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救”在身边 温暖可及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探索“救助+”模式,为乡村共富注入多元力量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救”在身边 温暖可及
——湖南持续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纪实

    近日,湖南省安仁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通过社会救助大数据预警监测和上门核查,主动将牌楼乡柏叶村陷入生活困境的张开发一家三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3年以来,湖南省民政系统学思想、重实践,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着力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聚焦重点对象加大救助帮扶力度,民生升温可感可及。

    综合统筹

    救助政策贯通灵活

    社会救助是党和政府保障困难群众的托底性制度安排,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湖南省多地基层干部曾向记者反映,社会救助政策分散在民政、教育、人社、住建、医保等多个部门,还存在工作协同和资源统筹难度大,各类救助政策制度衔接不够紧密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资源统筹和信息共享,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工作合力。

    近年来,湖南省民政厅聚焦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着力推动“五级书记抓社会救助”,充分发挥各级社会救助议事协调机制作用,强化统筹协调,着力构建综合救助格局。湘潭、永州等地建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30多个部门组成的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株洲天元区等县市区成立了高层级社会救助工作专班。

    不久前,天元区雷打石镇铁篱村村民、肢残离异人员李建校来到镇民政办反映,长期跟他一起生活的伯父去年6月不幸病逝,为了伯父看病和料理后事,自己花销大,月收入却只有2000元左右,还要负担在读大学的小孩,入不敷出,请求救助。

    李建校伯父是一名退役军人、特困供养对象。区民政局获悉信息以后,局救助专班(区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召集由退役军人、残联、医保、卫健、乡村振兴和镇、村等方面专业人员参加的政策会商会。

    会上,多部门据实核定李建校伯父患病期间除去医保报销、保险公司理赔外,实际个人自费部分约7000元。虽然他的有关要求不符合退役军人、残疾人、乡村振兴相关救助帮扶政策,但经过核算家庭经济状况及其支出情况,本人及小孩符合天元区临时救助条件。

    今年4月下旬,天元区民政局审核通过李建校提交的临时救助申请,为其发放临时救助金。

    社会救助综合统筹机制推动各地实现救助资金、救助资源、救助政策、机制运行、部门协同“五统筹”,作为牵头单位的民政部门在行政执行上调得动人、插得到底。天元区民政局局长龙海燕感慨地说,社会救助走向精准认定、立体分析、部门协同、上下一体,避免了“政策沉淀”。

    政策找人

    主动发现“沉默少数”

    “县医保局在筛查时,发现肖晴妮丈夫支付的医药费有10多万元,远远超过一般村民所能承受的费用,推测这家人可能会因病致困。”前不久,宜章县民政局社会救助工作人员黄文柳向本县五岭镇民政助理员蒋国招发去监测预警名单。

    肖晴妮是该县五岭镇分水村人,一对双胞胎女儿正在上小学,家里还有一个3岁的儿子。原本一家人幸福和美,怎奈天有不测风云,她丈夫突患肝癌,高额的医药费让这个普通之家陷入困境。

    蒋国招上门核实情况。没过多久,肖晴妮一家享受到兜底保障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产业帮扶、就业救助等多重“政策红利”。

    近年来,湖南省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推动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两个动态监测平台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及早发现像肖晴妮这样的“沉默少数”。去年,光省级监测平台就跟踪监测442.12万低收入人口,发送预警线索4.8万条,及时纳入救助6647人。

    为了做到精准救助,各地根据致困原因和困难程度对困难群众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帮扶。第一圈层为城乡特困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第二圈层为城乡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第三圈层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其他困难对象。在此基础上,把救助帮扶政策归类,汇编成《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政策文件一本通》,再以家庭为单位摸清救助需求,按照基本生活、康复、关怀、照护、心理、健康、资助等类别,建立困难群众需求清单,将需求与政策进行精准匹配,实行分类施策、一户一策。

    湖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陈本文说,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实现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2023年年底,全省低保对象较2022年底增加2.8万人。目前,低保、特困保障困难群众222.92万人。

    社会参与

    特色服务温暖人心

    全省各地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现金救助向“资金+物资+服务”多维度保障转变,从简单生活救助向综合救助服务转变。

    株洲市芦淞区贺家土街道大园社区低保对象曾某,因中风瘫痪在床,需要营养补充、出行帮助、健康服务等支持。株洲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通过救助资源库配置,定期送去牛奶、大米等生活物资,联动志愿者为他代办事务、协助外出,还针对他的医疗需求提供爱心药卡免费康复服务,联合心理咨询师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增强融入社会的信心。后来,曾某主动捐赠书籍回馈社会,主动捐款帮助其他困难群众。

    永州市社会组织踊跃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目前551家会员企业与548个村建立对接帮扶关系,社会组织和会员单位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农副产品1700余万元。郴州、岳阳、常德等地的专业社工对当地困境儿童开展“预防—缓解—发展”三级功能阶梯服务,开设“求助热线”“悄悄话信箱”,为困境儿童搭建社会支持网络,提供心理支持、家庭关系调解和学业辅导等服务。

    “在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救助帮扶服务方面,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优势明显。”天元区齐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齐卫国表示,面对需求的井喷之势,供给端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总体来说还有差距,亟需大力发展。(据《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