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社会工作
   第09版:社会工作
   第10版:社会工作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数字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广州:诞生在社区的社会企业 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天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专题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社会工作

第09版
社会工作

第10版
社会工作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数字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4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广州:诞生在社区的社会企业 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天

    特惠店为爱心企业提供资源平台,为社区志愿者、爱心居民等提供了参与公益的机会,合力解决残障人士就业问题

    文慧家政工作人员在工作

    提到广州,人们总能想到浓浓“人情味”。一座平易包容的城市应该淡化“地位”和“身家”标签,人们无须刻意凸显身份也能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然而,陷入困境的人们如何融入城市、创造价值,这一问题则需要公益慈善力量一同回答。而广州的“人情味”,恰恰也体现在这里。

    就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市洋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文简称“洋城社工”)通过打造一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为社区居民提供市场和公益服务,而服务者正是曾经陷入困境却决心走出困境的街坊姐妹们。从2019年到现在,她们的收入根据服务时数的不同从4500元到7000元不等。这当中,有从家庭暴力阴影走出来的人、也有身患癌症但希望为家人做榜样的人。

    “我们从一开始就有做社会企业的打算,希望通过自主造血的方式打造社区服务中帮扶机制的良性循环。”洋城社工总干事罗廷贤说,在这个探索过程中社区也建立了多个资源整合平台,这些平台所取得的经营收入又回馈到“社区基金”,为社区的爱心和资源注入新活力,帮助受困的群体。

    在罗廷贤看来,这是社工应该做的事情。

    最初的开始:

    发展出一支弹性就业的妇女队伍

    洋城社工所服务的文冲街道里,外来人口以家庭居住为主,不少困境家庭妇女渴望弹性就业。为此,洋城社工在2012年开始通过运营家务助理计划支持妇女就业,并发展出一支弹性就业的妇女队伍。“当时我们找企业供货,让困境人员能够在社区里摆摊卖货。就业团队里的妇女有的曾遭受家暴,有的是乳腺癌的康复者。她们能够从健康、心态积极的妇女中得到精神和行动上的支持。”罗廷贤说。

    梅姐30岁时经人介绍与丈夫结婚,后来遭受长期的家庭暴力。在一次送孩子入学时,她看到长期受家庭影响下孩子的胆小与内向,逐渐意识到这样的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在邻居的鼓励下,她求助社工。彼时,社工为梅姐提供情绪支持及压力宣泄,并邀请梅姐参与到就业平台。

    在参加就业体验服务三个月后,梅姐从抱怨、哀伤的状态变得积极乐观。她主动找到社工分享自己的经历。从参与服务之后,她有了一定的收入,虽然不多,但不用再伸手向丈夫要钱,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站起来活着了。她说,姐妹中还有一些是癌症患者,都能积极努力生活,自己还很健康,希望能给孩子做个榜样,“能出去工作,有固定收入更好地照顾孩子”。

    然而,这个项目开展没多久,社工开始评估效果。广州的夏天经常有雷阵雨,常常是妇女们将物资运到摊位后就下雨了,她们又要把物资运回仓库。这样的高强度搬运工作不太适合。随着资源的积累,2016年,项目团队筹集资金租下实体店面,将妇女就业骨干发展支持、社区残疾人就业实训整合设计,开始运营“洋城特惠店”,通过售卖货物开展服务。

    特惠店关注不同资源的引进,为爱心企业提供资源平台,为社区志愿者、合作伙伴、爱心居民提供公益参与机会,合力为残障人士解决就业问题。店面经过一年运营后,实现收支平衡并逐步盈利,残障人士就业补贴从2016年的每月500元到2019年后的每月2100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店铺可以解决残障人士的社区参与和就业需求,而妇女们可以更多地从事家政类服务。结合妇女就业开展家政助理服务的多年经验,我们在2019年成立了文慧家政服务店。”罗廷贤说,“这些店的开店成本,一部分是他们通过前期的摆摊收入预留出来的,一部分是社会人士捐赠的。”

    社区的变化:

    店铺是社区里“大家的店”

    洋城社工在服务中发现,完全依靠政府购买服务是不能全面回应社区多方需求的。社工应在保持初心的状态里,尝试通过自主造血的方式打造社区服务中帮扶机制的良性循环系统。在他们的计划中,文慧家政服务内容包括家电清洁、除甲醛、家政服务、月嫂、保育员、活动策划、心理咨询以及转介等12项。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项目推出完全市场、半市场、福利性的多层次服务体系。比如,一般的社区居民按正常的市场价格提供家政服务、所属街道内的困境长者群体又免费补贴标准,而达不到政府资助条件及边缘困难长者通过社区基金弥补差额。

    本着这样的想法,文慧家政按商业化模式运营。“我们发现社工和妇女们没有商业运营的思维,所以谋求与商业团队合作。他们负责商业化运营,我们负责执行。挣的钱商业团队分40%,我们分60%,这60%里有40%作为项目运营成本,另外的20%存进社区基金实现公益资源的循环使用,帮助社区里的受困群体。”罗廷贤说。

    她坦言,寻找与社工团队价值观和服务意识相对一致的商业团队并不容易。“我们用了近四个月时间找了很多家有运营能力的公司,通过筛选、来回的商讨才最终选定。”罗廷贤认为,这条发展路径是正确的。目前文慧家政有固定工作人员四人,妇女收入根据服务时数的不同从4500元到7000元不等。“她们的收入都是根据市场价来决定的,但公益服务的部分是完全按照公益收费来算。”

    既能挣钱,又能做公益,参与其中的妇女们都觉得这件事特别的有意义。“整个团队十分团结和温暖,具有服务意识。”罗廷贤说。不仅是文慧家政,特惠店也得到了街坊们的支持,是社区里“大家的店”。“街道、居委都很照顾特惠店,回头客很多。虽然店里的商品随处都能买到,但大家愿意在店里购物,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店铺存在的意义,愿意给残疾人机会。即使有时候找错钱,邻居们都会还回来。”罗廷贤说。

    未来的发展:

    解决公益信任难题实现人人公益

    “当我们发现一些群体有需求时,就希望通过项目来进行回应。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努力去突破。”罗廷贤说,不少项目前期是免费服务的,但随着服务的群体越来越多,涉及普通居民后,他们开始考虑收费,将收益存进社区基金里。

    文冲街道人口老龄化严重,空巢、独居、孤寡等需要关注和照顾的长者人数不断增加,他们渴望在社区养老。针对这样的情况,目前洋城社工已开始了第三个实体项目的探索——“护工姊妹站”。

    社工站在每个小区安排责任护工,按长者需求及约定,定期或不定期探望长者,让老人身边拥有一位亲近的护工朋友。

    针对市场化养老机构太贵、公益性机构太热等养老堵点问题,洋城社工创新“零售”养老服务模式。相较于专业养老机构动辄近万元的费用,这种模式更具经济性,大大降低了养老服务开支,让普通家庭也可轻松享受。

    具体来说,“护工姊妹站”将居家养老服务分门别类,推行精细化管理,分出100多个单项服务清单,将各项服务耗时精确到小时,使服务价值数据化。老人可在上百项服务中灵活选择自己所需的服务项目和服务频次。通过选择组合服务项,服务价格与服务内容精准对应,做到灵活、高效、经济,让老人花费得放心、享受得舒心。

    比如,按次计算沐浴服务等,每次只收十多元。为了更好地激发社区活力,推动服务创新,洋城社工将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慈善事业深度融合,在2021年10月上线“洋城益购”慈善平台,把志愿服务、社会服务和商业探索三者有机结合,将特惠店产品、家政服务、护工服务、心理辅导服务整合在洋城益购商城板块上线,增加项目经营收入。

    “洋城益购平台公益池板块加入了区块链技术,钱款物资募集和使用全程公开透明,解决了公益信任难题,鼓励更多社会资源、个人参与社区慈善,持续提升基金使用效能,提升平台的公信力与知晓度,及时实现人人公益。”罗廷贤介绍,商城经营收入20%的获利回馈到社区基金。在困难群体遇到困境时,启动“慈善基金”解决现实中的经济困难,形成社区自主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体系。

    通过社区共建方式成立“洋城特惠店”,帮助残障人士实现社区就业;用商业化运营的模式整合社区家政需求,创办“文慧家政”;推出“护工姊妹站”,将居家养老服务分门别类,以“零售”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居家养老探索新模式……“我们不断想办法向社会证明自己的可靠和诚信。我们也希望当遇到一些困难服务对象需要钱时,我们能拿得出真金白银帮助他们。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我们团队每个人心中都充满希望,眼睛里都有光。”罗廷贤说。(据善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