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新闻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善识计划:慈善通识教育让公益实践与认知统一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新闻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09月0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善识计划:慈善通识教育让公益实践与认知统一

    ■ 本报记者 张明敏

    将100元成功捐赠给一家抗疫社会组织后,梁同学莫名地兴奋,觉得这是自己在疫情期间做出的一个最正确的选择。这位来自中央民族大学201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自己捐赠行为的期间,历经了需求分析、服务方案、行为记录、跟进捐赠等一系列环节——这让他有些出乎意外,一个捐赠行为的背后竟有着如此高的‘学问’。

    去年9月,由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敦和基金会’)与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敦和基金会资助的公益项目‘善识计划’正式启动,这个旨在支持国内高校教师开设公益慈善方向公共选修课,以普及青年一代大学生对公益慈善理解和认知的公益项目,让梁同学拿起了专业的‘工具’学着来丈量慈善的维度。

    让公益实践与认知相统一

    2006年,李健开始在高校任教,长期的教学生涯让他体会出高校教育中的百态。

    “功利化、精英化倾向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这种导向让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社会责任,试图让所有人都去挤这座独木桥这种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倾向。”他说。

    由此,李健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通过“全人教育”(即以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教学目标的教育更好的树人),推行公益慈善通识教育。

    李健表示,教育不是工业产品,应注重人个性的多元和差异,而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首先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08年,被称作公益慈善元年。从彼时开始,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但慈善实务界发展与公众认知并没有齐头并进。

    慈善行业做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事件,但行业从业者和社会公众获得的慈善认知却极不对称,行业发展与公众认知两者存在结构性矛盾,并且愈发显现。罗一笑捐款事件、慈善法禁止个人募捐的探讨、公益圈失真爆料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公益慈善领域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过多地被负面新闻所引导。

    此时,敦和基金会正在关注慈善文化和高校慈善教育,经过评估对“善识计划”的理念和方向表示认同,几轮协商后,与公益慈善学园达成了资助合作。

    “通过‘善识计划’,我们期望社会公众形成对公益慈善的科学认知,选择受众密集且容易接受的大学生为突破口,或许是个好的切入点。”李健表示。

    项目推行中的“三重”挑战

    基金会的资助项目与高校教师个人开设的课程合作,在国内尚无先例可循。

    “善识计划”由敦和基金会提供支持,公益慈善学园负责执行,高校教师个人开设课程。发布教师招募公告后,教师自行申报教学课程,计划择优选择资助教师,支持教师个人在校开始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校际选修课程。

    这种合作方式在推行中也遇到不少挑战。

    由于采用高校教师自主申报方式,每位教师均可申报自己认为可教授的公益慈善课程,名称自拟,导致不同名称的课程大量涌现,这对于后续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教育互补并无好处。

    “选修课一般都是教师自拟课程名称,50位教师申请就可能会出现50门不同名称的课程,不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推广。”李健说,“这是项目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从敞开申报到规范运行有着必经之路,教师们多名称的课程申报,经挑选,部分重点课程规范开发,其他课程探索开发。

    经专家研讨,一个“3+X”的资助模式呼之欲出。

    李健对在“善识计划”前就已开设课程并有意愿继续教学的教师进行调研汇总,总结出3门核心课程——“慈善文化与慈善伦理”“社会创新与公益创业”“社会与公益”。教师们若选择核心课程教授,“善识计划”将提供课程资料包进行支持,而自行申报的课程也继续被尊重采纳。

    二重挑战则来源于对教师的经费支持。项目希望教师们来申报,但开设课程经费标准成为推行中的难点。

    “定向邀请还是公开征集?我们也在设想,在课程补助之外,还能否有其他的支持方式?比如如何实现教研相长,更好地激发教师们参与的热情?”李健说。

    几番探讨后,最终将公益慈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资助金额设定为每学期5000元,课程作为选修课,每年开设一个学期。另外,申报教师在写作教学心得、发表论文、邀请实践导师来校授课时,都将获得额外支持。

    好项目从孕育到出生再到长大,最终让公众了解,传播和推广不可或缺。但正是这必要的一步,也让“善识计划”面临着第三重挑战。

    学校规章制度规范着高校教师的授课行为,教务处通常对教师开课有着一整套流程规范。但公益慈善项目要按项目管理的方式来操作,就涉及考察、监测、评估等一整套流程,这不可避免地与高校自身的课程管理产生了冲突。

    经过评估,“善识计划”项目组达成一致,支持授课教师,过程中不干涉教师授课,并组建了由国内资深公益慈善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专家委员会,为教师们提供授课资料包等。

    慈善教育呼唤专业性

    稍早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因“并校”停止招生,引发了是否应该将慈善教育列入高校专业教育的热烈讨论。而从国内慈善教育看,慈善专业还处于不断摸索之中,开设专业教育的高校并不多。

    截至目前,在本科教育阶段,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山东工商学院公益慈善事业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益立方”公益学院等高等院校,分别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专业优势,在现有教学制度和体制下,多元化地进行着公益慈善专业教育办学的尝试。

    一些基金会也通过各自方式支持慈善专业教育的发展。

    2015年,敦和基金会推出“菡萏计划”,旨在推动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资助有意愿或已经开展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进行探索。首年申报该计划的高校及社会机构共38所,最终9所入选。目前,尽管“公益慈善”专业在教育部的“名单”上还未明确体现,但众多高校以“在专业中设立学习/研究方向”的特有方式打开了探索道路,这其中的专业教育背景以“社会学/社会工作”居多,其次为“公共管理、商科”等。

    据记者了解,高校对于申请“菡萏计划”第二期的热情有增无减,意向数量已超出一期。“当然,公益慈善专业教育相较于社会工作这些专业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公益慈善事业的大力发展,在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之后,出现‘非营利管理’专业也是学科细分发展的必然趋势。”李健说。

    李健觉得,现阶段本科慈善专业教育可作为一种教学创新尝试,面对发展中的挑战,应该肯定其积极面,对这种探索应持包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