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进入公民时代

  中国从成为“世界工厂”到“血汗工厂”伴随而来,中国企业从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到引进SA8000认证标准,到从企业逐渐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到我国成立企业社会责任行业协会和企业争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将社会利益列为与经济利益同等重要位置,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责任时代。

■ 本报记者 白晓威 于佳莉

  中国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跨越性的突破,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走过了从孕育、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正在进入社会责任时代,一场声势浩大的“企业公民之风”正风靡全国。
社会责任缺失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资本结构的多元化使私营企业、合资企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企业既品尝到了竞争的甜头,又体验到了竞争的残酷。因此,企业为求生存,将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
  这一阶段的中国企业生存环境,无论是宏观条件、市场秩序还是自身素质,都使得企业发展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企业经营只重视自身利益,忽视对社会和环境的破坏影响。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建立了支撑全世界的加工业。然而,血汗工厂问题也伴随而来。
  “信任,但要核查!”这句美国里根时代著名的谚语,用来形容目前西方消费者对于跨国公司海外代工厂的态度再合适不过。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却没有这种声音。
  随即,外国服装制造商利用“血汗工厂”生产产品的事件在我国频频出现,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劳工组织和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制定了专门的“工厂守则”,要求中国的出口加工企业遵守。如美国国际劳工权利基金(ILRF)、全球交流组织等21个劳工组织组织、消费者组织、人权组织联合起草,并有多家跨国公司签署了“中国商业原则”。
  包括麦当劳、锐步、耐克、迪斯尼、沃尔玛等公司在内,相继开始旨在对于公司的中国供应商和分包商实施以劳工标准检查为内容的社会责任运动,一些公司还在中国公司内设立了相关的社会责任部门,并委托有关公证机构,作为审核机构对于中国的供应商和分包商的企业劳工标准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审核。

企业公民意识涌现

  1998年,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在美国建立,随后,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被引入我国。
  SA8000是一些非政府国际组织联合欧美跨国公司,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以及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制定的。它是全球首个关乎道德、人权规范的标准,其宗旨是通过对劳工权利保护的合格评定来推进企业的人权保证,它要求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制造、供应和经销行为符合国际社会对其的社会责任要求。
  我国开展了SA8000相关政策研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启动了制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可行性研究项目。受SA8000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中国市场化的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WTO,中国经济正式介入经济全球化,1999年2月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世界经济论坛时,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倡议企业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契约”。
  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企业首先引进SA8000标准,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逐渐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热潮随即引起。“企业社会责任”从一个受人冷落的学术概念晋升为备受追捧的流行词汇,并逐渐成为企业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扮演着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角色。
  但当时,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国际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有些人更错误地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办社会”。对社会责任在认识上、实践上表现得千差万别。
企业社会责任社团成立
  在SA8000社会责任引进的随后几年,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讨会、峰会、评比等活动层出不穷,处处可见。中国企业进入了社会责任时代,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当时,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如果企业不谈社会责任,在国外参加经济交流会和展会的时候,会被排斥在门外。
  但无论是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还是从国内的经验来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缘起、发展,都不容忽视非政府组织这股第三方力量。在中国,皆如此,需要民间力量这个第三方的推动力量,企业社会责任行业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在此时诞生了。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10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并主管,国内唯一一家致力于“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普及和实施的全国性社团组织。
  该委员会由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企业家以及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联合组成。其宗旨是宣传、推广现代企业公民理念,培育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塑造中国当代企业的良好形象,在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一个融合通道和互惠平台,共同推动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为了让众多企业认识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将企业社会责任大众化,让人们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该委员会开始策划、论证、筹备中国企业公民论坛和中国优秀企业公民表彰大会,让企业家们相互沟通,深入交流,自己来发现问题和解释问题。
  该委员会举行的表彰大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五年来,在该委员会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企业公民”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被动接受,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转变。
社会责任成为重要杠杆
  由单一的劳工问题延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影响到政府、民间团体、新闻媒体等各个领域。作为企业履行责任的一种积极表现,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2005社会责任报告》,这是我国央企正式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此后,中石油、中移动等我国企业巨头也相继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07年,在华外资企业有29家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报告。
  据悉,仅2007年,企业全年发布报告数量超过了历年所有报告数量的总和;2008年,报告数量再创新高,仅前11个月就达到了121份。
  发布报告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报告数量占全部已发布报告的一半以上;民营企业发布报告数量也持续增加;相比之下,外企稍逊一筹,增速缓慢。据统计,发布报告的企业多为大型企业,约半数在交易所上市,主要集中在如下行业中:房地产、金融、食品、金属与采矿、信息技术、电力、能源。
  中国民航业第一份报告、国有保险企业第一份报告、中国通信流通行业的第一份报告、中国水泥行业第一份报告、中国药企第一份报告等这些报告的涌现,使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领域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开始经历一个积累量变、等待质变的社会进程。

■大事记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3年11月11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8年6月,SA8000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正式启动之后,发达国家将其引入亚洲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
  ●2002年8月24日至25日,世界经济学会议在内蒙呼和浩特召开,展开了主题为《企业责任、世界经济与西部开发》的讨论,打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大门。
  ●2003年10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成立。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2005社会责任报告》——这是我国央企正式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

■点评
统一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在这些年里,国有企业的稳步提升,外资企业的加入,民营企业的壮大,铸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面很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以标准化的行为方式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各界一致的意见。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应有一个统一而科学的际准,否则,就会难以衡量,也会影响履行。如今,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形形色色有很多。现行标准主要来于三个方面:一是由大型跨国公司制订的“公司守则”。如沃尔玛、迪斯尼、耐克等公司,以自己的公司守则,要求它的供应商或制造商执行。
  二是由非政府社会组织制定,包括联合国全球契约(GC)、道德贸易行动(ETI)准则、由美国非政府社会组织制定的SA8000等。
  三是由国际组织(包括国际行业协会)制定的。如1997年经合组织组织通过的《跨国企业指导守则》、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跨国公司和社会政策原则的三方宣言》等。
  因此,要使各国企业积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尽快制定出统一而科学的国际标准,实仍是前提条件、当务之急。
(上海社会科学院 陶友之)
    

版权所有:公益时报社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甲6号 邮编: 100020
通用网址:公益时报 京ICP备0500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