强培训、表彰激励实现志愿者服务的法律化、经常化和专业化。

■大事记
●1990年
北京亚运会
    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是中国第一次通过大型体育赛事来展示国际形象,那次亚运会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服务于各个场馆的志愿人员清一色是由受过严格培训的、政治意识坚定的学生、公务员等组成。

●1994年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为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团中央于1994年12月5日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随后,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也逐步建立起来。

●1999年
青年志愿者立法
    广东省通过国内第一部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此后,南京市和山东省也先后通过青年志愿者立法,为全国的志愿服务立法奠定了基础。

●2005年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在京成立,为社区志愿者事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2006年
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
    2006年7月,为便于全国社区志愿者的统一管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宣武区天桥街道开展全国首批试点,正式启动了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试点工作。

●2008年
四川汶川大地震
    大地震中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而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队伍,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局面,据民政部统计,地震灾区救灾志愿者超过了300多万。

●2008年
北京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和20万拉拉队志愿者在各类服务领域累计服务超过2亿小时,为服务对象提供了高水平的志愿服务,确保了奥运会赛事和城市的正常运行,形成和积累了诸多有益经验和实践成果。

■数据
2.68亿人次
    中国志愿者服务体系从1993年建立,至今已有15年历史,截至2008年4月,共有2.68亿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生态环保、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在服务青年、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背景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出现了自己的志愿者行动和志愿者。中国最早的志愿者产生在为社区服务的层面上,并逐步建起了社区志愿者组织。许多城市的区、街道、居委会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指导委员会”、“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的志愿服务活动。
    1994年底,随着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诞生,中国其它社会团体也开始开展志愿者活动,包括中华慈善总会及地方慈善组织、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及一批民间志愿者组织。目前,我国的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工会志愿者、妇女志愿者、科技志愿者、医疗志愿者、扶贫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已达1000多万人。国家民政部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有7000多个。
    这些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无论在平时的城市社区服务和农村的扶贫工作中,还是在突发的自然灾害面前,都显得灵活机动,救助力强,成为支持政府协调社会全面发展坚实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包括志愿者组织在内的非营利机构、非营利组织在创造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把更多的职能以多种形式下放给社会中的非营利机构、非营利组织的非政府组织。2008年初南方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中,社会志愿者发挥的巨大作用,给人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在北京奥运会筹备阶段,在我国政府的推动下,共青团组织、社区志愿者协会、北京奥委会志愿者部等非政府组织承担了招募奥运会志愿者工作。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开发、运用本国的志愿者资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志愿者资源是否丰富,志愿者组织是否富有成效,已成为衡量其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尺度。
    

版权所有:公益时报社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甲6号 邮编: 100020
通用网址:公益时报 京ICP备0500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