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李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伊始,全国的中小学开学被按下“暂停键”。全国2.65亿中小学、1600万名老师集体“上线”,通过互联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为响应疫情期间全国中小学校师生的教与学需求,最大程度帮助各地学生“停课不停学”,1月26日,好未来教育集团设立1亿元抗击疫情专项基金,其中2000万元直接捐赠给武汉市慈善总会。 另外8000万元用于教育专项,主要包括:为湖北全省和全国其他疫区中小学免费提供直播平台和技术支持;为湖北全省和全国其他疫区线下培训机构提供线上直播授课解决方案;为湖北全省和全国其他疫区不能正常开学的学生推出校内同步免费直播课。 五个月过去了,这笔1亿元的抗击疫情专项基金落实得如何?好未来口中价值8000万元的教育专项具体做了什么,是否真的价值8000万元?互联网时代,这种虚拟资产捐赠的价值究竟该如何计算?好未来设立抗击疫情专项基金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公益与商业逻辑?《公益时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好未来表示已全部落实 2020年春节,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多地相继发布延迟开学的通知。 为全力以赴配合支持各地教育部门部署‘停课不停学’工作。好未来教育集团紧急设立1亿元抗击疫情专项资金,一方面积极助力疫情愈发严重的武汉地区,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帮助湖北及全国疫情地区的孩子们“停课不停学”。 据好未来相关负责人介绍,2000万元现金已于1月26日中午直接捐赠给武汉市慈善总会,用于采购医疗物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的健康。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在收到这笔捐赠后,当即设定专户,并已经依法依规、统一规划的使用。另外8000万元教育专项基金截至目前已全部履行承诺。 好未来相关负责人告诉《公益时报》记者,这8000万元教育专项基金具体落实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为中小学免费提供直播平台和技术支持。 好未来智慧教育已在全国595所学校免费完成在线直播教学系统部署及教学培训服务,服务老师3万余人,覆盖学生46万人。 与此同时,好未来集团也非常关注疫情中被学业繁重、压力较大所挑战的高中。智慧教育等板块专门为山东、河南、福建、重庆、四川、湖北等24个省份共超过170所高中提供了高中教学公益驰援免费课程,并引进好未来的课程和答疑服务。 第二,为全国各地线下培训机构提供线上直播授课解决方案。 4月前,全国所有教培机构都可以免费使用好未来直播云的线上教学系统。同时好未来开放平台的合作伙伴还可以享受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运营陪护等免费支持。目前已帮助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0个地级行政区、4万多机构和学校的14万名老师,覆盖超过千万级学员人数、累计在线授课数千万小时。 第三,为不能正常开学的中小学学生提供校内同步免费直播课。 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网校向全国用户提供免费直播课,从周一到周五与校内时间同步,课程涵盖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全部学科。免费直播课自推出以来,每天观看直播课的学生超过6000万人次,从北部的新疆到南部的海南岛,从中部的河南到西部的云贵,覆盖全国各地。 为了让不同区域的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好未来教育集团旗下学而思培优联合学而思网校为每个地区学生免费提供专属本地化课程,截至目前学而思培优本地化的“抗疫免费课”已经覆盖全国各分校数百万学生。 “疫情若不止,好未来的公益驰援行动就不会停。”好未来相关负责人说。 虚拟资产公允价值应如何计算? 好未来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1亿元抗击疫情专项基金已经全部履行承诺。 这就意味着,除去2000万元的直接捐赠,另外所提供的直播课程、直播云平台、技术支持、线上直播授课解决方案等产品及服务就价值为8000万元。 那么,这8000万元是如何计算得出的呢? 好未来相关负责人告诉《公益时报》记者,这8000万元是根据人员、物资的投入成本以及市场销售价格等综合评估得出。 那么好未来单方面的计算究竟是否合理?有没有一套公允的计算标准呢? 如果这些虚拟资产是捐赠给了社会组织,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民非制度》)的规定,是有计算方法的。财政部刚刚发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更是把电商平台等因素纳入其中。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第一,可以按照市场价格来确认公允价值。市场价格一般是指取得资产当日捐赠方自产物资的出厂价、捐赠方所销售物资的销售价、政府指导价、知名大型电商平台同类或者类似商品价格等。 这其中,将“知名大型电商平台同类或者类似商品价格”作为确定市场价格的一种方式,是《解释》首次提出的。 根据这一规定,类似如果好未来的这种虚拟资产捐赠就可以比照类似的教育类APP或者教育类的互联网产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就能够判断其是否合理。 第二,如果跟其它教育类电商平台或教育类互联网企业的产品不好类比的话,按照《解释》规定,可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估价。那么,第三方机构如何进行估价? 深圳市君合信财税服务机构总裁胡绵鹏告诉《公益时报》记者,专业评估机构通常以捐赠人开发相关知识产权的支出为基准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存在,按照《民非制度》规定,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的劳务捐赠是不予确认的,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在胡绵鹏看来,从法律法规对捐赠的定义来看,无偿提供服务不能认定为捐赠。企业因无偿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支出应作为企业费用列支。 第三,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通过以上方法还无法确定公允价值怎么办呢?《解释》规定,应当设置辅助账,单独登记所取得资产的名称、数量、来源、用途等情况,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留待以后能够计量的时候再予以确认。 目前好未来是通过自主执行的方式,将直播课程、直播云平台、技术支持等免费给学校、培训机构去用。那么,如果将这些捐赠给慈善组织,应该如何操作?如何评估这部分价值呢? 胡绵鹏告诉《公益时报》记者,互联网公司如果将相关免费在线课程、直播云平台、技术支持等知识产权捐赠(办理产权变更登记)给慈善组织,由慈善组织设计公益项目无偿向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学生提供授课,可以对相关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后,按照评估价值确认捐赠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互联网公司将知识产权捐赠给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司将不得再使用相关的知识产权,慈善组织在使用相关知识产权开展公益活动时,可以适当展示该课程捐赠人,但应当消除课件中与捐赠人相关的标识、商标等信息。”胡绵鹏强调。 公益背后的商业考量 实际上,由于好未来的8000万元专项基金并没有通过慈善组织或县级以上政府部门进行捐赠,并不能获得捐赠票据,也就不存在受捐方确认价值的问题,也享受不了税收优惠。那么,好未来为什么仍然选择这样做呢?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出于公益性与市场性的双重考量。 不同于其他行业,教育行业一直以来都具有双重属性——“公益性”和“市场性”。也因此,教育企业除了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外,还承载着教育的公益职能,即对公立教育体系的有益且重要补充。 疫情期间,好未来选择设立亿元抗击疫情专项基金的行为,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机构负责人看来,是公益先行打响口碑的有效尝试。“整体来看,好未来的策略是公益先行打响口碑,快速反应转型线上,推出原时段、原老师、原内容的线上课程来保证用户体验,减免线下用户流失,这其实是应对疫情危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机构负责人表示,好未来选择此时整合自身资源,为全国学生提供免费课程,助力“停课不停学”,此举既是公益,也在于抓住几乎是零成本获客的窗口期,推广旗下业务,在市场的急剧扩张中站稳脚跟。 这样做的并不仅仅是好未来。1月27日,新东方集团宣布,向全国中小学生免费提供100万份新东方在线春季班直播课程,并免费赠送英文分级阅读读书卡,学生可在新东方分级阅读APP“东方小书童”中阅读2000多册原版英文分级读物。 推出一些面向疫区的免费在线课程几乎成了互联网教育、培训企业共同的选择。 对于教育机构这样的捐课行为,有业内人士认为,教育类企业做慈善是真,但能够取得公益和商业的双赢也是真。 “的确,免费赠课既能拉新又能在特殊的窗口期培养用户习惯,因此各个线上机构反而很乐于这种‘赔本买卖’。这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低成本获客的好机会,我们不做就会被同行抢走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机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