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这是“社会工作”第六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社会工作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 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作为以社区层面推动居民改变生活方式、助力改善社区环境的行动策略,对推动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垃圾分类是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发起了“公益1+1”之绿缘计划——北京社会组织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赋能项目(以下简称“绿缘计划”),经过近一年半的实践努力,探索出多方联动的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模式。 “五社”参与可持续社区发展的探索 社区作为场域。一方面,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景,会有大量的生活垃圾产生,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另一方面,社区居民涵盖儿童青少年、中青职业群体以及老年群体等多元人群,通过在社区开展推动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工作,培养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及减量等环保意识,影响其日常生活习惯,对于居民在其他公共场所持续践行环保具有深远影响意义。 社会组织作为引领者。社会组织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其中以服务民生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社区社会组织,扎根社区,具有良好的在地社区动员、服务与组织优势。然而大部分在社区开展工作的社会服务机构主要服务领域集中于儿童、老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议题的资助往往局限于环保类组织,对范围更广的社会组织资助比较少。而在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相关工作方面,其专业性还有待提升。 公益资源作为动力。在良性发展的公益生态中,基金会定位为资源供给者,筹措资金和资源;社会服务机构定位为服务供给者,在基层为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如果没有基金会,前端服务者将成为无源之水;如果没有社会服务机构,资源束之高阁,问题和需求则无从下手。近两年来,社会服务机构资金来源受到较大冲击,部分社会服务机构难以为继,亟需资金注入,支持扎根社区的社会服务机构渡过难关。尽管各级政府已经将年度财政预算向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及减量等方向上倾斜,但有关社会组织在垃圾分类及减量方面的能力建设并未有所涉及。 社区志愿者作为重要力量。社区志愿者立足于社区,服务基层民众,社区志愿服务是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通过促进有效参与、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结合他们各自的优势和资源使社区真正成为居民的社区,也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需要以专业的方法持续动员和赋能实现的。 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力量。如何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使“五社”能够有效联动有效协作、在社区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社会工作机构之一,北京协作者也是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2013年,北京协作者受北京市民政局委托,在朝阳区农委支持下,在朝阳区东风地区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该探索也成为“三社联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开的基础。 北京协作者认为,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服务力量,重点是推动社区内外各类组织之间、各利益群体之间、各社会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引进社会慈善资源,以社区为资源配置平台,以社会组织为组织载体,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专业支撑,培育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社会组织,优化配置多方资源,构建促进社区参与的多方联动机制。 2020年,为让社会组织找到急需的资源,让社会资源找到优秀的项目,在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指导下,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发展服务中心”)及其运营方北京协作者启动了“公益1+1”资助行动,希望打造一条“政府提供政策指导、资助方提供资源支持、支持性组织提供专业支持、社会服务机构专注于服务行动”的公益生态链,探索构建资源共享、伙伴共生、价值共创的公益新生态。 2020年12月,在万科公益基金会支持下,北京协作者和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启动“绿缘计划”,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垃圾分类与减量、环境教育、社区营造等多方面的社区环保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参与首都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化,推动可持续社区建设。 资源,要用得有效 项目期间,北京协作者开展了包括项目实施方案辅导、专题培训、实地走访监测、圆桌辅导会、一对一咨询等各类专业支持服务活动超过90次;提升社会组织项目管理专业能力以保障项目实施质量,推动21家社会组织发挥各自所长,用专业视角充分挖掘和调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携手探索并创新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服务方法和模式,推动社区治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绿缘计划”项目负责人、北京协作者专业支持部主任杨玳瑁表示,“北京协作者希望通过多年来积累的支持性监测评估的经验,传递社会工作机构需求,支持基金会开展更有效的资助,发挥资源链接者的角色,把两头链接起来,让1+1>2。” “绿缘计划”不仅是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严谨的项目管理流程,该项目还开展了与可持续社区环境议题相关的赋能培训,保障资助项目的质量,也激发各资助项目实施团队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万科公益基金会项目经理林虹表示,“北京协作者的强项是协调各方。他们虽然不是做环保工作的,对环保议题可能不太了解,但他们能够很好地将基金会资助支持的北京在地环保领域的伙伴动员起来,让参与工作坊的社会组织目标更加明确,设计的项目内容也更贴近利益相关方。” 探索社会多元主体协同 “绿缘计划”支持对象、北京市东城区三正社工事务所(以下简称“三正社工”)长期扎根前门街道开展社区治理支持工作,有着广泛的社区群众基础。“绿缘计划”发布后,三正社工创始人彭佑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绿缘计划”资助前的赋能工作坊。在工作坊里,彭佑军坚定了申请“绿缘计划”的意愿,项目书经过四次打磨,最终立项。 在项目实施中,三正社工以“零废弃”院落建设试点为行动主线,链接自然之友、零废弃联盟、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等多方资源,探索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以院落居民为行动主体的微更新实践模式的可行性,在多方参与下建成了首个“零废循环”院落,提升了参与“零废弃”院落试点建设居民的居住环境品质,居民们的环保理念及生活方式也得到了周边住户和来访者的认可。 同时,三正社工以专业化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为突破口,培育的社区志愿者——“A2Z”环保先锋组织成员,对“零废弃”从不知到知、从知到践行,成为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提升的重要力量。目前,“零废弃”院落探索积累的经验不仅得到了前门街道的认可,也获得了东城区民政局的关注。 社区社会组织显身手 “绿缘计划”不仅面向社会服务机构,还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生长在社区里的居民自治组织,虽然相较社会服务机构而言职业化和组织化水平较低,但其成员就是社区居民,服务的就是自己的小区。 “五社联动”,意味着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赋能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绿缘计划”的执行机构北京协作者多年来秉持社会工作赋权增能的核心理念,并将该理念融入专业支持工作的行动中。 在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的政策指导和万科公益基金会从资金到环保技术及资源全方位支持下,北京协作者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以及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为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了一揽子专业支持计划,保障社会服务机构的项目质量,以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绿缘计划”的实施本身即是多方联动、相互促进、激发基层潜能的实践过程。该项目目前进入了总结阶段,期待其能够在可持续社区这一议题上继续探索,继续发挥“五社联动”的优势,为可持续社区发展以及生态社会建设助力。 (杨玳瑁,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专业支持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