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31日,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开幕。医疗卫生关乎广大普通群众的生命健康,来自医药卫生界的成都市政协委员、华西医院肿瘤中心肿瘤放射治疗科主治医师李楠静带来了两份建议。《支持和鼓励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引进医疗新技术的建议》基于临床实际,《加快推动我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则着眼改善就医体验,从两个不同维度提出了医疗专业的建议。 “医务社会工作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李楠静说,在四川地区,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2008年。2012年后,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体系建设,也涌现了一大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目前,成都市内部分医疗机构有专职医务社工,但模式不同,有医院自聘、政府资助、慈善资助等。“但是由于各级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整体的政策支持也比较少,我市医疗机构在该领域的推动力量较为分散,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李楠静解释说,当下,急需推动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 李楠静提到,医疗机构中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定位、绩效考核和晋升渠道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李楠静建议,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岗位配置标准,绩效考核原则,职业晋升渠道等方面内容,并将其纳入医院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规范化发展。积极为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也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助力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更好地发展,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专业的服务的同时,也能促进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提升。” 此外,李楠静还建议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大力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医务社会工作,鼓励社会资源向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倾斜,进一步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持。“也可以通过与企业、慈善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动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据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