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召开“科技救灾创新模式交流会”,邀请公益机构、专家学者为拓展科技救灾建言献策。据了解,去年起,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先后在京津冀水灾和积石山地震灾区试点“数字以工代赈”模式和“数字消费券”项目,为灾后重建提供数字解决方案。 “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和宝宝在睡觉,房子震塌了我们就被压在瓦砾下。当时大半夜,孩子只穿着薄薄的一件衣服,我只能用身体护着他。”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马女士表示,由于衣物埋压在倒塌的房屋中,出于安全考虑,出生20天的宝宝只能靠裹着毛毯御寒。随着救灾物资发放,虽然不少困难都得到了解决,但孩子穿衣问题仍摆在面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爱德基金会面向积石山县2500余名新生儿家长发放“宝宝券”:在微信刷脸认证后,家长便可获得200元“宝宝券”,用于在当地购买奶粉、尿不湿、衣服鞋帽等物品。 在河北高碑店肖官营镇,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为镇上受灾村民每户提供200元的“暖冬券”,用于在购物中心、超市购买过冬物品。不同于母婴店里专卖母婴产品,线下的购物中心、超市商品五花八门,如何确保善款不被乱用成了一个新的问题。为此,“暖冬券”在设计时将烟酒、高价礼盒等商品列入“负面清单”,无法使用“暖冬券”结算,从而避免村民购买价格高昂或不健康商品。 如果说数字消费券是帮商家“回血”,那么,“数字以工代赈”则是通过帮助受灾群众更快更好恢复生活。 “以工代赈”是灾后重建的经典模式,受助人通过参与工程建设,用自己的劳动在重建家园的同时获得相应报酬,而非等待直接救济。然而,传统的“以工代赈”模式存在执行繁琐、补贴发放不及时等情况。 为此,腾讯公益依托微信支付“身份识别”和“资金发放”能力,上线“灾后微助乡村计划”小程序,用数字能力提高效率和透明度。截至目前,在甘肃、青海、雄安新区等地已有207个村庄参与其中。 据悉,受灾区域村委通过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后,根据当地受灾情况提出项目申请。申请审核通过后,系统将生成二维码,用于组织受灾群众加入以工代赈项目。受灾群众注册后便可自动领取实名的微工卡,用于查询工作时间、补贴金额,了解补贴发放进度等。借助小程序的全流程管理,项目申报、执行效率大大提升,且能够保证受灾群众补贴及时、准确发放。 在“数字以工代赈”模式和“数字消费券”试点的基础上,未来如何将数字能力更好地运用在救灾等公益场景中,也是公益机构和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表示,在救灾领域,国际上认可直接发放现金的模式。但在中国,公益机构直接发放现金可能存在发放不透明、灾民使用不透明等风险,导致相关应用非常有限。而微信支付消费券和身份核实等产品能力,恰好克服了直接发放现金的透明信任问题,并使得这一流程线上化、透明化、可追溯化。 据悉,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未来腾讯公益将根据使用情况和反馈不断优化,让用户体验更好。此外,腾讯公益还计划将相关模式推广至老人帮扶、乡村助学等不同场景,并将面向爱心商家、电商平台等开放渠道,借助数字能力串联起更多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把好事做得更好。(张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