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新闻
   第15版:新闻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南京国际志愿者默默在奉献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新闻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12月0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南京国际志愿者默默在奉献

    紫金草志愿者姜哈娜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向韩国参观者做讲解(李姝璇/摄)

    12月5日,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冬日暖阳照耀着大地,也温暖了人们的心底。

    来自巴基斯坦的李卡正在云南参加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会,他是南京外籍志愿者团队FCTA的创始人,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留学生。会后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忙着和团队小伙伴们沟通本月为残疾儿童举办冬季运动会的准备情况。

    在南京,像李卡这样的外籍志愿者已有近千人,他们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肤色和年龄,却因有共同的追求——爱心和奉献,走到了一起。

    外籍志愿者在南京服务,南京志愿者也在走出国门。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南京志愿者们离开家人,去世界各地传递来自中国的温暖和关爱。

    跨越国界的大爱,不仅促进文化交流,丰富了南京的志愿活动,更擦亮了南京“志愿之城”的底色。 

    他们,

    为南京奉献爱心

    今年疫情期间,李卡不小心“火”了一把。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举办了一场网络研讨会,讲述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驳斥海外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抗疫的虚假新闻,并给家乡人民介绍了他眼中高质高效的中国防疫经验。研讨会吸引了全世界上万名网友的关注。

    在线下,李卡还带着FCTA志愿者们前往疫情防控点支援,协助社区完成体温测量、人员登记、翻译等工作。

    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欧莱德正是FCTA的一名志愿者,他住在栖霞区马群街道蛇盘社区。疫情期间,社区里不少居民都能看到这个小伙子身穿红色马甲,站在寒风中给进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有居民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也要求加入防疫志愿者队伍。“外国友人都能伸出援手,我们本地居民更应该挺身而出。”一位年轻人在社区申请当防疫志愿者时如是说。

    为何会成立这样一个外籍志愿者团队?李卡说,因为他来南京6年,早已把南京看成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并认为自己就是“家”中一分子。

    我能为“家”做点什么?2016年,李卡成立了FCTA,旨在帮助一些身处困境或需要帮助的儿童。

    如今,李卡的外籍志愿者团队已发展到拥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志愿者,并已开展了80多个项目,包括慈善义卖、为残疾儿童开展流动儿童英语课等。

    在南京,还有不少外籍志愿者加入基层志愿者队伍。来自非洲的THOKOZANI GLAFA是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留学生,也是鼓楼区慈悲社的一名志愿者,在社区引导下,她参与了“慈心慰老”服务项目,走访空巢独居老人,给老人送去百家粥,还与他们谈心交流。来自泰国的南京大学研究生吴俏是鼓楼区青岛路国际社区的志愿者之一。课余时间,她会去幼儿园教孩子们英语,还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南京的市民很友好,我也很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吴俏说。

    在南京的国际社区里,外籍志愿者并不少见。鼓楼区青岛路社区书记谢蕾告诉记者,像吴俏这样的外籍志愿者,她们社区有数十名,每年都会有数百批次外籍志愿者参加社区的各类活动,如展示各国美食和文化、参与垃圾分类宣传等。

    他们,

    从南京发声向世界呼唤和平

    “你们好,我是姜哈娜,我是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的一名志愿者,在我身后这些人像,她们都是历史的受害者……”

    95后的姜哈娜是一名韩国姑娘,在南京大学念研究生。与李卡等留学生不同,她的主要志愿服务工作就是向韩国游客讲述抗日战争期间“慰安妇”的悲惨遭遇,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珍惜和平。

    每次接到讲解任务,姜哈娜都特别认真。她总是提前一天到陈列馆,自己先参观一遍,酝酿情绪,第二天再接待观众。迄今为止,她已接待了10批次韩国团队,接待观众300余人。

    一次,一位韩国教师在陈列馆听姜哈娜介绍时,潸然泪下。能“让观众记住这里的一张照片、一个名字、一个词,哪怕记住一个数字,都让我觉得所做的事有意义。”姜哈娜说。

    纳米比亚的史瓦家在东南大学念研究生,今年刚刚加入紫金草国际志愿者队伍,成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一名外籍讲解员。

    史瓦家喜欢拍视频,不久前她将自己培训时的视频和感悟,发在了纳米比亚一社交平台上,一天之内“涨粉”5000多人。“很多人看了视频后说,没有想到战争是如此残酷。”史瓦家说,这更让她感到了自己这份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紫金草”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联合推出的志愿服务项目,第一位外籍注册者叫黑田薰。2008年7月,70岁的她来到南京,带着一份对历史的责任感,主动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向日本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

    12年来,来自23个国家的220多名外籍志愿者穿上了代表紫金草的紫色工作服,他们就像一粒粒和平的种子,传播着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传递着和平的声音。

    历史从未被遗忘,对和平的渴望也一直扎根于人们心里。身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有不少与战争相关的遗迹。去年,19岁的奥地利小伙莱纳斯来到南京,成为拉贝旧居的一名志愿者。在那里,他不仅为一批又一批外国游客讲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拉贝等国际友人保护中国居民的事迹,还会帮忙将中文的史料翻译成德语或英语,让更多人能了解这段历史。

    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负责人杨善友告诉记者,欧洲参观者来到拉贝旧居参观时,听到德语、英语讲解,感受会更加真切。2008年,南京大学与奥地利相关机构签署长期志愿服务协议,每年招募1至2名奥地利籍志愿者以和平使者身份来馆从事半年或1年驻馆志愿服务,如今已有12位奥地利志愿者来馆从事讲解、翻译等志愿服务。

    他们,

    代表南京志愿者走向世界

    20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到“上善若水”。与人为善、有爱无碍,这种对善的推崇和向往,一直铭刻在中华儿女血脉里。

    志愿服务正是对“善”的一种诠释。近年来,中国的志愿者秉着善心,逐渐走向世界。

    烛光虽弱,寒夜中也散发温暖。

    2015年4月25日,一场发生在尼泊尔的8.1级地震让不少人仍记忆犹新。就在地震发生后不久,一支来自中国的民间救援组织——蓝天救援队就飞赴震区加德满都,开始人道主义救助。这也是蓝天救援队第四次开展境外救援活动。

    一名参加救援的南京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回忆道,整个行动持续了大半个月,每一天他们都在废墟里搜寻生命体征。参加尼泊尔救援的76支国际救援队一共挖掘到180具遗体,中国蓝天救援队就挖掘并处理遗体24具,其中19具是独立完成。

    在加德满都,队员们还参加医疗救助巡诊2320人次,累计发放药品60余种340余盒;在巴德岗设立了两台大型净水设备,为灾区6000余名居民提供了健康的饮用水源……

    “蓝天救援队是非营利性组织,每名队员往返加德满都的近万元机票是自己出的,连药品和设备都是大家自费购买的。”这名南京志愿者透露。而让蓝天志愿者们坚持下去的信念之一就是:在国际上创立属于中国的民族公益品牌。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

    多年来,类似温暖的故事一直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中流淌,这股暖流打破国界的藩篱、打破种族的界限,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时刻滋养着南京这片土地;同时,也有股股暖流从南京流出,将中国的志愿服务精神带往世界每一个角落。

    爱心和奉献就这样在流动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据《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