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100亿创办福耀科大背后:企业家纷纷“入局”办学有何深意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4月0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100亿创办福耀科大背后:企业家纷纷“入局”办学有何深意

    王树国(前排左)被聘任为福州市福耀科技大学校长

    近日,一张王树国与曹德旺握手的照片在网络热传,西安交大原校长王树国受聘担任福耀科技大学(暂名)校长,引发各界关注。100亿元创办福耀科技大学背后的故事,也引起了众人好奇。

    近年来,多位知名企业家纷纷“入局”办大学,曹德旺、虞仁荣、马化腾、王健林……一个个熟悉的企业家名字背后,这种教育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尝试。焦点背后,这些高校未来发展之路如何?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它们是否能像创办者所说的那样迅速崛起,有望冲击下一个中国名校、世界名校呢?这些,都引来更多的思考和探讨。

    100亿“福耀”与“顶流校长”

    王树国加入福耀前,就是颇受关注的一位“顶流”校长。

    不久前,66岁的王树国卸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这在网络上一度刷屏。

    记者查询发现,王树国出生于1958年,44岁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56岁时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任职期间,曾多次登上热搜。

    退休后的王树国将去往何方?一时间猜测诸多。约一周后,人们就收到了他加入福耀科技大学(暂名)的消息。该校正是由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捐资100亿元创办。

    一位是备受追捧的“网红校长”,一位是颇有声誉的“玻璃大王”,双方合作的消息迅速引来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王树国并非是福耀科技大学(暂名)的第一任校长,而是第三任。在王树国之前,福耀科技大学先后聘请厦门大学原校长朱崇实、中科院院士梅宏担任过校长。公开信息显示,朱崇实此前曾在厦门大学担任了14年校长。梅宏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有过工作经历。

    开局就吸引到三位“顶流”教育专家,福耀科技大学(暂名)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今年1月底,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高等学校设置事项公示:福耀科技大学(暂名)举办者为河仁慈善基金会,办学地位于福州市,办学性质为民办,属于普通本科。河仁慈善基金会网站则介绍,该基金会是由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曹德旺捐资创立。该校官网显示,学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区南屿镇流洲岛,校园占地1273亩,是一所民办公助、非营利、公益性大学。大学定位为高水平理工科研究型国际化大学,办学层次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公开报道显示,“顶流”校长王树国的脱稿演讲多次火出圈。在他的演讲中,除了科研和创新,“家国情怀”也是常见的主题。他说,一个没有家国情怀的人谈不上志气,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脊梁;他说,家国情怀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没有情怀,人会迷失前进的方向,茫然无所应对。

    而此前,福耀科技大学曾宣布,学校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及能力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曹德旺曾表示:“我去办一所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中国多一所大学,而是做一次探索和改革。”“我现在捐了100亿元建一所大学,我要找名师当校长,请名师教我的学生,把它变成世界一流的名校,这才是我的志向。我们的大学要针对国家社会需求的转型来培养人才。”

    曹德旺表示,创办福耀科技大学,将以市场为导向,基础科学为依托,依据科技和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社会急需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未来把材料科学、信息与自动化和工业工程管理三大专业锤打成世界一流的王牌专业。

    记者注意到,福耀科技大学将于今年9月对外招生,首批设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与先进制造等八大学院。据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消息,福耀科技大学计划2024年开始招生,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学生1.2万至1.3万人,其中本科生6000到6500人。

    另据媒体报道,该校不但邀请了“顶流校长”王树国担任校长,其招生分数线或将对标国内排名前列高校。

    知名企业家为何“入局”?

    100亿捐款背后,福耀科技大学备受关注,不过这并非中国第一所由企业家发起创办的高校。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已有多位一流企业家“入局”,致力于创办高水平大学。福耀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汕头大学、长江商学院以及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正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几所高校。这些大学均由企业家捐资创立,著名校长或院士担任校长。

    2021年,“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通过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捐资200亿元筹办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该校校长为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

    2022年,由马化腾、王健林等多位企业家共同出资创办的高校西湖大学迎来首届本科新生,这是一所教育部批准设立,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校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

    汕头大学由李嘉诚捐资创办,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多年来,加大对汕头大学的投入,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和精细化人才培养。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等众多企业家也有尝试,马云创办了浙江湖畔创业研学中心,董明珠则要创办珠海格力职业学院。

    一方面,企业家们引进了国际先进办学理念、高水平师资、优质科研资源等,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机会;同时,这些大学也为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让他们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从另一个角度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企业家们为何纷纷入局办学?从曹德旺身上或可窥见一斑。

    “今生今世,我在这舞台选择演企业家角色,从初始的立德,到后期的建功创业,在这两出戏中均获有成就。这为我即将开演的第三幕——企业家捐资办学,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曹德旺在媒体平台上撰文称。

    曹德旺曾多次向媒体表示,办一所大学的想法源于数年前的一次经历,他在收购德国工厂时发现,德国很小的工厂也能生产出很好的产品,进而了解了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他同时发现,国内高校培养人才最缺乏动手能力,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不愿进工厂,“因为他没有学到赚钱的手艺”。按照曹德旺的说法,他创办福耀科技大学,就是要培养社会急需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热议背后,风波不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永远是创新所需。

    企业家创办大学获得了众多点赞支持,但也引起了一些质疑。

    记者查询发现,备受关注的马云办学就是一个例子。据媒体报道,2015年,马云创办的“学校”最初命名为“湖畔大学”,由浙江湖畔创业研学基金会举办。

    “湖畔大学”刚刚建成时,马云曾称,圆了“校长梦”,将要办学300年。然而,“湖畔大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2021年5月16日有媒体发文称,在“湖畔大学”门口看到工人用气焊将“湖畔大学”金字校名抹掉。5月17日,湖畔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更名为“湖畔Hupan”,机构类型为“民办非企业”,引起网友关注。同时,湖畔大学昔日的网站上也不再有“湖畔大学”字眼。据报道,其实早在当年3月底,湖畔大学便被停止招收新生,原定3月底开学的一年级学生入校注册被叫停。最终,湖畔大学方面回应更名为“浙江湖畔创业研学中心”,简称“湖畔创研中心”。这表明,“湖畔大学”未能在学历教育序列中占有一席之地。

    随后,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指出大学、学院是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的法人组织,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标准、程序审批设立,其名称经批准方可使用。企业设立的、无需审批登记的内设培训机构,不得使用“大学”“学院”字样的名称及简称开展任何形式的宣传等活动。

    根据该意见要求,各相关部门于6个月内组织开展清理整顿,对逾期仍违规使用“大学”“学院”字样开展活动的,由教育等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或予以查处。文件发出后,海尔大学、华为大学、中兴通讯学院、苏宁大学、海底捞大学等也冲上热搜榜。

    与马云等创办的“企业大学”不同,福耀科技大学(暂名)被媒体称为与政府合办的一所新型应用研究型大学,办学性质为民办,属于普通本科。这关键的一点,给了公众不少信心。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福耀科技大学尚未开学,就已官宣更换了三任校长。在教师和人才方面,将来揽才情况如何,也仍需要观察。部分业内人士和公众担心,该校的办学定位、制度建设、职责定位、人才管理等方面或许还有待磨合。另外,在王树国加入该校消息引起热议后,该校官方网站曾短暂瘫痪,恢复后,打开网页速度仍比较慢,这也引起个别网友关于该校信息技术水平等情况的担忧。

    离“名校”还有多远?

    企业家“入局”办学背后,这些高校未来发展之路如何?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它们是否能像创办者所说的那样迅速崛起,有望冲击下一个中国名校、世界名校呢?

    “我办一所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中国多一所大学,而是做一次探索和改革。”曹德旺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如果坚持这样的办学定位,福耀科技大学将走出一条举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路,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针对企业家办大学的现象,熊丙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企业家创办民办高校,有了三大转变。一是从投资到慈善、公益的转变;二是从重短期利益到重长期社会效益转变;三是从直接指挥办学到实行现代治理转变。

    “这三大积极转变,有利于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作用,办出有特色、高质量的民办高校,树立民办教育的新形象。”熊丙奇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民办大学的优势在于资金来源的独立性,不依赖于政府拨款,赋予大学发展更灵活的空间。但是要办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目前来看还比较困难,其中就包括治理机制和资金来源。

    记者注意到,对于福耀科技大学来说,目前首期已由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资100亿元。与此同时,基金会将负责每年给学校提供5亿元人民币,时间为大学开办后的第一个十年(2024年1月至2033年12月),资金来源于已捐100亿元基建未用完资金。“100亿建学校,(实际上)只需要花40亿元左右,省了一大笔钱。”曹德旺曾说。

    事实上,一年5亿的资金,距离办成一所高水平大学来说,可能还需要面临一些资金、人才和管理上的挑战。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一流高校的持续发展往往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中国多所著名高校每年的预算经费已超百亿元。以教育部直属高校2023年度部门预算总经费为例,全国共20所高校超过百亿元。其中,清华大学首次突破400亿元,浙江大学首次突破300亿元,上海交通大学265.16亿元,北京大学222.47亿元,这4所高校总经费均在200亿元以上。此外,经费超过百亿元的高校还有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师资引进和人才培养也离不开资金支持。以山东大学为例,记者注意到,2021年1月,该校官方微信公布的一份研究生“学业账单”中,该校2020年共计给22619人次的研究生发放了约10626.9731万元。一年给研究生发奖学金就超1亿元,人才培养的资金需求也值得办学者们借鉴。

    大量资金的投入,引来强大的师资科研队伍,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一流的管理……一所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建成,需要面临各种挑战,尽管不少公众对企业家捐资办大学持支持态度,然而,这些高校能否迅速崛起,能否真的成为下一个名校,显然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