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社会工作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数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长津湖战役中的人道力量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专题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社会工作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数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长津湖战役中的人道力量

    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大队第一大队出发仪式(本版图片据《图说中国红十字会110年》)

    赴朝医防队胜利归来

    为敌军被俘人员治疗

    ■ 吴佩华 池子华

    近日,电影《长津湖》热播,再次使公众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

    长津湖战役只是朝鲜战争的冰山一角。在整个战争中,有一支人道力量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这支开展战地服务的医防服务队,被朝鲜人民誉为‘高贵的生命之恩人’。

    国际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的辉煌标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感召下,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纷纷自发组织医疗手术队,要求奔赴朝鲜,以实际行动抗击美国侵略者。对此,中国红十字会因势利导,为“有统一组织与领导起见”,决定以各地红十字会为“支点”,发动全国医务工作者,组织国际医防服务队。

    1951年1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关于组建国际医防服务队的通知发出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报名参队人员达833人。总会原拟上海、南京、汉口、重庆、万县、广州、南宁和西安各组一队,但是从西北甘肃的平凉到山东滨海的青岛,从河北峰峰矿局到边陲云南建水,全国各地、各阶层都动员起来了,响应热烈,远远超出预期。如,山东即墨,马锡仁、汪济源等7位开业的医师决心停止营业,争赴朝鲜;开滦林西煤矿的寇用礼大夫表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前方志愿军将士在流血,我是人民的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不顾身体不适,告别即将分娩的妻子,义无返顾率队奔赴抗美援朝第一线。

    国际医防服务队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伤病员需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郜静霞,割开手臂上的肌肉献血抢救朝鲜伤员。没有蒸锅,队员用废弃的油桶改装;开处方用的纸张不够,用树皮替代;没有安全的手术室,队员挖掘坑道,建起能容纳1000多人的地下室;没有取暖和保暖设备,上山打柴烧炕,在漫长的冬季维持20多摄氏度的室温。

    在救护工作中,队员们坚持无差别地对待伤病员。国际医防服务队第一大队给在定州被俘的南朝鲜二等兵李恒宗注射盘尼西林,挽救其生命。在俘虏营,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医院仍尽最大的可能,为伤俘和病俘准备了很多贵重的药品,包括治疗梅毒的“914”,治肺病的链微素,治痢疾的依米丁和消炎用的盘尼西林等。一名美军病俘说,他在被俘前也很少看到美军在朝鲜有这样好的医院。

    国际医防队员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成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的坚定践行者,“是国际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最辉煌的标志”。

    战地一支重要的志愿救护力量

    朝鲜战争时期,国内共组织159个志愿医疗队(团)共动员5377人奔赴战地参加卫生工作,包括医生以上人员1792人、护士2154人、技术员596人。159个队(团)大小不等,有的大队(团)分成几个队,实际上共有308个能独立工作的医疗队。深入朝鲜战地服务的55个队,总计1438人,其中医师387人、护士550人、技术员121人。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统计,中国红十字会前后共派出670人(一说666人)参与志愿医疗服务(即国际医防服务队),约占志愿医疗队总数的12.5%。1951年全国共派出志愿医疗队23队,共计1866人,国际医防服务队占其总人数39.5%。深入朝鲜战地服务的国际医防队共419人,占入朝志愿医疗队55队总人数29%。可见,国际医防服务队是一只实力雄厚的救援队伍,是深入战地服务的一支强大力量,是对当时战地救护力量的有力补充与有效增援。

    医防服务队在朝鲜协助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打败了美国发动的细菌战,接办过朝鲜医院,救护了大批伤病员,同时还为朝鲜培养了一批医护后备力量,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书写了无数的感人故事。1952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决定授予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30名队员功劳章,这是具有伟大国际意义的特殊荣誉。

    和平友谊的使者

    国际医防服务队的任务是“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战伤医治及朝鲜难民医疗防疫工作”。国际医防队员热爱伤病员,热爱朝鲜人民,在朝鲜前后方忘我工作,获得朝鲜军民的信赖,深受爱戴和赞扬。

    朝鲜一位青年军官致信说:“你们的正确治疗和亲切关怀,增强了我工作的决心,我愿早日重上前线打垮美帝,来答谢你们的辛劳。”

    第一大队第十队离开驻地时,500多名朝鲜人民为他们举行热烈的欢送仪式,并赠送纪念品。第一大队入朝仅两个多月,就收到了锦旗50多面,感谢信200多封,赢得了朝鲜军民的衷心感谢和交口称赞。

    在对待俘虏方面,国际医防服务队通过人道救护行为,深刻地转变了俘虏们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并通过俘虏,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新中国的新风貌。

    被俘的南朝鲜二等兵李恒宗伤愈后说:“我对中国医防队表示深深的感谢,但是我无从表达,请求委员长允许我再上前线打击中朝两国共同的敌人——美帝国主义,我今后愿站在人民的立场,永远为人民服务。”

    在俘虏营,国际医防服务队进驻以后,一面对伤病俘虏进行治疗,一面改善环境卫生和营养状况,以实际的表现来教育与改造战俘们的思想,消除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转变了战俘们的观念、态度。美俘施里治特认为,被俘后能在朝中部队的战俘营里得到这样好的治疗,是他所预想不到的。

    战俘汤姆生说:“我一生一世也未见过美国医生有像中国医生这样负责任的;更未见过对俘虏这样宽待的军队。”

    英俘哈洛宾写信表示:“将把许多愉快的回忆带回去,告诉我们英国人民;并且把中国人民的高尚品德和善意也告诉他们,中国人民对任何人都没有宿恨,我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年代里将继续进行这种对世界人民的良好工作。”

    在遣返时,许多战俘称国际医防服务队是“再生父母”。

    对战俘施以人道主义关怀是一项琐碎的日常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改变了他们对伟大新中国的认识”。俘虏们通过各种方式表示厌弃战争,表达了拥护和平、维护和平的愿望。

    被志愿军从枪林弹雨中救回的被美军抛弃的重伤战俘贝克说:

    中国和美国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要战争的是美国华尔街的大老爷。

    英美俘虏们还请求转告全世界人民:“进一步地起来迫使美国政府迅速结束这个血腥的可怕的战争!”

    许多战俘表示“从此将结束我的军队生活”,“回国后不只我不再当兵,如果我儿子被征时,我将要把他藏到山里去”。这些事实争取了世界舆论,为朝鲜战争的早日结束奠定了社会基础。

    正如新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李德全所说,抗美援朝的国际医防服务队,是与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帝斗争运动密切联系着的任务;同时也是新中国红十字会在国际主义精神下必须进行的事业。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与国际医疗工作成绩分不开的,在朝鲜战争胜利的军功章上,永远镌刻着国际医防服务队的勋劳!

    (据《中国红十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