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中国残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在会上介绍,我国把残疾人列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数已超2000万人。 邢若齐谈道,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在推动残疾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工作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将基本康复服务项目和上门服务纳入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范围,增强残疾人签约服务获得感和感受度。 此外,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上,中国残联牵头实施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中国残联理事、康复部主任胡向阳在发布会上表示,康复是改善残疾儿童功能,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符合条件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意见印发以来,中国残联会同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积极指导、推动各地贯彻落实。全国所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出台本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建立、实施以来,受益残疾儿童人数逐年增加,由2018年的15.7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40.7万人,5年累计救助残疾儿童近144.6万人次。” 今年以来,受益残疾儿童进一步增加,截至7月31日,全国已有31.8万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比去年同期增加18.2%。与此同时,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已达9000余家。 值得一提的是,为优化救助经办服务,中国残联搭建了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残疾儿童家长线上申请康复救助,连续4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救助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残疾儿童家长满意度一直维持在95%以上。 据了解,民政部同样高度重视残疾预防工作,加强民政服务对象重点人群残疾预防和康复救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积极发挥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等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取得明显成效。如,强化儿童福利机构内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养育、治疗、康复、教育和社会工作服务”一体化发展;同时,向儿童福利机构外残疾儿童、特别是向困难家庭残疾儿童拓展开展康复服务;继续实施残疾孤儿康复“明天计划”。自2004年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以来,累计投入各级彩票公益金17亿元,惠及残疾孤儿近22.3万人次;积极贯彻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指导地方民政部门配合残联组织、卫生健康等部门确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纳入康复救助范围。 (据《华夏时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