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新闻
   第07版: 序言
   第08版:年度关注
   第09版:年度关注
   第10版:基金会
   第11版:社会工作
   第12版:大额捐赠
   第13版:互联网公益
   第14版:民间救援
   第15版:寄语
   第16版:寄语
社会工作:坚实、活跃、鲜明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序言

第08版
年度关注

第09版
年度关注

第10版
基金会

第11版
社会工作

第12版
大额捐赠

第13版
互联网公益

第14版
民间救援

第15版
寄语

第16版
寄语

新闻内容
2024年01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社会工作:坚实、活跃、鲜明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社会工作因其系统性、专业性、民生性和政治性,继承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工作作风,天然与“千家万户的事”紧密相关。

    2023年,对于我国社会工作事业来说极具里程碑意义:

    2月,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为进一步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展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推动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做好“五社联动”助力未成年人保护和老年人服务试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

    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11月,《民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发布,明确民政部要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和统筹协调转变,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强化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能,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不断完善老年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社会工作部是党中央职能部门,这意味着党中央不仅要直接领导社会工作,更要直接管理一些重要社会工作。

    这一系列动作意味着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社会工作+养老、做好“五社联动”等方面有了更具系统性、全局性的统筹,有利于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反映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现实特点,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基本成效。

    总结来自实践。

    由民政部指导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或试点活动昭示着,已经在中国本土拥有扎实实践的社会工作,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理念的指导下,正作为一项具有全域视野、系统方法的现代化工作体系与力量,全链路参与社会问题的改善、改良与改进,并迎来自身发展的新阶段。

    从这些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我国社会工作行业不断培育出一批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和一支又一支社会工作队伍。作为一个与“人”密切相关的工作,社会工作主要服务的展开依托于专业人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的承担者、参与者、实施者,广泛分布在社会建设各个行业、领域和组织,“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是新时代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

    2023年1月17日,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召开全国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地要持续完善制度设计,要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要持续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全过程监管,不断推动社工站建设提质增效。

    这一年,谋求“打铁也要自身硬”,全国各地各级有关部门围绕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纷纷行动起来。2023年毕业季前夕,民政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增加社会工作就业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开展服务,以期用政策激发人才活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吸得来也留得住人才,各地方有关部门都试图从机制层面刺激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活跃发展。

    如,2023年1月,贵州省民政厅牵头与省委组织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贵州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具有基层经验的社工人才。同年2月,山西省民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等15部门印发了《关于深化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纳入全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范围。

    2023年5月,北京市委社会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首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计划培养首都特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8月,安徽启动第二批高层次社工人才专业培养项目……自2023年开始,类似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文件、计划、项目不胜枚举,内容关注社工人才专业发展,谋求在生活等多元层面支持社工人才教得出、留得住、生活好。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社工人才与社工队伍实际开展工作的社工平台,社工站需要更好地嵌入社区环境、结合社会关切、发挥辐射作用、服务人民群众,为此各地推出一系列办法、指南。如,2023年2月,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了《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三级体系建设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涵盖社工站建设、管理、评价等主要内容;4月,贵州出台标准化系列文件规范社工站阵地建设、服务、评估等;同月,《广州市社工服务站管理办法》出台;12月,湖南发布《乡镇(街道)社工站服务指南》。

    这些举措进一步贯彻落实了民政部“以标准化为规范”“以专业化为支撑”的要求,以便于理顺“多线条、多圈层、断点式”社会服务状态,更精准地对接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高效联动多级社会服务力量,构建便民、高效、多样、多元的社会服务体系。

    这一年,“社会工作+”模式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回应,扎实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与星罗棋布的社会工作站点建设,成为多个社会议题得以突破的关键力量。

    2023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同年2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援藏援疆工作中加强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提出通过西藏、新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将各类援藏援疆项目资金、专业人才和先进经验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破解西藏、新疆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不足的“痛点”。

    这一年,社会工作已然成为基层治理与议题破题的重要抓手,标准化、专业化、服务化、工具化成为社会工作从业者热切讨论的四大年度关键词,坚实、活跃和鲜明也在这一年里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特征。总体来看,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将更具系统性、专业性特征,进一步适应基层治理与社会发展的复杂格局,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赵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