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社会公益这十年
   第06版:社会公益这十年
   第07版:社会公益这十年
   第08版:社会工作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企业公益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公益资讯
   第15版:公益资讯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变积分为捐赠 泡泡玛特支持乡村学校美育发展
益达口腔健康计划 携儿童迈入口腔教育新时代
《宫颈癌预防及HPV疫苗认知调研结果》发布 宫颈癌防治认知及行动能力待提高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智慧法务专项基金成立 助力缓解法律专业力量不足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社会公益这十年

第06版
社会公益这十年

第07版
社会公益这十年

第08版
社会工作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企业公益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公益资讯

第15版
公益资讯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9月2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宫颈癌预防及HPV疫苗认知调研结果》发布 宫颈癌防治认知及行动能力待提高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常见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20年一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人数约5.9万,中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宫颈癌疾病负担国。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由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引起,而HPV疫苗是唯一可以有效预防、降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病率的疫苗,可说是消除宫颈癌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

    9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科普日的科普活动期,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指导,南方周末发起、葛兰素史克中国支持的《宫颈癌预防及HPV疫苗认知调研结果》(以下简称《调研结果》)正式发布。数据结论凸显的,是女性对自身健康的空前关注及其与认知误区间的重重矛盾。

    《调研结果》指出,受访女性对HPV病毒及HPV疫苗相关认知有所欠缺;对于宫颈癌一、二级预防接种HPV疫苗和定期宫颈癌筛查有了解并行动的只有三成;此外,受访女性对于自身接种HPV疫苗和带女儿接种的意愿都很高,但受价数、安全性等主观因素影响和供应限制,疫苗等待现象不在少数,适龄女性行动力亟待提高。

    《调研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女性听说过HPV(人乳头瘤病毒),55%受访女性不能准确识别常见的高危型别。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赵昀表示:在中国,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呈现为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年龄是15-24岁;第二个感染高峰年龄是40岁以上。在感染高峰期来临之前,尽早接种HPV疫苗。此外,接种了HPV疫苗后仍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我国适龄女性数量庞大,在客观条件即可及性的限制下,虽然整体接种的意愿度很高,但实际的接种率并不高。而《调研结果》也反映出这背后或有对高价数的执着与等待。对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王临虹建议:“不要盲目等待,女性可根据疫苗资源和自身经济条件灵活选择,越早接种HPV疫苗越好。”

    赵昀教授进一步科普道,性行为是HP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作为预防性疫苗,在未发生性生活的女性中接种HPV疫苗才能获得最佳预防效果。处于最佳接种年龄的女孩,家长要重视接种时机,越早越小越好。我国HPV疫苗的应用对象为9-45岁女性,即使错过了9-14岁最佳接种年龄的女性,有性生活的、成年的女性接种HPV疫苗仍可获益,第二个最佳接种年龄即为当下。(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