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年检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一味“药”
加强无障碍建设,扶好“走得慢的人”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特别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年检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03月0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加强无障碍建设,扶好“走得慢的人”
上海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提交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议案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

    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群体,2.4亿60岁以上老年人,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多

    受困‘智能’,94岁的老人被抱到银行网点做人脸识别;没有电梯,‘悬空老人’长期无法下楼;盲道被占,无障碍设施‘铁将军’把门,残疾人出行有点‘闹心’……据统计,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群体,2.4亿60岁以上老年人,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多。

    在经过深入调研、充分酝酿之后,上海代表团首次以代表团名义提交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议案,呼吁以法律制度来保障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满足社会成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无障碍环境建设上海样本

    这次疫情防控,被视作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实战验证。代表们提到,无障碍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疫情防控举措效果、信息通达共享、日常生活保障都给予了有效助力,反之则暴露了基本公共服务因无障碍缺失出现的短板,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残疾人紧急避险疏散也需要无障碍环境建设,充分验证无障碍环境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

    在上海,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的探索一直在推进。2003年以来,上海陆续颁布实施了《上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上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导则》等一系列政府规章及规范标准。上海市区的人行道缘石坡道建设,政府机关及司法部门的办公建筑,市区级综合性医院,航空、火车、轮渡、汽车客运站与轨道交通站点,城市广场及公园绿地,室外公共厕所,文化、体育建筑等基本做到无障碍设施建设全覆盖。

    在信息交流无障碍方面,上海建成了无障碍电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上海地图”“上海交通”“上海残疾人”等网站平台和App向全社会发布,方便人们查询各类无障碍厕所、地铁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宾馆酒店等。上海还积极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探索社区无障碍建设工作路径,为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居家生活、参与社区生活提供便利。

    代表们表示,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从一个侧面彰显了我国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权保障成就。但对表对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目标,还有不足和差距: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工作相对滞后;存在无障碍设施不健全、被侵占的现象;无障碍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营造。

    强化无障碍法规政策落地

    代表们提到,无论是老生常谈的盲道被占,还是老年群体受制于家门口的一二级台阶。看似个例,恰恰说明对于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既有最后“一米”的困扰,也有转换场景时的“对接”缺失,还有技术更迭时的“覆盖”疏漏。这些仅靠现有法律法规的“零打碎敲”是无法全部解决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各管一摊难以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亟需形成系统完善的无障碍专门法律。

    2012年8月,国务院审议颁布实施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代表们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的政策做法需要进一步固化下来,信息化等前瞻性的、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要求应增加进来,但现行条例已不能充分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对无障碍环境的急迫需求,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可以进一步丰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强化无障碍法规政策的实施落地。

    “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也是展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权保障成就的重要内容,正当其时。”代表们表示,加强无障碍建设正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体现。

    2020年3月,中央部署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进一步加强无障碍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杭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也为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促进无障碍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展示我国人权保障成就,提供了重要契机。

    上海代表团建议,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列入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促使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早日出台,为促进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