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苏小星 个体的幸福感,一直是衡量广州这座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1月28日,广州召开的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被视为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在这场广州“开年第一会”擘画的高质量发展蓝图中,未来的广州将成为更加宜业宜居的幸福之城,成为所有劳动者、奋斗者、创造者共同的美好家园。围绕这一目标,广州在大会上提出了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广州这座“慈善之城”,慈善捐赠和慈善活动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慈善信息公开达标率100%,全市注册志愿者469万人,注册社会工作者突破3万人……实际上,在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如何优化政策环境,激活慈善力量,拓宽参与渠道一直是这座城市探索的议题,并逐渐形成了属于广州“城市慈善”的经验。 完善政策环境 培育慈善发展良性生态 过去,人们提到慈善,往往想到乐善好施的善长仁翁、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以及亲友之间一对一的互助。但面对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慈善事业也开始不断朝着组织化、公众化、规范化、透明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有更专业的人回应社会痛点和需求。而爱心不再局限于简单地现金派发,捐给公益慈善组织,支持某个公益项目成为更好的选择。然而,捐给谁、怎么捐、如何成立公益慈善组织、如何获得社会的支持,这些都是曾经摆在眼前的问题。 城市慈善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政策体系的优化和制度环境的完善。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过去十多年,广州一次次向“善”突围,培育形成慈善事业发展的良性生态,进而助力慈善事业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助力推进共同富裕。早在2011年,广州通过《广州市募捐条例》,并在一年后正式实施,提出了适用于当时的募捐制度,并针对“募捐工作成本高、多头超募、诺而不捐、剩余财产处理难”等问题提出对应办法,通过开放公募权、规范募捐信息公开和监督,破除阻碍慈善募捐发展的制度瓶颈,走在全国之先。 此后,慈善和公众的边界不断消融,公益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而这座有爱的城市也一次次发起了“全城义剪”“全城义载”等活动,救急救难,成为情义广州的生动注脚。彼时,《广州市募捐条例》也成为国内其他省市地方慈善立法的重要参照,并且为国家慈善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直到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对慈善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这时,广州再次迈开步子,率先启动慈善领域地方立法。经历四年多的立法,《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于2021年施行。 《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结合广州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总结特色经验,从“促进”这一小切口入手,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其中,包括为发挥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巩固提升“慈善之城”创建成效,推动广州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首次将“创建慈善之城”以立法的形式确定;而在慈善激励方面,也明确提出要加大慈善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全方位鼓励慈善活动参与主体;此外,强调建立相关部门和单位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加强联动的工作机制。 要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必须多方联动。在实践中,广州亦设立了慈善工作联席制度,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民政部门牵头,会同30个部门建立了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市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规则,由31个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制定慈善工作规划、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加强各成员单位协同合作,为全市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激活慈善力量 为慈善发展塑造新动能 在高质量发展的慈善事业中,公益慈善组织不仅是筹募善款善物的平台,更是各种社会需求和社会痛点的回应者。只有具备足够数量和体量的公益慈善组织,一座城市的慈善事业才能更好地释放来自社会多方的爱心和善意,并成为这座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有效地提供各类服务和支持。这时,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又和筹款环境息息相关。为壮大慈善主体,扩大慈善覆盖面,广州近年来开启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探索。 2013年3月,广州举办首届广州市慈善项目推介会,至2016年,已为1200多个项目对接善款12亿元;2014年初,广州启动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采取“政府资助+组织自筹”的方式,至今已投入1.58亿元,累计支持了1201个公益项目落地。无论是慈善项目推介会还是公益创投,均和传统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有所不同——后者由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服务内容,而前者保持了公益慈善组织的独立性,让公益慈善组织找到现实的需求和痛点,并通过自身的专业性制定服务项目,而后政府职能部门认可,便为其对接资源。 这一模式颇具创新,后来,被总结为“政府搭台、慈善组织运作、社会参与”。在这片土地,慈善事业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公益慈善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像“伙伴”,而非“伙计”;同时,慈善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也在这个过程中有效衔接起来。与此同时,广州也在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建设,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并搭建了“广益联募”全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迄今累计发布慈善项目逾1000个,筹集善款超5亿元,帮助公益慈善组织找到了更广阔的舞台。 但慈善事业要发展,不仅要有钱,也要有专业人才。 作为现代慈善起步较早、 发展较快、创新探索较为活跃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广州也一直把慈善人才培养置于重要位置,仅2022年便通过一系列培训课程以及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广州公益慈善书院等多个公益慈善组织开展了包括社区、环保、慈善理念等方面课程,进一步夯实创建“慈善之城”人才基础,而这些课程无不体现了广州着眼于探索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支持体系,逐渐从短期培训转向了关注人才长期培育支持和行业人才队伍整体建设的特点。 也正是得益于此,近年来,“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王颂汤、星河湾集团等多个慈善项目、人物和企业获得“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品牌项目”等全国奖项,慈善服务精准务实。其中,致力于困难大病患者救助与服务的珠珠医疗慈善救助平台,自启动以来,共为2.89万余人次困难患者提供了包括咨询、链接资源、心理咨询、医院服务等各类服务;广州连续13年以“广东扶贫济困日”“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等为抓手,对接慈善款物近50亿元。 培育慈善文化 人人慈善为人人 提升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在广州这座超188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人们素有“乐善好施”的传统,传递着浓浓人情味,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但如何引导人们从传统单一的助人为乐或物资派发向现代慈善理念转型,也是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的难点和重点。 为推动慈善成为每个人,乃至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广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出台的4个月后,也就是2016年7月,按照“政府搭台、社会运作、公众参与、全民共享”的理念,组织开展“羊城慈善为民”系列活动,带动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参与和支持慈善事业,2017年,提出要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全国“慈善之城”,率先将慈善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把创建“慈善之城”写进党委和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线上线下各类慈善场景正融入市民生活中。 不少市民可以在广州的民俗、体育赛事以及公共空间看到慈善元素。在北京街,广州成为国内首个将大型商业步行街打造成“慈善一条街”的城市;在西湖花市,广州在过年传统民俗“行花街”中增加慈善摊位;在广州塔垂直登高赛上,筹集慈善款项成为了活动内容的一部分;每年99公益日期间,各类公益慈善项目介绍更是登上公交站台……此外,广州还在1010个商业广场、图书馆、连锁门店、游客中心等区域设置慈善空间,增加群众生活场景中的慈善元素。不仅仅是让市民感受到慈善的存在。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市民更是通过社区,深入了解现代慈善,并深度参与慈善事业。2019年4月30日,广州印发《广州市实施“社工+慈善”战略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已鼓励支持全市设立社区慈善基金530个,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实现镇(街)100%全覆盖,社区街坊守望相助,随手行善,便能帮困难邻里实现一个微心愿,或是为老人建立一把扶手,甚至在社区建立一家困境群体就业帮扶基地,授人以渔,助人自立;在一些社区,由街坊组成的志愿者为社区慈善项目筹款募捐成为了常态。 如今,慈善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公众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但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仍需社会多方更多支持。从2019年开始,广州连续三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影响力暨公益慈善盛典,发布各项年度报告,全景展示了大湾区慈善的力量。 在首届慈善盛典上,广东省慈善总会和广州等9个大湾区城市慈善会共同发起“粤港澳大湾区慈善发展合作倡议”,从六大方面合作发展。而2022年初举办第三届慈善盛典继续在大湾区各城市的联合下举行,以“汇聚湾区善举,助力共同富裕”为主题,探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第三次分配中扮演的角色。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影响力暨公益慈善盛典已成功举办到第三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与公益慈善领域,最具标志性的年度盛事之一。 目前,广州已成立了全国首个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为全国城市慈善事业提供理论支撑、政策参考和实践指导。基地成立以来,广州携手23个城市共同推动建立研究基地运作机制,希望打造成面向全国的慈善城市交流平台。(据善城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