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

在广大乡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正面临怎样的境况?

   河北省青龙县双山子小学,调来这所学校刚一年四个月的校长李胜宝,迎来了一群客人。他对公益机构的工作人员反复致谢,感慨人们对这所乡村小学的关注。

   “上所学校学生逐年减少,刚去的时候200多人,后来只有100多了。”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李胜宝对乡村教育的情况有些担忧,“有好多问题,主要的还是人口减少和生源流失”。在他看来,前者不可避免,后者则成因复杂。

   在随后的交谈里,李胜宝详细解释了很多原因,总结来看只有一段话: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

  教什么?

  “青龙原来也是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很需要社会公益来关心支持。”教育部派驻青龙县挂职副县长许旭轩表示,现在强调教育信息化这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我们这儿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很老,一些信息课程没办法开展。”

   许旭轩坦言,乡村学校有许多短板,比如运动、科创等资源缺乏、基础学科老师不足等。为此,许旭轩和他的同事们格外重视引进社会资源、公益力量参与青龙县城乡教育建设。

   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双山子小学修建了塑胶操场、科创教室等,在硬件层面支持了美育材料和体育器材。“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办的是非常实实在在的事情,极大提升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许旭轩说。

   在双山子小学教师张城源看来,这至少印证了一个观点,硬件决定着“教什么”这个下限。“孩子们特别爱画一些东西,外面的墙报都是孩子们自己画的,实际上他们有这个天赋,只是缺一个展示的机会。”张城源介绍,“有了这些捐赠过来的教具,老师上课很方便,孩子们能接触到实物。”张城源强调了一句,“他们自己能够真正去实操很重要。”

   提供这些物资支持的,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和加油未来项目。

   据了解,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素养教育资源不足、学生全面发展不充分等现状,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14年发起加油未来项目。该项目通过引入加油课程、打造加油空间、开展加油关爱、赋能加油领航者等举措,以县为单位在乡村小学持续开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县域教育生态系统改善。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助理秘书长韦丹丹介绍,爱心包裹项目的特点是广度宽,做基础的轻量赋能;加油未来项目则做深度支持,对学校有着更高要求。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说硬件的支持决定了“教什么”这个下限,那么软件的支持则决定了“怎么教”这个上限。

   对于加油未来项目,自诞生伊始,其所关注的问题便具有多系统耦合的复杂性,内容直指“教什么”和“谁来教”两个问题。

  怎么教?

   实际上,除了科目的教学之外,乡村老师需要承担“教什么”的内容还有很多,更要紧的是要思考“怎么教?”

   “山区的孩子,留守儿童特别多。”李胜宝介绍道,“我们学校留守儿童就特别多,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在家。”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并非易事,李胜宝直言跟家长的沟通工作很难开展,“父母都来不了,在外打工,没空。”

   《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检视与思考》一文提到,乡村教师要面对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爱,心理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学习、生活、个性养成容易偏离正常轨道,需要乡村教师用专业的管理知识做好帮助与疏导工作。

   “乡村教师非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郑若玲在《推动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指出,许多年轻的村民去大城市闯荡谋生,造成乡村“三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问题。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留守老人成为自然监护人,但由于他们的教育认知有限,大部分老人难以完成对孩童除生活起居以外的学习和心理辅导,“乡村学校教师自然承担起了学生的‘监护人’角色,还得承担起颇为复杂的青春期教育、人际交往指导这样的课”。

   韦丹丹介绍,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基于对身体、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关注,加油系列课程被研发出来。

   参与加油未来项目社会情感课程开发的唐薇介绍了这一课程关注的几个方面:“自尊心、建设性交流、耐挫力即抗压力、团队合作”。一直参与教育公益行动的唐薇在退休后选择成为自由培训师,并重新加入加油未来项目中,“社会情感课程几乎所有孩子都需要”。

   韦丹丹介绍,“加油未来现在有三大课程体系,包括加油社会情感、加油阅读和加油运动,未来还会有加油科创。”体系,是加油课程的关键词,回应着国家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号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快乐中成长。”韦丹丹格外重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社会情感教育,“让孩子们学会跟别人合作,在合作中找到快乐。”

  谁来教?

   许旭轩提到,青龙县非常认可加油未来项目的课程,“这个课程现在每学期每个年级有12节,这学期我们把它纳入到整个教学课程里,变成整体的教学计划。我们希望能够保证孩子们学习的连贯性。”

   加油未来项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据韦丹丹介绍,“打造系列课程只是第一个举措。我们还需要让这些课程按时在安全舒适的环境里面开展,所以就启动了加油空间。”

   双山子小学的科创空间便是其中之一。这里一般是李胜宝导览校园的最后一站,里面有颇具现代教育理念的课桌椅、琳琅满目的科创课程教具。教室的墙壁上,挂着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小实验;教室后方的柜子上,摆放着学生实践操作的成品。

   青龙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朱良满谈道,“科学启航项目在我县10所学校落地,共建设科创空间10个,并配备智慧大屏、3D打印机、无人机、机器人、科普墙等实验器材,同时为10所项目校学生发放科创包裹5460箱。”他表示,项目覆盖面之广、数量之大,感觉前所未有。

   不过,从已有的反馈来看,加油课程和空间对乡村学校的助益很大,但也还不能解决更关键的问题——课由谁来讲?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先佐在2015年发表的《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中提到部分数据:对一些乡村地区学校的抽样调查表明,50%的校长反映近年来有教师流失的情况,而流失的主要是骨干教师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对于乡村教师流失这一问题,学者们的研究多聚焦于乡村教师自我成长这一问题上。《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检视与思考》一文则直指乡村教师不易接受培训和学习资源缺乏等问题。“乡村教师学习资源缺乏、乡村教师学习缺乏有效指导、乡村教师高端学习机会缺乏也多有发生。”“教师真的是非常重要。只有把教师发展抓起来,我们才能期望通过他们去影响学生。”许旭轩说道。

   面对许旭轩的关切,加油未来项目也给出了回应。“我们去年的重点就在优化教师的成长体系,把加油领航者项目包括加油课程里赋能老师的部分,单独拉出一个成长体系。”韦丹丹介绍,“在课程之后,我们再拔出一些老师,给予他们更多培训和资源的支持,让他能够在阅读、运动、社会情感课程之外融会贯通,形成学科的融合。这些老师就可以去培训更多的老师和做更多的督导,把县里其他学校的老师也纳入进来。”

  目的地

   本土化,是韦丹丹特别提到的理念。

   “加油未来项目有一个亮点,我们是以县域教育发展为整体目标来构建的。所以我们提出一定要培育本土化的人才,这样才能引领县域的发展。因为项目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开展起来就是2到8年,我们希望在项目退出时,能给他们培育和留下一批本土人才。”韦丹丹说,这也是立体帮扶的意义所在。

   社会公益力量对乡村教育的助力能走到哪里?加油未来一直在向前探索。从硬件的捐助——科创教室、加油包、体育器械、绘本,到为乡村教师和学生软性赋能,提升素质教育,加油未来项目希望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县域教育生态的改善。

   多年前还不是校长的老林,是韦丹丹口中经常提及的人物。彼时还年轻的老林在参加一次加油未来课程后,惊奇地发现平时看上去“顽劣”的学生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小游戏中,而他也久违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与求知欲。那一堂课,他上得极为尽兴,也让他探索出与学生相处的新模式。

   老林后来成了校长,经历了两次调动。尽管他所在的学校之前教学质量一直垫底,但老林的激情从未消减,加油未来项目带来的教学思考持续至今。

   之前从来没有举办过运动会的双山子小学,如今已经能够开展包括阳光体育工程在内的系列活动,也已自主申报了生命教育的特色县级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教育公益立体帮扶的网络中,地方政府部门的作用十分关键。以青龙县为例,为了推动加油未来项目落地,青龙县专门成立了加油未来项目办公室,为项目落地提供配套支持,同时提高沟通协调效率。

   此外,这一体系中还有一个角色不可或缺——捐赠人。“针对乡村教育的综合项目需要可持续的资金来源。”韦丹丹说,“我们背后有四五万名月捐人,还有平台网友、爱心企业和明星达人的助力。”加油未来项目试图通过可靠、科学的行动,回应公众、月捐人及各方伙伴的关切,汇聚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教育输送能量。

   当被问到下一步计划时,韦丹丹说,“未来一定要把资源和县域真正的需求有效结合,将公益项目纳入到县域教育体系中,这一点还需要继续努力。”

  ■ 本报记者 赵明鑫 实习生 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