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抗击疫情时,他们没想过国别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特别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05月2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抗击疫情时,他们没想过国别

    LEAP团队的志愿者们将物资打包完毕

    LEAP团队的志愿者在打包物资

    听见中国医生的哭腔,或看见美国医生穿露出颈部的隔离衣,孟远都一样难过。几个月来,这位生活在旧金山的华人志愿者一直忙着,把医疗物资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与她一起行动的是LEAP——一个致力于搭建生命科学交流平台的公益组织,由华人创办。旧金山生活着至少70万华人,除夕,LEAP开始发起募捐,采购美国的医疗物资送到湖北。

    参与行动的志愿者中有个年轻人,他写下能实时抓取商品库存数量的计算机程序,紧盯着购物平台,一旦数字大于零,自动下单购买,攒够了,就将物资寄往湖北的医院。

    一个半月后,电话那头的语调平静了许多:“现在已经不太缺了。”

    当疫情正在中国受到有效控制时,美国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开始快速上涨。LEAP团队的执行负责人肖语发现,她家附近的超市药店酒精脱销,店里的员工确诊,朋友出门佩戴口罩和手套还是被感染,有的进医院后直接住进ICU。

    在医疗物资方面,中国的产能回升,美国的库存告急——医院病例多、物资少,不少人一只口罩戴好几天。LEAP决定从中国采买医疗物资,运往美国医院。

    供应商来自中国各地——广东、江苏、四川、河南、上海等。曾有志愿者托朋友的父母去验货,两位老人开了1个多小时车,赶到郑州城郊的工厂。

    他们不懂医学,分不清 N95、KN95口罩型号的区别,但能一一核对所有货物细节,敲定货源。

    【1】

    除夕,林励手机里的微信消息刷屏了。很多信息显示,新冠疫情暴发,武汉急缺医疗物资。

    林励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在旧金山湾区做律师,认识不少生物医疗领域的客户。一年前,他为联通学术界和工业界,方便科研成果产业化,发起了LEAP组织。

    LEAP组织的固定成员和志愿者,大部分是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高校学生和校友,还有谷歌等企业的员工。

    “有没有可能在讨论之余做些更具体的事儿?”看到武汉的情况后,林励在LEAP工作群里发问。

    几百条消息后,这个团队敲定思路:发起募捐,用筹款采集多批医疗物资,送到湖北。“紧要关头一线缺的不是钱,而是大批量符合应用标准的物资。”林励表示。

    以往,他们每月举办几次线下活动,请生物医疗领域的杰出者分享经验,不少志愿者都联络过国内外的医务人员。一个多个小时后,LEAP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正式开启抗疫募捐通道。

    一份订单从二三十箱起步,陆续进入租来的仓库。20多名志愿者协助分配、包装、加固,给箱子贴上接收医院的地址。

    孟远本来不是LEAP团队的成员。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毕业后,她在谷歌公司任职,和身边的华人一样,听闻中国疫情暴发,“就想要站出来”。在朋友圈看到LEAP团队的募捐行动后,她扫二维码加入捐赠群,此后成了行动的主力。

    一周后,第一批物资启程。半个月后,“一切开始收紧了”。

    肖语记得,百余家供应商,三分之一明确表示“没货了”。“有的上周还说货充足,这周就说完全没了。”据她了解,一些防护服品牌工厂在中国,中国停工,美国库存卖完了,货就断了。“之后,也有中国工厂停止出口,直接供应国内医院的情况出现。”

    货源吃紧,物资价格上涨。有一批防护服,一周之内从12美元/件涨到150美元/件。

    1月31日,美国宣布对中国旅行限制。2月1日起,往返中国的航班大幅减少,多条线路停航,中国的航空公司也基本取消相关航线。“往湖北捐物资,最难的就是国际段运输。”肖语说。

    那时,只有一趟航班从旧金山飞北京,还要从洛杉矶中转。肖语回忆,他们之前有一批物资搭乘当时唯一的南航客机,从旧金山飞抵广州,几天后,这班飞机取消了。

    一些机构公开表示能提供国际运力,但肖语联系后发现,真正可行的极少。

    海外物资抵达中国后,还要几经周折才可能进入湖北医院。LEAP通过志愿者和几家物流公司的“绿色通道”,将物资发至湖北一线。但他们也遭遇过梗阻:第一批医疗物资抵达广州后,LEAP联系宜昌的志愿者,驾驶当地受赠医院的救护车去广州取货,再开车往湖北好几个地方运送,前往武汉、黄冈时,由于当地的交通管制,曾被挡在高速公路收费站。

    几乎每周,LEAP团队都会在公众号发布最新进展、募捐记录、采购情况、物资具体流向信息等。3月11日,他们向中国寄出了最后一批医疗物资,这时,“名单”上需要物资的医院只剩下6家。

    在一个半月里,LEAP累计募捐超过20万美元,向武汉中心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肺科医院、黄冈中心医院等40多家医院,捐赠了11万余件医疗防护物资,包括防护服、护目镜、隔离面罩等。

    【2】

    3月17日,美国开始执行“禁足令”,多个州颁布“居家令”,更多的公司暂停打卡和办公,学校宣布停课。

    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订菜上门,肖语回忆,配菜送达周期从当日变成隔日,再到一周、两周,甚至需要设置凌晨的闹钟爬起来“抢菜”。

    之后,旧金山湾区各县开始强制执行在某些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命令,有超市里的工作人员,攥着扩音器重复提醒,“要佩戴口罩”“保持6英尺社交距离”。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有了专门购物时段,卖场限流,店员在门口用消毒纸巾擦拭购物车,购物者不可以使用自带的购物袋。

    LEAP团队决定再次行动。账上还结余2万美元,仓库里剩下1000多个防护面罩、400多件护目镜,捐给了斯坦福大学医院。

    当时,全球多个国家已禁止医疗物资出口:韩国要求使用实名限购;德国禁止一切医疗物资对外出口;俄罗斯宣布出口限制将持续到6月1日……从中国采买口罩运送到美国,似乎是唯一可行的通道。

    当时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中美医疗物资认定标准不同。要保证物资能用,就要把中文资料译成英文,和供应商、医院联络人沟通,让医院出具免责声明书。参与行动的志愿者翻遍了每一份检测报告,全程联络供应商,发货前各角度拍照,配上视频,“万无一失”才通知发货。

    这些物资会被寄往志愿者家中,由他们重新分类、打包,再送至医院。大部分物流是通过快递公司,也有志愿者自己开车配送。

    曾有一位志愿者,开车在北加州湾区沿着高速到不同城市“收了一路货”,因为团队成员住得分散,他挨个上门,一箱箱地拉上物资。

    【3】

    与“上半场”截然不同,这一轮物资采购要走商贸进出口程序:厂家发货后,在中国口岸报关,进美国清关。最新的要求是,经过海关的每个包裹要接受统一检查。因此,积压的物品越来越多,有时候要等好几天才能搭上飞机。

    政策变化也不可控。有位志愿者记得,几乎每三五天,医疗物资运送需要办理的手续就会发生明显变化,最快的一次,政策隔天就变了。

    3月17日,美国CDC公布了“优化N95呼吸器供应的策略:危机/替代策略”,批准其他国家与N95同级别的口罩可以在美国替代使用,名单包含中国的4个口罩型号:KN100、KP100、KN95、KP95。

    仅仅11天后,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就更新了Non-NIOSH批准口罩的紧急使用许可EUA。这份材料中,没有KN95、KP100、KN100和KP95这些中国制造的口罩。

    中国出口的标准也在更新。3月31日晚,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药监局发布公告,自4月1日起,要求出口的相关医疗物资,必须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相关资质,符合进口国(地区)质量标准要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成了海关验放的新标准。

    随着疫情在美国蔓延,4月3日,FDA表示中国多家企业获得紧急使用授权,并公布了名单。但5月7日,FDA在其官网声明,其紧急使用授权名单已取消60余家对中国制造商在美国销售N95口罩的许可,目前仅剩14家中国制造商持有当地防疫口罩销售授权,理由是——部分制造商生产的口罩无法针对新冠病毒提供足够防护。

    从疫情在中国暴发至今,国际航班已经越减越少。LEAP筹措的物资,一般作三五天准备工作才能出仓,再花几天排队搭上飞机。

    由于募捐到的金额不能完全负担物资采购与物流成本,这支团队曾经历过几次“赤字”,这些时候,志愿者们会自掏腰包补齐款项。

    美国没有春节假期,志愿者都是兼职工作。肖语下班后联络货源,谈妥时,常常已是美国时间半夜两三点。她会一鼓作气地走完付款流程,担心睡起来再办,国内的人就要睡了,发货就会延迟。

    孟远牢牢记着一些受助医务人员的“反馈”。有人举着LEAP团队的标志拍下照片,有人专门做了签名卡,硕大的白板上签满医生姓名。还有医生告诉她,写下这些时,自己刚刚结束连续10余小时的一线工作,手还是抖的。

    纽约某医院的重症科室发来视频。孟远看到,画面里的医生,穿着露脖子的隔离衣,还有人戴着滑雪镜。她看了好几遍,眼泪一直淌。

    熟悉的美国医务人员问她“中国医院如何抗疫”,她就给对方讲中国的防疫经验,结合报道和文献,介绍所有口罩的型号分类和每种防护服的具体功效。

    她是通过朋友圈转发听说LEAP,她在朋友圈转发信息又让更多人加入这场行动。有人开玩笑说:“志愿者里好大一部分人就是‘孟远和她的朋友’”。

    如今的募款页面,除了团队标志里跟“friendship”“support”“protect”(友谊、支援、守护)等一起出现的“Chinese”字眼,他们没过分强调过“华人”标签。在他们看来,“这场抗疫不分国别,不分种族”。

    截至5月10日,LEAP已筹集17.7万美元善款,17.4万美元用于采购、运输等开销,他们共采购和捐赠个人防护物资86929件,抵达77家医院,还有近万件防护物资在路上。

    肖语有家人生活在武汉,有几位就是医务人员。家人早已结束一线抗疫工作一段日子了,可远在大洋彼岸,她还没有“撤离”。(据《中国青年报》,孟远、肖语、林励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