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新闻
   第14版:专题
   第15版:专题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找准动力
推动更多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专题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专题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找准动力
推动更多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

    ■ 本报记者 王勇

    2021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

    慈善法执法检查报告显示,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发展晚、底子薄、规模小和各方面原因,目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慈善捐赠与社会财富量级不相匹配,亟待进一步提高。

    慈善事业是以自愿为基础的,如何才能提高公众尤其是掌握财富较多的企业家等群体参与慈善活动的意愿呢?动力在哪,如何才能进一步增强其动力呢?

    在9月15日举行的中国慈善文化论坛(2021)上,来自慈善界、企业界、学术界等不同领域的推动者、实践者、研究者等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时代的号召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强调,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2021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十四五规划和2030战略纲要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已达1.46亿户,其中企业超过46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9800万户。市场主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新的时代,企业家和企业更加需要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时势造英雄,“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才能带领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强调。

    因感恩而行动

    企业家等群体能够发展起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但更离不开国家发展的大势。同样,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时代的召唤之外,感恩的心态是促使他们自愿参与慈善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好政策支持下,民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撑起了国民经济的“半边天”。

    “可以说,没有党的大好政策,就没有企业家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没有企业今天的成功。我们由衷的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党彦宝强调,为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是每一个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基于这一认知,宝丰集团坚持用爱做慈善,每年拿出企业10%的利润助力教育。党彦宝认为:“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必须在这一新的伟大征程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二代企业家,荣程钢铁集团董事长、荣程普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君婷在谈及荣程集团的公益事业时,将之回溯到1976年,“那一年我父亲8岁,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我的爷爷奶奶也是在那一年离开的,解放军把我的爸爸从废墟下救出来。我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比财富更重要的是生命,是对社会的贡献,只有这样,你的生命对世界才是一种祝福。”

    “从1976到2008,我的父亲从唐山大地震中重获新生,到汶川大地震时又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荣程在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捐赠1亿元,以感恩之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张君婷强调。

    传统文化的熏陶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捐献基础之上的自愿共享机制,而自愿捐献只能建立在所在国家、地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中国慈善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企业家等群体更加有动力参与慈善事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美国的慈善文化植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追求个人自由至上的精神基础之上,欧洲的慈善文化建立在深厚的宗教传统与公民自治的精神基础之上,而中华慈善文化只能植根中国的土壤。

    他表示,中华慈善文化应当有三大来源:一是经历了几千年持续不断演进并柔性传承的恻隐之心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由近及远乐善好施传统,这一点与欧美国家存在差异的;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核心价值观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全局观、大局观,这与欧美国家更是有差异的;三是西方慈善文化中的有益营养,如现代财富观、社会责任感、公益精神及现代慈善治理理念等,这是可以通用的。

    被誉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的张謇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曾经写道:“夫养老,慈善事业,迷信者谓积阴功,沽名者谓博虚誉。鄙人却无此意,不过自己安乐,便想人家困苦。虽个人力量有限,不能普济。然救得一人,总觉安心一点。”

    “张謇的‘仁爱济人’理念,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仁爱思想的熏陶。”南通市政协主席、市慈善总会会长黄巍东强调。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陈邦则表示,爱尔集团慈善活动背后的文化力量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儒家思想的“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理想;其次是医学人道主义,同情和关心病人,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权利;最后是湖湘文化的滋养,经世致用、敢为人先。

    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

    实际上,“仁爱济人”只是张謇慈善思想的一部分,其推广慈善更重要的目的是改造社会、发达国家。

    张謇曾说道:“中国非真能实现普及教育、公共卫生,大兴实业,推广慈善,必不能共和,必不能发达。行此四事,一二十年后,必跻身一等国,能行二三事,亦不至落三等国。”

    “张謇意识到慈善同实业、教育一样都是实现民主共和、富国强民的途径。认为慈善不仅能够富国强民,而且可以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转型,富国强民的途径之一。”黄巍东强调。

    黄巍东认为,张謇创办慈善事业,不是单纯进行慈善活动,而是将慈善事业纳入整个改良社会的系统工程中,“以教育为例,形成了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构建了大教育体系。他致力于实业,从实业的振兴发展中获取教育所需经费。”

    “很多医务人员治好了患者的眼睛,直到集团获得中华慈善奖、湖南慈善奖等荣誉后,才意识到自己不仅仅完成了专业工作,还参与到一些结构性社会问题的解决中,从而获得自豪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回顾爱尔的慈善之路时,陈邦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张謇的这种认知,在当下有了更多的同行者。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再是高收入人群的唯一目标,参与慈善和经营企业一样,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家等群体希望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