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超八成受访者不了解慈善法
让慈善事业促进措施落实到位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慈善法实施情况调查:
超八成受访者不了解慈善法

    近日,为更好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实施情况,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受全国人大有关机构委托,就慈善法中与公众关系密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项调查在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平台展开,调查从2020年8月9日19时40开始,至2020年8月19日22时截止。共回收有效样本5039个。

    调查显示,87.0%的受访者表示,曾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赠过现金或实物。62.0%的受访者参加过不同类型的慈善服务活动。受访者对于慈善法的知晓程度还有待提升,83.0%的受访者表示对慈善法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

    87.0%受访者曾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赠过现金或实物

    10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慈善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慈善法的实施促进了公众慈善意识普及。

    在本次调查中,87.0%的受访者表示,曾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赠过现金或实物。

    62.0%的受访者参加过不同类型的慈善服务活动。其中,6.0%的受访者经常参加公益慈善组织召集的志愿服务活动,25.2%的受访者偶尔参加,30.8%的受访者虽未参加过公益慈善组织召集的志愿服务活动,但参加过单位或者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名来自湖南的90后留言,自己在大学期间参与了公益组织的活动,非常认同做慈善是一件好事。

    虽然公众的慈善意识在提高,但公众对慈善法的认知和了解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调查显示,65.3%的受访者不知道慈善法,83.0%的受访者表示对慈善法不太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交互分析发现,00后受访者知道慈善法的比例更高,博士受访者了解慈善法的比例更高。

    一名来自江苏的70后留言,自己虽然知道有慈善法这部法律,但并不太了解内容,觉得目前法律宣传还不够到位。

    “感觉没有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做宣传。”一名来自天津的90后觉得慈善法的普及宣传还不够,她希望可以多利用互联网渠道,让大家以更简单的方式参与其中。

    “慈善法的知晓度不高,可能与这部法律和普通大众日常生活联系没那么紧密有关。”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章高荣认为,提高慈善法的普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对于相关专业从业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来实现。对于公众来说,可以结合一些特殊时点来进行普法宣传。“如果一个普通人只是偶尔捐个款,可能不太会特别关注这部法律。如果可以提升慈善行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增强与个人生活的相关性,那么随着慈善组织的发展,公众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慈善中,他们对慈善法的了解也会增强”。

    如何应对互联网衍生的慈善新挑战?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表示,慈善法对以网络为平台和媒介进行的募捐、捐赠和宣传进行了规范,主要是将网络与广播、电视、报刊、电信并列作为一种信息传输渠道,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支付场所和生活场景,对新问题的规范不足。

    2016年以来民政部先后两批遴选指定共2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为慈善组织提供募捐信息发布服务。网络筹款已成为公开募捐的主要途径。有慈善组织反映,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对慈善项目的执行成本、管理费用等要求比法律法规更加严格,限制了募捐渠道;个别互联网平台收取委托费用且比例过高,影响了实际筹款效果。

    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为公众参与慈善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渠道,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挑战。在调查中,不少受访者留言提及了互联网慈善的相关问题。

    一名来自江苏的90后留言,她觉得虽然互联网提高了慈善的效率,但如果信息透明度降低,则会影响慈善的公信力。

    一名来自河北省的90后感觉,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捐款,存在着去向不明的问题。

    山西省一名90后建议,完善慈善法对互联网公益慈善事业的指导作用。

    一名来自广东的90后希望,可以对互联网的公益项目有更加严格的审核、事后跟进和反馈机制。

    目前互联网平台上的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不在慈善法规制范围,但是互联网平台个人求助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的评价。

    对此,章高荣表示,可以通过互联网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个人募款行为,本身不属于慈善法定义的内容。但现在网络平台上个人募款非常普遍”。他认为,慈善组织可以将个人求助纳入到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从而规范个人网络求助,同时也可以引导公众,通过慈善组织完成个人求助。“对于慈善组织来说,需要对求助信息进行审核,同时整个流程也要符合慈善法的规范。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个人求助更为规范,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公众在参与时也可以减少对信息失真、善款使用去处等方面的顾虑”。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