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社会工作
   第09版:社会工作
   第10版:社会工作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数字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支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力量参与空间广阔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专题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社会工作

第09版
社会工作

第10版
社会工作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数字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4月0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支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力量参与空间广阔

    3月30日,国新办举行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布会

    2022年1月12日,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小学部冰球队的学生在进行冰球比赛(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 本报记者 皮磊

    时下,运动健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也是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最佳方式之一。不过,公共体育资源的不足以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也限制了更多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如何引导更多人想运动、能运动、会运动?如何满足重点人群,特别是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运动需求和权益?在3月30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多部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介绍,此次发布的《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领域最高层级的顶层设计文件,是指导“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全民健身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明显改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繁荣发展,全民健身参与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方式更加文明健康,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多锻炼、少生病”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到2021年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

    赵辰昕表示,《意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可以归纳为“八个更”:更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均衡的资源布局,更绿色的健身载体,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更科学的运动方式,更浓厚的社会氛围,更强大的要素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在上述八个方面多处提及“社会力量”,且充分肯定了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着力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夯实社区全民健身基础、推动更多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让体育社会组织成为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让社区健身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发达,让竞技体育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着力降低社会力量办赛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社会力量办赛,打造品牌赛事活动,加强赛事安全管理,让分层多类、安全有序的赛事活动体系成为促进全民健身的龙头力量。

    《意见》把强化土地、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支撑贯穿始终,强调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

    此外,在满足重点群体运动需求方面,《意见》还提到,倡导全龄友好理念,以青少年为重点培养终身运动者,着力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运动权益,提高广大职工的参与度,让全民健身成为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另据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介绍,国家体育总局将以这次《意见》的出台作为重要契机和抓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推动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三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四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法制化,五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

    其中,在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方面,李建明提到,国家体育总局将构建参与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多元化、供给模式多元化的格局。在参与主体上,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合力。

    学生及青少年群体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队伍总数突破70万人,比2015年增加14.8万人,增幅为26.2%。但相比而言,这一数据还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学校及学生的体育教育需求。

    如何让更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郝风林表示,教育部将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指导各地多措并举破解中小学体育教师紧缺问题,推动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实施体育浸润行动计划、体育教育志愿者支教计划。

    《意见》也关注到了城市及农村流动人口的健身需求以及优质体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谈道,就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来讲,让人口成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定位器”,是这次《意见》传递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解决优质体育资源城乡区域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将指导地方充分利用好自然生态资源,支持打造一批亲近自然、集约高效的户外运动设施,用体育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绿水青山赋能引流,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推动有关部门细化政策措施,统筹运用好规划、政策、投资等多种工具,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促进全民健身的长效机制。”欧晓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