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皮磊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完善生育 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措施》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系列生育支持措施,包括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其中,有部分内容也值得公益慈善行业关注。 在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方面,《措施》提出,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目前,已有不少地区及公益机构开展相关项目,如促进母婴健康行动、聚焦生命早期1000天等相关公益项目。 在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方面,《措施》提出,积极推行公建民营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普惠、多元、优质托育服务。统筹社区各类资源,发挥贴近居民的服务优势,提供更多免费或低收费用房场地,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 在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方面,《措施》提出,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组织等的积极作用,依托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以多种形式为家庭提供育儿指导服务。广泛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创建安全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大力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发展儿童福利事业,保障困境儿童合法权益。在这一领域,公益慈善行业已有诸多成熟的探索和实践案例。 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措施》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在加强社会宣传倡导方面,《措施》提出,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加强人口和生育政策宣传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组织创作一批高质量影视剧、舞台剧和网络文艺作品,加大专题节目、公益广告等制作投放。积极发挥群团组织宣传教育等作用,鼓励引导社区、单位、个人参与,共同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