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特别报道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新闻
   第15版:新闻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视障群体就业新出路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特别报道

第10版
特别报道

第11版
特别报道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新闻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3年02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视障群体就业新出路

    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通过提供学习和实践课程,与不同行业共同开发新职业,努力让每个残障青年获得转变

    张倩昕在无障碍督导员培训活动上引导参与者体验黑暗

    ■ 叶笔笔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如今,“帮助视力障碍者跨越障碍,探寻自我价值”已成为助残公益组织的聚焦点。而在广州,已有不少视障伙伴或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依托公益力量的支持,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有的视障伙伴投身音乐,创办音乐工作室,开班授课;有的视障伙伴通过法律考试,领到了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更有视障伙伴成为研究生,开设社工机构,为视障伙伴提供社工服务……从这些视障伙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每一个人所作的努力;同时,也能发现公益机构在助残工作中更多的突破口。

    从兴趣到创业

    需要做好每个准备

    多次荣获世界级钢琴比赛金奖,参与过2010广州亚运会演出工作,如今的“95后”小伙苏永成已经是一家艺术音乐教培机构YC音乐艺术中心的创始人及主理人。很少人知道,他在3岁时失去了视力,“视力障碍”从此给他的成长路带来重重挑战,但并未成为人生的全部。

    过去的二十多年,苏永成找到了自己的天赋,一步步摸索,逐渐靠近了自己的职业理想——用音乐养活自己。“老实说,我以前从没想过会走上音乐这条道路。”苏永成回忆道,自己从小学开始学钢琴,最初不过是希望挖掘一门兴趣爱好,“那时候,我读的是特殊学校,一直读到职高,学的也是中医推拿,而身边大多数人的就业方向就是盲人按摩。”即便如此,苏永成依旧记得,初中时,自己仍在玩音乐,而一位老师在跟自己谈及未来时,说道:“或许,你可以试一试走音乐的路。”

    苏永成说,自己从那时候开始加强了音乐方面的学习,同时,上了职业高中后,自己一边学习推拿知识,一边参加文化课的补习,希望考上大学,学习音乐专业,为未来就业奠定基础。如今回过头看,他觉得,对于有意投身音乐的视障人士而言,除了天赋和后天的努力,乐谱的无障碍也很重要。

    “我们缺盲文乐谱,已有的盲文乐谱更新频率低,像我,都是老师和母亲帮忙读乐谱,然后自己录下来,一天天这样学下来。”苏永成说。除了考试关,在苏永成看来,更多的困难出现在走出校园的那一刻。

    2017年,他顺利考上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音乐专业,毕业那一年刚好是2020年,因为各种原因,他在家赋闲了一年。后来在一位视障校友的邀约下,去其开办的机构参与教学工作。也是那一次后,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后来,我就回到了广州,自己做了音乐教培机构,开拓生源、管理团队、设计课程,努力了一年多,逐步有了稳定的生源。”苏永成说,虽然创业很难,也暂时没办法做到收支平衡,“但在创业过程中,我学习到很多东西,我相信能一步步完善经营模式”。

    如今,苏永成也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慈善组织开展的活动,看到有视障咖啡师开拓视障伙伴新的职业可能,同时,不断摘掉“视障”的标签学习、交流和成长。“我自己是一个咖啡深度爱好者,同时也对这些公益项目很感兴趣。”至于视障人士如何更好就业,苏永成认为,如果投身音乐领域,需要在更早的时候做好准备,“但对更多人而言,在我看来,最稳妥的,还是先掌握一门技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往兴趣方向探索”。

    和社会多方一起

    保持对未知的探索

    在前些日子,盘铭径的故事备受媒体关注。他曾是从业近20年的盲人按摩师,如今是广州CBD一家知名律所的实习律师。从城中村到写字楼,这条路他走了很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时间回到2003年,在家乡广西南宁的一所盲校学习盲人按摩后,盘铭径孤身一人来到广州,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在报读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时,一堂法律基础课让他平静的内心泛起波澜,“很喜欢法言法语,逻辑清晰,觉得找到了一个方向”。于是,盘铭径开始备考,追求他的律师梦。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法考”)通过率低,需要熟记大量的资料,对于一名视障人士,难度更是翻了几倍。没有专门的盲文版教材怎么办?那时候,广州市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收到盘铭径的求助后,便和中国盲文图书馆一起招募志愿者,将教材扫描后进行文字识别,再进行校对。4年来,志愿者整理的十几本电子版教材超过200万字。

    接下来,只要按摩店没有客人,盘铭径就听法考课程和教材,从2018年开始,连续四年参加了六次考试,每次考试,先听读屏,然后口述答题,再由别人打字。考试时间是一样的,因为这样的情况,前两次考试,盘铭径都没有答完试卷。为精准控制考试时间,2021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他提供了场地及志愿者,帮助盘铭径每周模拟考一两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成绩公布,盘铭径高分通过法考,成为广州首位通过法考的视障考生。如今,盘铭径成了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负责接听法律服务热线。“之前觉得自己养活自己,也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盘铭径说,当自己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帮助到别人,听到对方说“谢谢盘律师”时,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很开心”。

    他希望今后可以为残障人士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目前还在努力学习劳动法相关的知识和案例,并协助做一些劳动争议调解的工作。而广州市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在这次对盘铭径的支持中,也对助残工作有了更多的感受。

    广州市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负责人刘颖璋说,盘铭径最初获得的是合木协助发动志愿者的支持,但如果没有前期通过各种活动开阔视野,愿意探索更多可能,以及跨界合作,很多事情都没办法开展下去,“这也说明了,公益机构在开展助残工作时,往往不能局限于项目指标,而是要根据大家的需求,推动跨界合作,做成过去成不了的事情”。

    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打铁还须自身硬

    广东本土培养的首位视障研究生,顺利完成社会工作者(中级)考试的视障社工,服务残障朋友非营利机构的创办者……从出生不久被诊断为右眼完全失明,左眼仅剩下0.08视力,到荣获2021年“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发生在“90后”广东姑娘张倩昕身上的故事,不仅给予人无数鼓舞,更为残障人士带来了开拓人生无数可能的新思考。

    张倩昕从小便是个不服输的女孩。在家人的支持下,她一开始就随班入读普通小学、初中、高中,最终和千万普通高中生勇闯高考。唯一不同的是,别人的试卷使用五号字,她的是三号字。接着,她的人生还不断“开挂”:先后攻读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奖学金次次不落,还参与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

    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面对毕业时多个事业单位抛来的橄榄枝,张倩昕却一一婉拒。原来,这时的她已全身心投入到创办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的工作中。从无到有,再到持续运营,她坦言困难,但非常值得——让更多视障人士接受个性化的社会适应性训练,并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重塑人生。

    张倩昕介绍,融爱倡导并提供的社会适应性训练,包括教学如何使用盲用辅具和无障碍设施实现与人交流、烹饪、出行等,以及通过职业培训沙龙,教学如何写简历、参与面试以及提高职场综合素质,并联动相关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截至目前,融爱已帮助近100名视障人士成功就业,成为咖啡师、茶艺师、互联网客服专员、按摩师等。

    残障人士如何更好就业、实现个人理想?张倩昕认为,第一要学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多做职业尝试,如果发现不适合自己就及时换赛道;第二要不断学习,提升基础技能和职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总的来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多尝试、多学习、多提升。”

    截至目前,融爱累计直接服务超过7000人次,间接服务超过10000人次,组织志愿者服务超过20000小时。而张倩昕的志愿服务时数更是超过5000小时。毋庸置疑,张倩昕的精彩人生还将继续。(据善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