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山西太原迎泽区:让社工站成为居民的“幸福站”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力量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山西太原迎泽区:让社工站成为居民的“幸福站”

社区老人多,需要上门服务;流动人口多,安全教育缺乏;打工子弟多,渴望课外活动……一件件具体的小事,都是居民的需求。

   2021年,山西省民政厅在全省启动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简称“社工站”)建设,探索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经过几年的发展,社工站已经成为基层治理中的一支“生力军”,同时也成为破解基层治理中“小马拉大车”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太原市迎泽区高质量推进社工站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了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基层治理服务的专业、品质和精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站点全域覆盖社工服务“专业化”

   随着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责任和事权扎堆向街道转移,一些基层单位出现了工作干不完、干不好的“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迎泽区以社工站建设为抓手,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运营方,利用其人手足、专业强的特点,弥补基层治理中常常出现的人手短缺、专业性弱等短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庙街道社工站由汇德公益负责日常运营管理。社工站立足民政、服务民生,为文庙街道所有社区的居民和驻地单位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我们的所有项目均实行清单化管理模式。项目开始前,我们会通过大量调研制定详细方案,让所有的帮扶活动都能更加精细、实用、专业。同时,我们会根据居民需求联系爱心企业、大学生志愿者、医疗机构等社会公益组织,定制服务方案。”社工站负责人肖红梅说。

   在与社工站合作多次之后,五一东街社区党委书记宋婷感叹:“在发动志愿者和调动社区资源方面,社工站有我们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社工站可以为老人定制个性化医疗方案,对接专业医疗机构上门服务,还能持续追踪老人的健康状况。这种专业闭环式的工作方法,让服务群众变得更加精准有效,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同样是社区服务,社工站社工与社区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的社区服务有什么区别呢?“社区志愿者所做的志愿服务一般在寒暑假、双休日、特殊节日等,参与人数和时间段都比较集中。社工站社工长期在岗,服务更专业,入户核查、政策宣传、困难帮扶等服务更加常态化,对老、弱以及一些特殊群体的关爱更周到。”老军营街道社工站工作人员吉燕珍谈了自己对社工的理解。吉燕珍的大学专业就是社会工作,如今她已经取得社工资格证,她的同事绝大多数都考取了社工证。

  聚焦民生需求社区活动“品质化”

   正是由于专业社工的加入,社区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变得更加科学和专业,进一步提升了街道和社区活动的品质。

   源于一次老人被骗的真实经历,老军营街道社工站精心编排了一出情景剧《不上你的当》,提醒辖区老年人提高警惕。由此延伸开来,该社工站与深圳某关爱老人的基金会对接,在老军营发起了“银发守护”系列项目,精准服务老年居民。

   老军营街道社工站还持续帮助辖区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环境。社工化身“老师”送教上门,和孩子一起做学习规划,从提升技能、缓解焦虑等维度给予支持,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对于社工站带来的变化,迎泽街办工作人员岳建红深有感触:“活动经过社工站的专业策划,品质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受群众欢迎,真正弥补了街办和社区人手不足、经验不足等问题。”“社工站对社区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协助和带动作用,光靠社区工作人员很难调动各方资源,而社工站把居民、志愿者、公益机构都调动了起来,极大地提升了社区服务品质。”老军营街办工作人员田雨欣说。

   作为老军营街道社工站和迎泽街道社工站的运营方,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服务涵盖社区干部培训、为老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特殊群体服务、社会资源链接等多项内容。该中心工作人员白娟介绍,“服务老军营街道3年多来,我们调动了180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街道的各项治理中,截至今年6月,共开展服务活动494场,个案服务80余人次,协助组建社区兴趣社团100余个。同时,借助兴趣社团,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链接社会资源关爱服务“多元化”

   关爱居民不仅在于问需于民、靶向服务,还可以通过“以事聚人、聚力成事”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到社区共建中来,进一步为基层治理增添活力。

   五龙口三社区有多个文体活动队伍,数量不少,但都是“小打小闹”。在社工站的引导和帮助下,多支队伍通过优化组合,组建成了一支专业的群众文艺队,不仅有专业老师帮助排练,还建立了团队内部制度。“现在我们经常受邀参加各类演出,大家越练越专业。”一位团员说。

   迎泽区各社工站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兴趣小组为切入点,引导居民自发成立社区兴趣社团,培育了涵盖公益慈善、生活服务、社区事务、文体活动等多种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231个,参与主体都是社区居民。社工站还充分调动自身优势,链接各类社会资源,帮助社团组织开展日常活动,让兴趣社团更加专业、有趣、有益。“通过‘建立社团、发动居民、凝聚合力’的方式,我们形成了‘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很多居民自愿加入到社区治理中来。”文庙街办工作人员郭箐说。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在迎泽区的老军营、文庙、迎泽等街道,社工站成为社区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作共生、交流互动、相融互促的平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借此平台聚合资源、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一老一小”、困难帮扶、志愿服务等多领域,全方位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着社区治理服务不断扩展广度、精度。“社工经常关心老人和孩子,带他们做活动,大家很开心。”“社工是干什么的,原来我也不太了解。通过接触,知道他们是通过专业化的方法帮助居民,他们是活跃在社区的一群可爱的人,很受欢迎,感谢他们。”社区群众以切身的获得感,为社工的细心服务点赞。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