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余和 对于癸汶、森友几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小伙而言,4月2日这一天和其余364天没有不同。他们有的在长者饭堂协助制作80份长者午餐;有的在品牌服饰公司适应‘流水线’工作。 即便没有说出来,但他们都在努力褪去自己身上的标签——‘自闭症谱系障碍’。 很少人知道,过去20年,癸汶只上了2天幼儿园便被劝退,直到2013年才再度进入校园;森友被确诊自闭症时,求学跑了四所学校,三所拒绝。那时候,人们谈到未来、谈到就业,想不到任何的可能性。 即便到了今天,融合教育兴起、自闭症逐渐被熟知,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市16岁及以上持证心智障碍人士为2.4万人,正在普通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仅为4%。‘如果我离开了,我的孩子怎么办?’这个问题成为了困扰逾2万心智障碍群体的终极难题。 自闭症是一种从幼儿期开始显现的终身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独特的社会互动、非标准的方式学习、对特定主题有强烈兴趣、倾向于常规惯例、一般沟通存在障碍,以及处理感官信息的特殊方法。对这种神经系统变化给予适当支持、调节和接纳可使自闭症谱系障碍群体得到公平的机会,并且能够全面、有效地参与社会。 今年世界自闭症关注日的主题是:共同努力,关注与消除自闭症人士教育与就业障碍。即便正常的成年人,在一个竞争性环境中也需要经历适应期。‘星星的孩子’更是要面对异于常人的困难和挑战。 癸汶、森友等人的成功就业,让他们成为了家长圈中‘最帅的仔’。在这座以包容、开放著称的城市中,这些故事正在尝试不断复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我们一直觉得他很难就业。” 回想起过去的23年,癸汶妈妈觉得幸运,也感到艰难。1998年2月,一个男孩呱呱坠地,本该让一家人感到兴奋和期待。然而,在头四年,癸汶从没说过一句话,“刚过4岁,还是不懂表达,便拍打头部和哭闹来表达不满”。 令癸汶妈妈印象深刻的是,癸汶不懂与人沟通,听到音乐或广告便拼命跑开,或捂耳朵哭闹,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只上了两天的学就被人劝退,此后多年便再没进过校园。那时,是少年宫“收下”了癸汶,让他尽情地画画、唱歌,后来还成为了少年宫特殊艺术家工作室的一员。 在美术、音乐以及跑步训练下,癸汶的自我约束、情绪控制、沟通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找不到一份适合的工作。虽然癸汶有了当美术家,卖画挣钱的梦,但在癸汶妈妈看来,“艺术就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癸汶需要正儿八经地培养一份职业技能。 而对森友而言,确诊自闭症的那天,家里便遇上巨大的变化。“那时森友有一些自闭症表现,那也是医生告诉我们才知道,终身无法痊愈。”那些年,森友奶奶为了让森友上学,跑了四所学校,求得一所接纳。“我可以为了森友舍弃自尊,但是森友要有尊严地活下去。我不希望森友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长大,他需要和社会接触,最终达到自立自理。”她不仅说,而且一直陪了20年。 然而,那些时候,更像是“挣扎”。所有家长都在质问:“如果我先走了,孩子怎么办。” 他们上了职中 还拿了offer(录用通知) 曾经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孩子们,在过去十几年间成长为少年。 令癸汶、森友等人的家人没想到的是,在这座城市,他们从来不是孤军作战,面对这个一辈子的“战争”。彼时,广州市少年宫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特殊儿童美术实验班”,成立特殊儿童教育部,引进专职老师,增设多项课程,对外开放公益免费学位。不少人都曾在这里绽放光彩。 2013年前后,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的一批家长通过数据调研,收集了当时特殊需要人士教育及就业情况,并向有关部门表达诉求,得到各方积极回应。广州市教育局首次在3所职业学校开办启能班,让轻度智障和自闭症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轻度智障和自闭症学生职业教育零的突破,至今未曾中断。 其中,癸汶等人更是因此得以再次踏入校园,感受集体生活。 而为了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有效衔接,广州更是依托广大社会组织力量,开始了一系列的岗前适应性培训和支持性就业项目,帮助各类心智障碍青年寻找合适的工作。癸汶走进了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打造的社区长者饭堂,从帮工开始实习。 那时,癸汶妈妈说:“你喜欢旅游,那就需要自己挣钱,工作了才有钱。” 令癸汶妈妈印象深刻的是,“以前癸汶还会工作出错就闹情绪,那时我们就不断给他分析,慢慢地,他也会在日记里写他发脾气的事情,然后问是不是不能当三好员工。”癸汶妈妈说,“其实我这当妈的很失败,一路走来都没有计划,走一步算一步。但现在,癸汶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很认真。” 森友则在广州番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没多久后,收到一封来自品牌服饰公司的offer。 原来,森友和奶奶的故事经媒体传播,悄悄打动一些人。“这是我们公司老板决定的,很早就决定招收森友。当时我们大家都不太了解如何接触自闭症群体,特意一起看了一部森友相关的纪录片。” 森友奶奶尤其记得,森友入职上岗质检员3天,在剪线头的工作中“太认真,把缝线也剪了”,一下子就把几百件正品剪成了残次品。然而,这个小插曲并未影响他的前景。企业老板认为:通过这个小“意外”,也让更多人更了解了森友工作的特点了,重新安排合适的工作,问题就解决了。 有更多人 正在寻求就业的可能 “到现在我还觉得就像梦一样。” 对于这些孩子工作的,森友奶奶说两三年前她都没有想过森友有机会可以工作,“我想过如果他找不到工作,我会让他半天去哪个地方帮帮忙,然后半天继续学习音乐和绘画,至少让他有事情干就行了。”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广州市成年心智障碍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依赖民办康复训练机构和职校启能班/特殊班,培训内容以生活自理和工作常识类为主,而培训方式主要是室内上课。 据调研显示:仅36%的成年心智障碍者接受过职业培训,未接受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哪里提供”,而“不适合”或“没什么用/缺乏针对性”的比例也较高。对于就读于职高启能班的成年心智障碍者,仅有17%的心智障碍人士参加过实习。 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为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切实做好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和就业水平,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继续实施好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扬爱将开展广州市残疾人毕业生岗前适应性培训,联动更多机构,探索癸汶、森友等人的成功就业经验,复制推广。 上述负责人称,广州市残疾人毕业生岗前适应性培训涵盖了“转衔培训”“岗位适应性训练”“就业跟踪服务”等,将打通整个就业链条,在前期提升学习工作所需的独立出行、合作沟通、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中期根据学员评估情况,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升社交礼仪、超市理货、快递员、办公室文员等能力;后期为心智障碍者提供职场访视、工作拆解及辅导、雇主或专业机构咨询服务、家庭支持服务等。 “过去,大家一直单打独斗,没有打通整个环节,导致岗位开发不足,同时各方面的衔接不充分,然而,其实每一个机构都在创造一些突破口,亟需将彼此的优势和经验汇聚起来,推动融合就业。而扬爱作为‘家长组织’,能充分了解和分析特殊需要人士真实就业诉求,发挥资源链接平台的优势,联手社会多方一同推动这个事情,包括和癸汶、森友等人所在的机构或企业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该负责人说。 (据“善城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