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你好,小山!你好,小水!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特别报道

第09版
特别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06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发布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和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越来越多、参与范围越来越广。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为“”。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近日在北京举行世界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评选出2020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彰显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行动者们的努力和坚持。

    公众参与,共建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公众参与,公众有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启动2020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系列活动。为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经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产生了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NGO基金”项目,是评选出的十佳公众参与案例之一。2019年6月,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美团外卖青山计划,共同发起这一项目,专项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在项目资助下,来自北京、浙江、内蒙古、新疆等16个省(区、市)的16个环保社会组织,在短短4个月内,推动地方137家设施单位开放,共组织开展设施开放活动306次,参观人数达到2.6万多人。

    公众参与离不开志愿者的服务与带动。2018年6月,重庆市文明委启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截至今年3月,“市级总队+区县分队+若干志愿服务组织”的队伍体系全面建立,建立分队1000余支,累计招募注册志愿者21万名,开展活动3.2万余场次,志愿者服务时长近50万小时,成为广大市民参与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

    为推动形成公众参与环保宣传教育的内生机制,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设立环保宣传教育公益示范项目,通过广泛征集、共同策划、联合实施、小额资助等一整套规范办法,为各地生态环境宣教部门创新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这一项目以“小资金”撬动“大资源”,动员全社会开展环保宣传,成功孵化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的环保宣传精品活动。

    此外,十佳公众参与案例还包括创建“龙江生态小卫士”、劲草嘉年华、北京市生态环境文化周、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不留白色污染”主题宣传活动、“绿满港城”行动、蒙泰依们和她们的黑肥皂。

    身体力行,共护美丽家园

    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持之以恒地守护着珍稀动植物,守护着我们的美丽家园。

    有人专注生态环境保护,长期坚持做好一件事。

    自从1998年加入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郭耕就不停地对麋鹿这一我国特有、世界珍稀的动物进行保护和研究。他在全国各地宣讲和科普,帮助大家了解麋鹿。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南海子麋鹿苑,郭耕设计了一系列动物保护教育设施,让参观的人们直观认识到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75岁的马献民老人,17年来每天坚持在沙漠边缘义务植树造林。如今,他种植的1900多亩梭梭林已长得郁郁葱葱,如哨兵般挡住风沙的蔓延。

    有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保护生态持续努力。

    在辽宁盘锦,1997年就加入黑嘴鸥保护协会的董礼是小学科学教师,他不仅自己多次参加爱鸟护鸟活动,还积极带领学生到黑嘴鸥繁殖基地南小河捡拾垃圾,教学生救助受伤鸟儿,组织放飞活动。他成立的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护飞队,从2014年的8人发展到如今的500多人,并获得辽宁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称号。

    为保护目前全球种群数量仅约1000峰的野生双峰驼,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王新艾5年里13次冒着酷热和严寒穿越罗布泊,用镜头记录野骆驼的生存状况。她成立了新疆野骆驼保护协会,带领志愿者们四处奔走、宣传科普,虽然艰苦劳累,但从未后悔。

    有人克服种种困难,不懈追寻心中的绿色梦想。

    80多岁高龄的王惠远是河北北戴河的退休美术教师。他自费筹建公益性浅海生态环境区,建设适宜鱼类洄游产卵的人工礁场。他克服重重困难,拿出全家积蓄,动员亲朋好友,不断研究改善水下自然环境的方法。如今,在北戴河金山嘴海域,王惠远的五大礁区面积已达300亩。周边渔民受到带动,也纷纷投礁入海,发展浅海养殖,令老人倍感欣慰。

    安徽合肥义城街道的十五里河、塘西河和南淝河,一直面临夏季蓝藻暴发、水环境污染等难题。2007年4月,“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队长姜清泉看到街道发布招募义务打捞员的号召后,第一个报名参加。在短短40多天内,义务打捞队就清理了近万吨河道垃圾,河流水质明显好转。13年来,这支以退休人员为主、平均年龄55岁的打捞队人数日渐壮大。每年4月到10月的打捞高峰期,他们平均每天能打捞10吨垃圾和蓝藻。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好了,来河边踏青的游客也增多了。

    造福百姓,共享绿色生活

    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中,许多人不仅活跃于山河湖海之间,还为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切实帮助。

    近年来,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北京市民栗阳成立了北京耕耘公益服务中心,建立一支由100余人组成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承担着多个镇街5万余户居民家庭的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工作。服务中心还特别针对社区独居老人和残疾人等不方便下楼扔垃圾的人群,提供上门取垃圾、为老人扫地等服务,惠及70余户家庭。

    在上海,作为金山区绿行者环境志愿服务队的“小巷环保带头人”,陈海明创新工作方式,把绿色生活理念带进社区百姓家。他长期驻守在社区垃圾投放点,细心指导居民如何正确分类;带领居民利用家中蔬菜果皮制作环保酵素,解决堆肥导致空气恶臭难闻的问题;向居民宣传私家车微水洗车方法,带动居民节约用水。

    志愿者帮助百姓改善生活环境,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的项目经理马鸿丽的帮助下,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的6个村,实施了“绿色母牛银行”项目,在推动养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农户种植苜蓿及薪炭林。这不仅能为养殖提供饲草,还能增加植被覆盖面积。

    美丽中国,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建设;绿水青山,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维护。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让绿色理念薪火相传,让美丽家园生生不息。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