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瓷娃娃”病友大会在上海举办
渐冻症抗争者蔡磊突然宣布:已在准备身后事
50余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3年08月2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瓷娃娃”病友大会在上海举办
老去之后,他们如何度过晚年

    8月19日至8月22日,2023年第八届“瓷娃娃”病友大会在上海举办,聚焦“瓷娃娃”群体的照护和养老问题。

    “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发起人王奕鸥在开幕仪式上表示,此前的中青年病友逐渐步入中老年阶段,养老的需求日益凸显。老年病友普遍存在身体照护和精神照护两方面需求。有病友表示,目前的社会支持体系无力支撑养老花费。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韩央迪提到,希望国家政策把残障人士养老问题纳入制度体系框架中,但由于人口基数等原因还需要更多的探索,提炼模式,再去扩展。

    “瓷娃娃”,是罕见病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的别称,该病又叫脆骨症,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以骨量低下、骨骼脆性增加和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由重要的骨基质蛋白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编码基因及其代谢相关基因突变所致。

    “瓷娃娃”

    未被满足的需求

    在开幕仪式上,王奕鸥表示,这些年看到很多“瓷娃娃”从小朋友长大成为青少年,有的病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值得高兴。但也要看到,此前的中青年患者也在逐渐步入中老年阶段。

    “瓷娃娃”们步入中老年阶段后的照护和养老问题,越来越需要被关注。今年,“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对12位40-60岁的病友及其家属进行了半结构式深度访谈。

    访谈发现,由于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和当地医疗水平等多方因素影响,中老年“瓷娃娃”病友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重度残疾人陪伴服务等有急迫需求。总的来说,主要为身体照料和精神照料两方面。

    王奕鸥提出,访谈的病友大部分为一、二级残障,即重度残疾。就访谈结果来看,目前的养老和社会支持体系无力支撑“瓷娃娃”群体的养老费用,“很多‘瓷娃娃’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只有)100-200块钱。”

    她介绍,“瓷娃娃”病友的身体情况就像一个抛物线,小时候容易骨折,身体脆弱,在二三十岁时进入平稳期。在三十多岁后身体骨密度下降,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还伴有听力下降,消化系统、心肺功能等都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更多照料。

    此外,“瓷娃娃”群体的经济收入、交通出行均受限。在精神照料方面,王奕鸥称,在上述访谈中,有不少“瓷娃娃”病友提到,在活动半径本身就很受限的情况下,步入中老年后生活更是无聊无趣。也有病友认为,自己会成为家庭的负担。

    适合“瓷娃娃”的

    养老方式是什么?

    王奕鸥称,在访谈中,有病友提出希望居家养老;有病友称,因为支付不起商业养老的费用,所以选择居家;也有病友表示,“瓷娃娃”群体彼此了解,可以一起养老,铺设无障碍设施,相互照顾;还有病友表示,想去机构养老。

    韩央迪坦言,残障群体在养老问题上比普通人面临更多挑战,还常常出现双老化家庭,甚至残障群体要反过来照顾年迈的父母。“现在上海推行长护险,但对于这些群体的照护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她介绍,过去几年通过对心智障碍人员及其家庭的研究发现,有的希望居家养老或在地养老,有的更向往社区养老。目前,政策层面的机构养老仍然是比较稀缺的资源,除非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通过市场化的途径解决养老问题,现在更多的还是残障群体及其家属联合在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韩央迪希望,国家政策把残障群体的养老问题纳入制度体系框架中,但由于人口基数等原因,还需要更多探索,提炼模式,再去扩展。“这些年上海也在摸索,但目前参与更多的是民间力量。”

    最适合“瓷娃娃”的养老方式是什么?王奕鸥称,“瓷娃娃”群体的养老需求是多样的,现在仍没有答案。随着这十多年的发展,病友群体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接下来,“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会呈现更多病友的养老需求,希望社会各界持续关注这一议题。

    除了养老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医师、教授张惠文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瓷娃娃”群体现在仍存在延迟诊断情况。

    王奕鸥也称,“瓷娃娃”家庭往往有好几名患者,家系遗传很难避免。“要早诊断早治疗,但目前国内尚未有特效药。”

    在治疗方面,张惠文补充说,目前给患者使用的双磷酸盐可以减少60%至70%的骨折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同时,双磷酸盐的说明书上未标注成骨不全症,目前给“瓷娃娃”使用这一药物,属于超适应症用药。她直言,儿童用药方面,不少是超适应症用药,需要政策层面做好规范。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