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紫外线照射到身上有种火辣辣的感觉,沙子拍到身上还有点疼,置身腾格里沙漠中,每时每刻都要防止沙子进入眼睛、鼻子、嘴巴……对上海交大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智卓来说,连续五年的治沙之行后,沙漠的样子不再是一种想象,而是一种深刻的感受。 但也正是这种并不美好的感受,坚定了他每年到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治沙的想法,‘把沙漠治好,当地人会少很多这种痛苦的感受。’ 日前,刘智卓获评2020年‘最美大学生’,全国仅有10位大学生获此荣誉称号。在这背后,他有更多具体的身份,作为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研究生、绿格公益团队的负责人,刘智卓更多时候以‘环境人’自称,而在支教地云南洱源,‘95后’的他又是当地人口中靠谱的‘板扎’老师。 给沙漠的“夏日配方” 2016年,刘智卓带领9个大一的同学从上海出发,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又经过6小时的汽车颠簸,到达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大漠深处,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治沙之行。 民勤县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最后一片绿洲,被称为无边沙海一叶舟之地。第一年,刘智卓一行人没有住宿的地方,就睡在沙漠边缘乡亲家里的地板上,没有治沙工具,就挨家挨户去借。 初到民勤时,村民认为不过是来了9个小伙子,是来闹着玩的。但在之后的每个夏天,刘智卓都会准时出现在沙漠里,村民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过来,他们在沙漠里驻扎的时间也逐渐加长。 每天6点,所有志愿者起床,趁着天还不热出工。扎麦草格子、沙柳障,把花棒、梭梭等植物种子种到营养杯里育苗,再把植物移植到沙漠中,定期浇水……这是刘智卓熟悉的“夏日配方”。公益团队“绿格”的名字是他起的,“格”即是麦草方格,希望为沙漠增绿。 对于志愿者来说,招募面试时听说的困难变成每天的日常。除了治沙任务,队员们也要自己保障后勤。给大家做早饭的人,凌晨4点起床,而用农村的大锅做数十人的饭菜,不是一件易事。新鲜的蔬菜难得,队员们每隔三四天去沙漠外的镇子上买补给,买的基本是不易腐烂的食材,再加上一点新鲜的蔬菜。刘智卓记得,有一年快要出沙漠时,菜吃到最后一天,只有3个菜,红烧土豆、甜土豆泥、咸土豆泥。 出了沙漠,志愿者的皮肤也变了色。大漠中阳光炽热,比上海的更为猛烈。刘智卓回忆,他在2016年结束沙漠之行时,整个人黑了不少,但经过紧接着的军训后,他竟然变白了。 组织活动多年,刘智卓很清楚实践各个阶段的队员状态,有时需要转移队员注意力。在大家到达沙漠安顿下来的第一个晚上,有个固定环节“看星星”,纯粹的星空和漂亮的银河抬头可见,刘智卓听到队员们发出赞叹“震撼”“好看”“美”。他说,沙漠中的集体生活是难得的体验,这些会成为日后苦中作乐的独特记忆。 成为肉苁蓉“技术员” 刘智卓在沙漠中过了5个夏天,他从十个人的小队开始干起,逐渐创立绿格公益团队,志愿者发展到如今近800人,招募志愿者范围也从上海交大拓展到全国30多所高校。这些年来,他们共制作方格十万余个,固定黄沙两千余亩,造林三千余株。 一棵棵正成长的梭梭树见证,“直到风沙止步。”不是一句口号。 2018年暑假时,在临走前的晚上,借宿农户家的阿姨把刘智卓叫到里屋,拿出自家酿的葡萄酒,对他说,酿得不多,喝一杯尝尝。 “这样一个朴素的举动,是代表他们把我当成自己人了。”刘智卓说,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村民的看法有了转变,他们相信,这些学生是在为当地做事情。 一年年间,刘智卓对西北沙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他发现,当地的荒漠化和贫困是一对无法分开的孪生兄弟,贫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荒漠化,而贫穷又限制了当地治理荒漠化的能力。 在调研走访中,“肉苁蓉”进入他的视野。这是一种高经济附加值的寄生植物,成熟后可以作为药材出售,而肉苁蓉的寄主梭梭树,恰好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这让破解贫穷和荒漠化难题,有了希望。 刘智卓联系上海交大教授李晓波等业内专家,为当地送去肉苁蓉嫁接新技术,推动荒漠化生态扶贫“嫁接模式”。他还牵线搭桥,组织专家团队和民勤县政府开展精准扶贫座谈会,制作嫁接技术指导手册,打通咨询渠道。 经过努力,治沙扶贫的新模式初显成效,助力民勤当地形成了肉苁蓉七千多亩、锁阳一万多亩的种植规模。与团队合作的一家民勤集体企业,也因此还清欠款,恢复元气,还有更多农户看到经济价值所在,加入进来。 西部之行的亲身经历,让刘智卓认识到,技术对于脱贫、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他说,自己也许无法一直做团队的负责人,但“绿格”的一项项制度正在形成,将向更多学校推广,让更多人参与到治沙中。 在他看来,与政府和一些社会组织的治沙规模比,“绿格”的规模并不大,是学生身份让他们聚焦到更多社会目光,而这也是价值和使命所在。他希望通过团队一起努力,让更多人加入治沙行动中。 被称为“板扎老师” “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有能力,愿意为国家做贡献,青春就是无悔的。”在本科毕业时,刘智卓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扶贫先扶智,从上海奔赴云南洱源支教。 根据支教地的需求,他负责教授七个班的数学、生物等课程,服务期内共授612个课时。 这期间,他遇到一名濒临辍学的学生。因为家里母亲病重,经济困难,这名学生认为自己读书就是在浪费钱。刘智卓找到这名学生问道:“你现在回家务农了,等有一天,你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时,你的孩子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也要面临如此痛苦的选择?”听到学生回答“不是”后,他开始劝说学生,要继续读书,学好一技之长,才能改变命运。最终,学生回到了课堂。 这件事,让刘智卓收获了当地人的一声“板扎老师”。“板扎”一词,是洱源话,意思是“靠谱、能干”。这个称谓,既让刘智卓感动,也让他感到身上责任重大。此后,他和支教团的队友一同建立了“啟源未来”基金会,支持当地的教育。 说到日后的打算,刘智卓说,无论是在西部治沙,还是赴云南支教,他都看到“技术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当下最重要的事是夯实专业知识。 刘智卓在2015年9月进入上海交大,在入学新生第一课上,他听说了交大版“老人与海”的故事,即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孔海南数十年磨一剑,保护洱海的故事。由此,他选择了环境学院。 在大一的讲座上,他见到了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并认真记下老者讲述的话。刘智卓说,孔海南有一句金句“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不后悔。”这句话对他影响很大,可以说是成为了自己的人生指南。 “一个环境人从零基础到掌握很多技能、知识,再到把一片湖治理好,这是很长的过程,环境事业就是一项需要坚持和久久为功的事业,需要长时间甘愿坐冷板凳。”刘智卓说,这种精神令他敬佩和神往。 (据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