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社会创新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全国已有青少年事务社工23.29万人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特别报道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社会创新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全国已有青少年事务社工23.29万人

    发布会现场

    护 新华社发(商海春/作)

    ■ 本报记者 王勇

    目前,全国所有省级检察院、团委都签署了合作协议,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了有益举措。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青少年事务社工23.29万人;通过12355青少年服务台,联系近7000名法律、心理专家。今年将继续与最高检第九厅加强合作,在全国80个地区推动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5月31日,最高检举行‘落实·两法·护航青春’新闻发布会,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王锋在答记者问时披露了上述数据。

    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正式施行。‘两法’的实施,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体系。

    那么,检察机关、民政部门、共青团在落实‘两法’的过程中具体会做什么呢?

    检察机关:

    发布典型案(事)例

    6月1日“两法”正式施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表示,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两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职责,把未成年人检察保护的质量、效益摆在优先位置,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不断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一是以严惩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为重点,加大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救助力度。二是以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为基础,推动保护、教育、管束一体落实。三是以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为抓手,实现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四是以监督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和制度建设。五是以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为引领,创新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六是以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为基础,保障未成年人检察实现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发布会现场,最高检还发布了检察机关与各方力量携手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典型案(事)例。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副厅长李峰介绍,此次发布的十个案(事)例,突出了近年来检察机关发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职责,联合公安、法院、教育、民政、团委、妇联、关工委等单位共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情况。

    案例二是一起检察机关在严厉打击惩处遗弃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同时,支持帮助相关权利人提起撤销监护人资格、追索抚养费、医疗费等民事诉讼,并与民政、卫生健康、法院等相关单位协作,妥善解决困境未成年人的保护救助问题的典型案例。

    案例九是重庆检察机关近年来联动社会力量,打造“莎姐”未成年人普法保护联盟的典型事例。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重庆检察机关在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之外,还组建和培育另外三支普法队伍,分别是联合团委、妇联及各企业、团体组建的1531名志愿者普法团队,241名中小学教师组建的教师普法团队,以及100多名司法社工组建的社工普法团队。四支队伍联动履职,发挥各自优势,持续8年开展立体普法工作,成效明显。重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受理审查数持续七年下降。

    民政部门:

    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

    2019年6月,民政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参照孤儿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补贴,自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020年底,民政部联合公安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扩大了保障对象范围,优化了失联情形认定流程。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有27.4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平均保障标准为1206.6元/人/月。通过对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符合失联、重残、重病等情形的儿童10.94万人,占比39.91%;父母双方重残的儿童7.99万人,占比29.13%;服刑人员子女2.26万人,占比8.25%;其他组合情形占比22.71%。

    据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副司长李婉丽介绍,为推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落地见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指导各地细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摸底排查和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各省区市均出台了相关保障政策,如河南省民政厅等11家部门、单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细化服务保障的通知》,落实精细化保障,做到精准帮扶。去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民政部启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截至目前,全国村(居)累计开展活动18万场次,培训指导广大村(居)儿童主任全面掌握政策,及时帮助符合条件的儿童家庭办理申请。

    二是联合司法部开展了“关爱服刑和戒毒人员子女,精准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服刑和戒毒人员未成年子女关怀,防止因信息共享不及时、摸底排查不精准等原因发生漏保问题。通过大数据比对和信息核查,截至2020年底共帮助6336名服刑和戒毒人员子女落实相关保障政策,同时建立了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关爱服务。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孤儿助学政策逐步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拓展,发动社会力量,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情感抚慰等服务。

    下一步,民政部将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持续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让符合条件的儿童家庭主动申请,做到应保尽保。

    二是积极推动实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申请“跨省通办”,目前正在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后将实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人或受监护人委托的近亲属可以通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出申请,切实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三是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会同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服刑和戒毒人员子女信息摸排和关爱行动,加强情况核查,实现精准保障。四是不断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出台助学助医政策,努力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共青团:

    培育专门机构和人员

    共青团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力量,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王锋介绍,下一步共青团在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未成年人领域法治建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未成年人保护作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重要领域。法律实施方面,继续推动出台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完善地方配套法规,强化政府保护职责,落实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不断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法治宣传方面,开展“守护明天·良法相伴”系列主题宣传教育,通过法治课堂、普法大赛、公益讲座、法律咨询等形式,把法治教育与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二是务实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动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围绕未成年人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安全保护、福利救助等重点领域,针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帮扶、网络空间未成年人保护、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治理等突出问题,协助职能部门完善政策措施。依托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工作机制,深化创建“青少年维权岗”、建设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等平安创建活动。建好用好各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广泛联系专业力量,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并有效跟进权益维护个案。

    据王锋介绍,目前,全国所有省级检察院、团委都签署了合作协议,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了有益举措,培育和发展了专门机构和人员。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青少年事务社工23.29万人;通过12355青少年服务台,联系近7000名法律、心理专家。今年,我们将继续与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加强合作,在全国80个地区推动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切实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