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有关慈善的历史记忆(上)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有关慈善的历史记忆(上)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人民日报》有关“慈善”的标题、正文的检索共计7648条,其中有关“慈善”标题的检索共计721条,内容可谓十分丰富。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的报道为视域,梳理我国关于“慈善”报道重点的演变,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

  批判、谴责为主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日报》有关慈善的专题报道共9篇,主题集中在批判谴责方面。在这9篇报道中,有8篇都是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假慈善”的。如1950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美国在中国办学校、开医院、举办各种慈善事业是不是“好事”?》的报道,认为美国在中国进行的传教、教育及慈善等行为,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侵略和对中国人民的麻醉,从而实现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侵略。类似的报道还有1959年11月13日刊登的《在“慈善”的幌子下》,1961年4月2日刊登的《美国的“慈善”事业》等多篇文章。

   之所以这一时期的“慈善”报道均以批判、谴责为主旨,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倒向以苏联为首的苏共阵营。在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下,美国为了实现其“遏制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称霸全球”的战略目的,对中国采取了“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同时继续实行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收复台湾之际,悍然介入朝鲜内战,一方面攻击三八线以南的朝鲜人民军部队,支持南朝鲜军作战,威胁中国的东北边疆;另一方面命令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在台湾地区持续做出挑衅行为。1960年,美国又发动越南战争,严重威胁到中国西南方向。中美关系在此情况下异常尖锐、持续恶化,故《人民日报》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自然“揭露本质、批判恶行”。并且,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旧思想影响,人们对慈善的理解缺乏客观理性的认知,认为慈善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国家不需要也没有必要搞慈善事业。故而20世纪50—70年代,受中美对峙及旧思想的影响,《人民日报》对慈善的报道多持否定、批判的态度。

  为慈善正名

  (20世纪80—90年代)

   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民日报》对慈善相关问题的报道数量有一定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起到90年代止,按照标题检索,共检索出报道88篇。主题集中为:对慈善的看法改观,为慈善正名。

   一、为慈善正名。1994年2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为慈善正名》的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慈善一直被认为是来自资产阶级的洪水猛兽,用来腐蚀、瓦解人民群众革命斗志,故而人们对其“避之犹恐不及,谈‘慈善’而色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不负责任、对他人漠不关心的风气。加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这种社会风气又与享乐主义、崇尚金钱联系在一起,不断发生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事情,见死不救的情况也频频出现,更有甚者对救死扶伤的人进行刻意谩骂讽刺。但是人并不是冷血动物,“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主义道德观正是以关心、帮助他人为主要特征的。故而在这个层面上,社会主义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慈善事业。

   随着对于慈善的看法逐渐转变,各类官方性、半官方性及私人的慈善机构或慈善活动相继涌现。1994年成立了中华慈善总会,该组织是经中国政府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也是中国规模较大的慈善组织之一。成立之后,《人民日报》特意发表报道招收创始会员。199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爱满申城——上海举办新年慈善义演义赛》的报道,通过义演义赛,在展示上海慈善救助活动一年来成果的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新年献爱心”。与此同时,还有个人慈善行为,如1997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上刊登的题为《黄新春的慈善事业》的文章赞扬了优秀共产党员黄新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建厂办企业之余,依旧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为群众慈善事业操劳的善行义举。

   原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崔乃夫曾谈到自己对中国慈善事业的看法。他认为,由于意识形态等诸多原因,中国慈善事业停滞了40年之久,而今重新建立,其首要任务是“培养慈善意识,互换道德,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道德规范”。此后,《人民日报》相继报道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主的各项慈善活动,如《中华慈善总会启动孤残儿康复项目》《中华慈善总会汇丰慈善基金设立》《中华慈善总会为地震灾区捐赠物资》,等等。

   二、接受海外慈善援助。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对慈善的报道不再集中于揭露帝国主义慈善的本质,而是逐渐以另一视角报道西方人及海外机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援助。如1984年6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法国人阿兰·谢驾车慈善筹款》的报道,主要内容为法国人阿兰·谢为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筹集善款6万余港元,并为香港儿童福利机构筹集善款。再如,1992年12月6日报道的美国医疗援助协会通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向中国捐赠560万美元物资的事情。

   通过对《人民日报》报道的剖析能直观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关于慈善政策的转变。由“批判慈善”转为替慈善“正名”,恰恰反映出党对慈善态度的变化,即不再将其当做“洪水猛兽”,而是要利用慈善,让慈善为社会主义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日报》以“对‘慈善’改观、为‘慈善’正名”为主题的报道层出不穷,出现该局面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决策的实行。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但相伴随的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增多,弱势群体数量相应增加等社会现象逐渐凸显。在此情况下,党和国家需要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故而在20世纪80—90年代,为了更好地使慈善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如前所述,199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慈善正名》,提出“社会主义需要自己的慈善事业,需要自己的慈善家”。

  慈善事业蓬勃发展

  (2000年初至2009年底)

   21世纪前10年,《人民日报》对慈善相关问题的报道进入稳步增长阶段。从2000年初到2009年底,标题检索共检出报道197篇。主题集中为:官方慈善持续发力,民间慈善迅猛发展。

   2000年1月16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为《新世纪我国慈善事业大有可为》的报道中,明确了21世纪我国慈善机构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即机构的多元化、财政的多元化以及服务的多元化。其中在机构组织形式上,由当前阶段以政府机构为主要依靠,逐渐演变为“以独立的民营慈善团体为主体,辅之以附属于某些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建立的慈善组织”,以期为慈善事业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一、官方慈善持续发力。在对官方慈善机构报道方面,中华慈善总会作为国内官方慈善事业的最大机构之一,《人民日报》对其慈善事迹的报道呈不间断持续输出状态。主要内容涉及中华慈善总会向各灾区捐款捐物、成立各种慈善帮扶基金,同时与民间慈善携手助推慈善事业的发展。如2001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华慈善总会募捐救助内蒙古灾区》,2001年2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华慈善总会赴新疆灾区发放钱物》,2001年5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慈善总会设立儿童白血病基金》,2004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华慈善总会筹款援孤》等。这一时期,中华慈善总会在灾区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之间架起桥梁,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够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奉献爱心、捐款捐物;而中华慈善总会将这些分散的物资集中起来运往灾区进行捐助。中华慈善总会不仅对中国国内的灾区进行援助,同时,也派代表团赴国外灾区进行慰问。2005年2月8日,《人民日报》刊文《中国慈善代表团赴印尼灾区慰问灾民》,这是中华慈善总会首次派代表团到世界其他受灾国提供民间慈善援助。

  (据《河南开放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