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社会创新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武汉志愿者的这一年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社会创新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01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武汉志愿者的这一年
开工困难、城市变迁、熟悉的生活一去不返

    左一为杨锦

    罗春芳的小店藏在一个小巷子里,十几平方的店铺外面竖着“楚怡艺剪”的彩色招牌,玻璃门上贴了“彩妆造型”的蓝色打印字。店铺的邻居已经全搬走了,邻里几家小店只剩“楚怡艺剪”还支棱着,其他都是紧锁的铁栅栏门。

    12月29日,离2020年的结束还有两天的日子,武汉下了雪。罗春芳拍了条抖音,视频里雪落在空无一人的巷子里,落在门口生了锈的电线杆子上。罗春芳写:“希望这场雪能把病毒带走!”

    至今,距离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现已经过了一年有余。从去年年初开始,有无数的民间志愿者曾经勇敢地做过一些好事,鲜少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当疫情逐渐平息以后,他们也在往自己的普通生活里撤退——但熟悉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5月18日之后,不再有医务人员需要罗春芳去义剪了。

    4月8日武汉“解封”以来,援汉医疗团依次撤离,社区、街道一点点活了起来,理发店一个个开了门。于是罗春芳为时三个月的疫情义剪生涯在金银滩医院就此结束,她不再需要早起晚归,一天都捂在防护服里,给几十个医务人员剪头发。

    义剪主要是为了能让医务人员在安全、方便、卫生的情况下工作,花样并不太多。但偶尔也会有医务人员主动提要求。

    在4月,志愿工作快结束的时候,罗春芳有次给内蒙古援汉医疗团队剪头发。轮到一个小伙子,问罗春芳能不能给他在头上刻一个“武汉加油”。罗春芳要了只黑笔,在男医生脑袋顶上写下“武汉加油”四个大字,然后用剃刀一点一点刻下来。刻完,医生就顶着这几个字回家了。

    武汉,就是这样在各方参与下一点一点好起来的。“其实做了大概两三个月志愿工作以来,就觉得好像‘解封’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罗春芳所在志愿团队“理疫之帮”发起人之一大龙说。

    在疫情中做志愿,对罗春芳来说是“一辈子都值得回味的事情”。疫情之前,“志愿”对年近五十的罗春芳来说还是个陌生的词。疫情之后,罗春芳把给医务人员剪头发的照片一股脑儿发到朋友圈里。

    “我自己欣赏。虽然没挣钱,但我做了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且经过这件事之后,我觉得我以后还是要出去”。

    疫情期间,大龙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都期望把志愿服务坚持做下去。武汉未“解封”时,就常有人问发起人大龙,能不能等疫情结束以后,继续去养老院、孤儿院或者山区里给别人免费理发。然而,武汉“解封”后,福利院、养老院等地方仍然处于封闭状态,义剪活动还不能按期举办。

    但公益并不局限于这些地方。大龙在疫情期间结识的朋友中,有很多组建了自己的志愿团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开办公益项目。

    大龙自己就是其中一个。12月,他辞去了水利部的本职工作,开始专心做公益项目。同月5日,大龙主办成立了江岸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协会中任副会长一职,先后做了垃圾分类宣传和公益托管的项目,把后疫情时代的志愿工作也做得风起云涌。

    但大龙和这些志愿朋友难有一聚。志愿结束之后,“理疫之帮”的群里已经很少人再说话。武汉市美业协会给理发师们做了一次表彰,但与会之人寥寥。

    大龙解释说,因为疫情对经济冲击比较大,“所以他们可能现在还没有组织这种聚会,大家都在忙,忙着赚钱”。

    即便武汉解封已经半年之久,钱,仍然是志愿者们的一个痛点。

    [2]

    5月中旬,罗春芳回到自己的楚怡艺剪里,竖起了四个多月没拿出店的招牌。

    但一直到6月,店铺都处于一个开门不开张的状态。

    6月以后,一星期中也总有三四天是不开张的状态,没有人来剪头。楚怡艺剪开了25年,从前最差每天也会赚一两百块;如今,有时一天也等不来一个客人。

    “我开了这么多年的店子,没有说生意极好,但也从来没说开不了张的,并且还是经常的开不了张。”罗春芳操着一口武汉普通话说,把“从来”和“经常”拉得很长。

    因为是巷子里的小店,楚怡艺剪主要是靠老顾客拉上来客流量。武汉成为疫情集中暴发地之后,从前外地的老顾客搬离了武汉,罗春芳一下失去了大半客源。

    “我今年叫混过去了。”罗春芳说,她所在的美发群里,很多理发的小店倒闭了,从前的理发师们在群里发些卖东西的广告,转行做了微商。

    “解封”后,楚怡艺剪的邻里也搬空了大半。“我们这条街是属于那种武汉市中心的市场,有很多外地的租户,‘解封’以后他们都搬走了,现在每条街房子都空很多,都没有人。”

    对于罗春芳这样的小商户来说,疫情的影响,在这一年里从来没有走远过。生活看上去是回归了轨道,但有些变化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就像这座城市身上一些难愈的伤口。

    除了早晚高峰,地铁公交上只有几个人,“要是往常的话,地铁都是满的”。爱打牌的人连牌都不打,喜酒也很少办;罗春芳外甥女的婚礼和孩子百天宴都没有办酒,“原来‘十一’酒店都爆满,现在很多武汉酒店都倒闭了,我们武汉人对疫情是真的很怕”。

    一边是人走楼空,一边是闭门不出。罗春芳说,有一个疫情前来剪过一次头发的婆婆,到9月才又上门剪头发,从前是短发的婆婆来剪头时头发已经长得很长。

    交通部发布的2020年11月中心城市客运量显示,武汉市11月市内交通运输量同比减少了39.7%。“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同为志愿者的陈辉如是说。

    陈辉所在公司原本是做蔬菜无人售卖机、蔬菜运送等生意的,疫情之后许多小餐馆倒闭了,原来赊的账都要不回来,一下子亏了三四十万元。

    “其实我们也可以走法律程序的,但总经理的意思是,他们也很困难,公司亏了就亏了,我们从头再来。”

    从复工到现在,陈辉所在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原本的蔬菜运送因为疫情等因素无法继续营业,他们只能开拓新的业务和市场,但员工工资还要继续发、房租还要继续交,一笔账算下来,公司总共亏损了一两百万元,把总经理养老的钱也亏掉了。

    “今年一年过得艰难,各个方面都很艰难。我们企业真的在垂死挣扎。”陈辉公司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找到华农和农科院的科学家团队,分别谈下了新品种茄子树和高产量生姜种植两个项目,准备2021年底再收回成本。

    志愿行为当然不图回报,但是作为普通人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和每一个武汉人一样遭受创伤。“每个武汉人应该都受到了冲击。”大龙说,他辞职之前,工资已经降了30%以上。“房价下跌,物价上涨,写字楼的空置率也相对比较高,停业的、破产的,不在少数。”

    不过,有些志愿者也觉得自己收获了“社会的回报”。

    疫情车队志愿者杨锦在复工伊始,被合伙人卷走了公司所有的货款,只得一个人顶下来公司的所有债务。债务漏洞实在很大,但很多朋友借钱给他,公司就此照常运转下去,到2020年年底,基本达到了收支平衡的状态。

    “所以整体说,还是你在回报社会,社会也会回报你吧。”杨锦说。

    [3]

    去年的腊月二十八,大龙还在从黄冈赶回武汉的路上。第二天是武汉“封城”的日子,整条高速上只有大龙这一辆车往回开,到了武汉收费站,轿车乌泱乌泱往城外跑。

    “封城”当天,整个武汉就是一个空城,几乎看不到一辆车。“‘封城’那会很突然,很硬,街上空荡荡的,行人也不多,印象很深刻。”

    陈辉原本也订了腊月二十九回襄阳老家的火车票,因为“封城”没能回去。没过几天,大年初二、初三开始,她就加入了志愿车队,开始了运输的统筹工作。

    对她来说,鼠年的开头并不很安稳,“一天到晚就在外面跑,但还算挺有意义一件事”。有回陈辉和丈夫给十几家医院送自热米饭,从武汉最东头跑到最西头,跨过了武汉三镇,没有休息的时间。那会陈辉丈夫刚做完脑梗的手术没3个月,跑单的时候陈辉看见丈夫脸憋得通红,吓得她让丈夫赶紧喝药,喝完药再跑。

    解封大半年之后再看那时候做志愿的照片,陈辉还会掉眼泪。她用“英雄”“大爱”和“胜利”来描述自己的2020年。“钟南山院士不是说,武汉市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嘛,真是这样的。”

    虽然还在亏损状态,公司在疫情之后也给养老院捐了两次物资。她信,只要咬牙挺过2021年,2022年公司就应该运转正常了。

    罗春芳丈夫病退多年,儿子没有工作,原来靠理发店养活家,现在理发店没有客人,她开始打些零工。

    她帮人刷过墙,去同行店里给人打过工,也摆摊理过发。零工不挣钱,好歹可以贴补家用,交交理发店的房租。

    3月,她给肿瘤医院义剪时免费做了一次体检,结果出来肺部有小结节影,可能存在良性肿瘤。因为暂时缺钱,她一直没去复查,“我怕检查结果不好,又要花钱住院,所以一直拖着没去”。

    罗春芳想,过了2020年,她的经济状况应该会好很多。“明年到了三四月份还是会有人来武汉做事的,因为武汉‘解封’之后已经是最安全的城市了。”她计划着,到那个时候,她再去复查。

    对于还在创业期的杨锦来说,2021年也许在经济状况上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因为2020年也都走过来了,我相信2021年也不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转眼又到鼠年的腊月。今年,大龙和陈辉都选择留在武汉过年;罗春芳拿出来了去年买了没机会穿的两件新棉袄,一件绿色一件白色,准备新年穿。

    “我希望新年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不光是我的生意,而是所有人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罗春芳说,“我一看到街上,到处没人、门面关着,我的心就凉凉的。我还是喜欢以前的武汉。”

    (据“Epoch故事小馆”,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