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新闻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面对死亡,跨越自我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新闻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安宁病房里的青年志愿者:
面对死亡,跨越自我

    北京海淀医院安宁病房的部分志愿者

    今年春节,志愿者为病人制作的中国结,都挂在病人的床头

    为了不同的目的他们来到这里

    世界卫生组织对安宁缓和医疗的定义,是“通过积极解除疼痛和其他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的困扰,来预防和缓解危重患者及其家属面对死亡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临床学科”。由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理疗师及心理师等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服务,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社会、灵性等方面的支持。

    在北京海淀医院,安宁病房成立4年来,逐渐建立了一个安宁志愿者团队。团队负责人张薇介绍,志愿者目前已经招募了6次,将近300人,有四五十人十分稳定,每期服务都能参加,这其中有接近一半的年轻人,都是90后、00后。

    高二时候,陈知遇在一本小说杂志上第一次看到“临终关怀”这个词,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工作?在长春上大学时,她就曾主动寻找能做志愿者的机会,“可能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结。”陈知遇说。

    念初三时,她最好的朋友跳楼自杀。“太突然了,那时候我年纪小,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父母当时也没意识到好友去世会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有什么影响。甚至直到她已经火化了,我都以为只是暂时联系不上她……这件事让我对死亡有了很深的恐惧,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我都听不得死亡这两个字。”

    2019年春天,陈知遇来北京工作。在正式入职的前一天,她先去了海淀医院,参加安宁志愿者的加入仪式,经过培训,终于实现心愿。

    张婧一今年刚满20岁,原本应该在美国一所大学念哲学,因为疫情,只能留在北京家中远程上网课。疫情让张婧一开始对医疗感兴趣,也看了一些关于临终关怀的书,正好看到海医安宁招募志愿者,决定加盟。从去年夏天开始,张婧一有了个固定日程,主要是给病人洗头、理发,陪他们聊天。

    在没有成为志愿者之前,王健男就已是一个对临终关怀情况的观察者。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社工系的博士研究生,从2018年8月开始,他专注研究这个课题,他去过北京的松堂医院、首钢医院和上海的社区医院。2018年11月,王健男在海淀医院成为一名有学科背景的志愿者。

    “医院在中关村,附近有很多大学、互联网公司,志愿者中的年轻人普遍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张薇说,“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对精神生活有很高的需求,想去探索生命的奥义、了解生命的内在,然后去支持自己未来的生命。”

    如何与病人“聊天”

    是最大的困难

    在海医安宁,志愿服务并没有长篇大论的“培训手册”,但每次在服务开始前,志愿者们都需要朗读“行为规范”。他们的服务规则包括,不要询问病情,这容易引起病人心情不好;不要聊太多自己的事,更多是倾听他人;不要承诺,比如说“下周再来陪您”,万一病人在这段时间离去,别让他临走时还惦记着你的承诺……

    张薇说,最重要的是志愿者要“放下自己对任何人的评价标准”,“进到那个房间,看到那个病人的一切,你就要以生命的需求为服务方向”。

    没开始服务之前,张婧一有点紧张,“那是个什么样的环境,会不会很凄凉?我到底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但真的走进了病房,她发现这里很平静,“培训老师说,如果在接触病人的时候感觉不舒服,随时可以退出”。

    最初,张婧一总是躲在资深志愿者身后,慢慢地,她开始主动自我介绍,用语言或肢体动作建立交流,“直到现在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在病房,不可避免地会谈到治疗方案等话题,张婧一说,最重要的是不用质疑或责备的口气去询问,而是用同理心去共情他们所处的环境,“更多的是倾听,很多时候他们愿意说,你就把话接下去”。

    陈知遇的第一次服务在2019年5月,那一天正好是母亲节,她要给病人洗头,虽然有过详细的培训,但真要上手了,她还是很紧张:“我的天呀!我能做好吗?”当然,洗头、理发这些具体事总是可以熟能生巧,跟病人“聊天”才是更大的困难。

    “2019年夏天,我接触过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老奶奶,阿尔兹海默症很严重,她以为现在还是抗战时期。”别的志愿者能拉着老奶奶的手说话,而陈知遇只会站在一旁,尴尬地笑着。

    一个病人爷爷彻底改变了她。那天,病房里有两位爷爷同时提出要理发,陈知遇和其他人先给右边的爷爷理,忙碌中,她忽然发现左边的爷爷伸出手一直指向她,说不了话,却一动不动地指着她,“我吓坏了,以为我说了什么惹他生气了”。

    老师蹲下来安抚了这位老人,才一点点猜出了他的意思——原来,老人想表达的是,他见过陈知遇,就让陈知遇给他理吧!“这件事让我好像冲破了一个封印!优质的志愿服务不在于你理发多么专业,而是给他们一种熟悉感、安全感,我实在没必要那么紧张。”

    两年过去了,如今陈知遇已是一名“资深”志愿者,简单的洗头理发不成问题。“作为志愿者,我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用自己感觉最舒服的状态,让病人更轻松。”陈知遇最喜欢做的事是向病床上的每一个病人微笑,尽管戴着口罩,但她知道,他们看到了自己弯弯的笑眼。

    遗憾是永远存在的

    和普通志愿者不同,王健男所在的服务团队由心理师和社工组成,参与医生和护士的临床工作。他们看上去主要是陪病人或者家属聊天,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发现病人在生命末期的具体诉求,比如家庭关系的处理、后事的安排。很多时候,病人无法主动开启这个话题,志愿者为他们架起一座沟通的桥。

    有一位老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意义,只会给子女带来负担。“我们通过社会工作的方法,让他和子女一起做了一本回顾人生的时光相册。时光相册有着多重意义:一方面是让老人回顾一生,看到生命的意义;另一方面,这本实体册子留给家属,老人离世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悲伤。”王健男介绍。

    王健男回忆,去年,病房来了一个病情发展特别快的病人,他有一种“命运对自己不公”的愤懑,对前来照顾的医生护士、志愿者恶语相向。“这让每个人都有挫败感,心里不好受。”王健男说,“他入院没多久就去世了,但去世前,他对我们说‘谢谢’。”

    一位只有三十多岁的女病人,孩子还小,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却被判了“死刑”。她和王健男聊得最多的还是孩子,妈妈要离开了,能为孩子做些什么?“一开始我们想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拍照片、录视频、写信……但后来她体力太差了,就没有再尝试。”王健男说,“太遗憾了,但遗憾永远存在。”

    “我知道自己

    要往哪个方向去”

    “其实父母和我,都会对安宁志愿者存有一点疑问,觉得会不会是一个充满创伤的服务工作?担心我没有足够强大的心态来目睹和面对死亡。但我去了之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创伤,有难受的时候,但更多是互相支持。”张婧一说,每次做完志愿服务,大家都会分享交流,甚至花一个小时来反思自己做的事。

    中学时代,张婧一身边就有很多同学对生死的话题感兴趣,“可能有青少年的存在主义危机,想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当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会死,亲人也会死,一度陷入恐惧,又不知如何解决,于是想从文学、哲学、宗教作品中寻找答案。“一代又一代文学家、哲学家都在试图打破恐惧,但答案仍然悲观——没有人可以永生。”

    成为安宁志愿者后,她换了一个角度面对死亡:如果人无法永生,那在死亡之前,有什么“最优活法”?我们能做什么?

    “我曾经以为做志愿者是帮助别人、助人为乐,但从在海医安宁参加培训的那天起,我觉得自己才是真正受益的那一个。”张婧一说,“作为学生,我们接触的大多是同龄人,对死亡的经历很少,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支撑我们的讨论。而现在志愿者们分享的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有一次,张婧一拉着朋友到海医安宁参加“死亡咖啡馆”的活动。这是一个没有议程、结论或导向的小组活动,参与者讨论有关死亡的一切。

    沟通,是张婧一从志愿服务中学到的最重要事项,“过去我总觉得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现在我发现通过某种沟通,大家可以慢慢相互了解。沟通让很多事情变得容易”。

    张薇说,对志愿者而言,最大的困难是他们在服务中可能会遭遇富有挑战性的生命状态,可能会“击中”自己某些过往的经历。所以每次服务结束,志愿者们都进行分享,疗愈曾经的创痛,让生命更有力量。

    “每个病人都是独特的,每个志愿者也是独特的。”张薇说,有些志愿者和父母关系也存在问题,但在这里,他服务了很多父母,也见到了很多儿女,当他对双方都有了解后,可能有助于他与父母和解——这是活生生的生命给予的教育。”

    王健男说,人和人的差异很大,临终前的愿望很难归纳,“但这些愿望往往是与人的关系相关的,人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都渴望与亲近的人在一起”。

    有位志愿者告诉王健男,自从参与这个工作,对死亡不再那么恐惧了,王健男也渐渐反思自己,开始定期给父母打电话,主动关心他们,“这就是当下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要等到什么时候”。

    陈知遇一开始并没有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做安宁志愿者,长期以来,她与父母存在沟通障碍,一年回不了几次家,隔阂越来越深。

    “身边的很多朋友虽然跟父母常联系,但很少有深度沟通,通电话只是说最近在忙什么,寥寥几句就结束,真正想表达的,却不知道怎么开口,然后积攒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心结。”陈知遇说,“如果我对和爸妈改善关系仍有期待,如果我还有机会能做点什么,就应该去做。”

    2020年的国庆连着中秋,陈知遇回家过了一个长假。她硬着头皮拉着爸妈出去喝了一顿酒,把多年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还告诉了爸妈,自己在做志愿者,爸妈表示了一定的理解和接纳。“对家庭关系的改善,可能是我在海医安宁获得的最大收益。”

    今年2月开始,她决定每隔三天,一定要和爸妈联系一次,看是否能改变什么,“其实你不是不爱爸妈,爸妈也不是不爱你,只是没对上频道”。

    去年,陈知遇的姥爷被诊断出肺癌,今年过年回家,她发现原本精神好、牙口也好的姥爷已经瘦脱了相。“我该怎么办?”陈知遇脑子里想起了自己做志愿者的那些事,心中有了答案,“多陪伴姥爷,哪怕和他一起看电视”。“做志愿者最大的收获是,当死亡真的来到我身边时,我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