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国际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维持民食:
近代广州的“平粜”善举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国际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07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维持民食:
近代广州的“平粜”善举

    平粜南厂海幢寺

    1937年广州龙津路平粜场面

    平粜总公所设在爱育善堂

    ■ 陈晓平

    中国自古自然灾害多发,一旦灾区食粮短缺,粮价飞涨,则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历朝历代都有积谷备荒、储粮救灾的“仓政”,即在各州县设立粮仓,粮价低时收购入储,遇到灾荒时开仓救济。然而“日久弊生”,由于管理者营私舞弊,仓谷经常缺额,等到饥荒之年却无足够的粮食储备。平粜则是中国民间行之有效的传统救灾措施之一,即当某地发生灾荒时,本地绅商筹集资金从外地购办粮食,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向民众出售,达到平抑物价、救助贫民、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平粜作为一种民间慈善救灾方式,在近代广东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晚清至民国,每遇灾害,商人和慈善机构即合力从国内及泰国、越南等地购粮运至广州,低价售给民众,既平抑了粮价,又使受灾民众免于饥饿,可谓功德无量!

    仓政瓦解

    民间平粜初露锋芒

    清朝咸丰年间,因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广东洪兵起义,常平仓、惠济仓等仓谷被征用为军粮,仓政随之瓦解。至晚清,广东地区灾害频繁,以新商人为主力的平粜善举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利用轮船从江南米市、泰国、越南等地购买粮食,迅速调运到广州,用最快速度降低本省粮价,效果甚佳。与此同时,新商人也广泛捐助家乡设立义仓,在丰收年份积极收储,弥补了政府仓储之不足。

    1890年,广东香山商人刘绍宗之子刘学询捐出1万银元,在香山县附城设立义仓,受到清政府的表彰。1885年珠三角发生大规模水灾,受灾面积极广,灾民嗷嗷待哺。旅居上海、宁波的香山商人梁金池,将700多石赈米通过禅臣洋行轮船自费运至广州爱育善堂。

    善商合力

    开办平粜总公所

    1906年-1907年,广东水旱灾害交替出现。此时,广州民间慈善已经发育成熟,形成了以“九大善堂”为首的数十个慈善团体,并与广州商界、香港东华医院形成了长期的救灾协作关系,沉着应对,取得了显著成绩。

    1907年,西江、北江同时暴涨,“基围崩决,米价翔贵,贫民粒食维艰”,饥民人数达到百万之众。为免贫苦民众出现断炊之虞,九大善堂联合总商会、七十二行商人、香港东华医院,开办平粜总公所,名为“省港善堂商会行商平粜总公所”。这一年,广东全省均告缺粮,广西为防止本地米价上涨也禁止粮食运往广东,长江流域失收,芜湖米市供应紧张。这一次,广州平粜活动能取得成功,主要是借助华侨力量,从越南落实了货源。

    平粜总公所设于广州城西爱育善堂内,一成立就紧急总动员九大善堂、总商会认缴垫款,其中爱育善堂、广仁善堂各垫付2万元,另由广济医院拨回1902年-1903年平粜基金4万余元,崇正善堂拨回平粜基金约3万元,合计近10万元。香港东华医院则独立筹款10余万元,再加上部分官府拨款、各银号借垫款等,最后共筹得善款近40万元。平粜总公所将此款汇往香港,由公源行负责携款往越南购米运回,再由驻港代表冯平山、梁蔚庭全权负责转运至广州。

    赈米抵达后,总公所即在广州南关大码头、西关彩虹桥、黄沙连庆桥、河南(今海珠区)海幢寺设立4个棚厂(分销点),在清查贫户、造册给票基础上,在全城进行普惠式平粜。此次大规模慈善活动,合计受益贫民共35.9万余口,“一时饥民得食,存活甚众,足称莫大之功德矣”。

    晚清至民国

    平粜善举成传统

    1910年,全国多个省份出现粮荒,由于官府处置不当,湖南长沙酿成著名的“抢米风潮”。广东一些地方,上年遭受水患,当年春夏亢旱,引致米价上涨,东莞甚至出现了群众抢米现象。平粜总公所面对紧急形势,及时拨出积存平粜基金,并向自治研究会、广东慈善会、各商行募集资金,禀请政府给以一定资助,得以开办大规模平粜活动。

    此次平粜,香港商界、慈善界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东华医院主席、东莞籍商人刘铸伯,在短时间内就筹集到20多万元用作平粜资金。慈善界充分利用了香港华商与南洋的密切业务联系,请港商阮荔村出面负责总调度,联合越南8大米绞(机器碾米厂)落实供应,保证米粮源源不断运到广州。

    与1907年的做法相似,平粜总公所仍然设立4个分销点(棚厂),由各慈善团体派出工作人员组织实施。具体实施办法为:一、按所属地段,由善团义务员协同监察人员,按街巷清查贫户名册,每男女大丁口(成年人)发给米票一张,每两个小丁口(未成年人)发给米票一张;每月每票可购米8次,每次按定量以低价售给。二、各分销点所属地方,按人口划分地段,甲地段一四七(逢初一、初四、初七等日期,其余类推),乙地段二五八,丙地段三六九,轮流发售,避免发生拥挤踩踏,控制好人流。三、除平粜总公所工作人员外,另请自治研究会、广东省慈善会派员参与,互相监督。东厂由广仁善堂、广济医院、总商会、润身社负责,西厂由方便医院、明善堂负责,黄沙厂由崇正善堂、述善堂主持,南厂由爱育善堂、惠行善院、仁济医院负责。各棚厂实施细则,由各善堂协商制订,总公所核定。四、各厂米粮,随时由总公所拨给,每日售米所得银两,即日汇解总公所妥收,以便汇总公布。五、总公所、各分厂办事人员,如发现有玩忽职守、营私舞弊情形,随时处置,并向保荐人追索损失。此次平粜,慈善界鼎力合作,措施得力,秩序井然,很快就消除了居民的恐慌,到农历九月份宣布结束。

    广州慈善界的平粜善举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1919年广东再次发生灾荒,与此同时日本也因粮食短缺发生“米骚动”,到安徽芜湖米市抢购粮食。粤港商人面对日本的激烈竞争,迅速组织“广东粮食救济总会”,由香港慈善家刘铸伯拍电报给北洋政府总统,并请交通系首领梁士诒(广东三水人)出面协调,获得安徽省政府大力协助,遂从芜湖紧急抢运大批大米及时应市,解了燃眉之急。

    平粜

    民间的慈善智慧

    平粜是十分适合近代珠江三角洲的一种济贫救急方式。晚清以来,这个地区慈善机构发育充分,与香港慈善界、海外华侨保持极为密切的联系,金融机构发达,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购米资金。平粜与接受赈米救济不同,贫民只是以“平价”(低价)购买到粮食,并非接受无偿赠与,既解决了食物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他们的尊严。而且开展平粜的慈善机构最终还能收回一些成本,所付出的是运费、搬运费、少量杂费以及人力,所获款项可作为基金存入银行生息,在下次发生灾荒时拿出来应急。此外,越南、泰国传统上都是稻米出口国,大量华侨在这两个国家从事稻米买卖、米谷加工业务,形成可靠的进货渠道。

    粮价是物价指数中的基础性成分,粮价高涨一定会牵动其他商品价格上涨。通过平粜平抑粮价,能迅速把物价上涨的势头压下去,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的高招。平粜既是扶贫济困的良好方式,也是调节物价、维护社会稳定的高明举措,其中蕴含的智慧,至今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据《善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