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年检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清末广州慈善机构抗疫简史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年检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04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清末广州慈善机构抗疫简史

    兼善堂巡船

    广州翻印的《鼠疫汇编》

    方便医院收尸现场

    ■ 陈晓平

    清末,省港地区先后于1894年、1900年暴发大规模鼠疫,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当时政府的行政力量薄弱、财政资源有限,民间慈善机构挺身而出,肩负起抗疫重任:配制派发丸药、广泛印行抗疫药方、设立隔离棚厂收治病人、组织消毒,达到一定的抗疫效果。广州爱育善堂更是打破畛域之分,促成地方政府改变禁令,大规模接纳香港病人回省就医,展示出“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精神。广州方便医院也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民间慈善主力。

    挺身抗疫,厥功甚伟

    清末流行于岭南地区的腺鼠疫,自云南边境地区暴发后,沿着商路经北海传播到香港、广州,再传染至省内城镇乡村。这与当时城市化加速、轮船航运兴起、人口流动规模扩大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典型的鼠疫症状,是在腹沟、腋下等处出现肿块,伴有发烧、昏迷等症状,若本身健康状况不佳未及时救治,两三天内即会身亡。

    1879-1890年间,广州及其附近已有疑似鼠疫病例出现,但大规模的暴发则是在1894年。1月16日,广州博济医院女医生赖玛西前往王将军府邸为其儿媳诊病,发现其腹沟有肿块,此为广州城内经西医确诊的第一例,随后这个妇女经过治疗痊愈,但其他市民却没有这么幸运。

    从3月1日开始,陆续有报纸报道出现疫情。4月中下旬,大南路附近的南胜里出现了大批感染者,疫情随即向周边扩散,商业繁盛的西关成为重灾区。到6月份,广州已有4万余人死于鼠疫,高峰期每天有四五百人死亡。据估计,这一年因鼠疫致死者约有7万人,以广州总人口100万计算,这个比例十分惊人。

    但两广总督李瀚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竟绝口不提疫情,同时也没有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地方官员无所作为,广州民间慈善人士及慈善团体则挺身而出,捐资舍药,设立救助场所救治民众。

    省港鼠疫第二次大暴发,实际跨了1899、1900、1901三个年头。在两次鼠疫高峰期,民间慈善机构挺身而出,弥补了政府行政能力的不足,治愈不少染病者,收埋病死者以避免二次传染,厥功甚伟。

    鼠疫从云南沿着广西、粤西向东传播,粤西地区较早受到影响。廉江县名医罗汝兰根据吴宣崇手稿《治鼠疫法》,结合经典医术和本人临床经验,写成《鼠疫汇编》一书,为我国第一部治疗鼠疫的专著,颇具效验。各善堂、书局迅速将该书翻印并派发给市民,使其知悉预防、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广州爱育善堂在该书基础上,汇集专家意见,迅速刊行《急救鼠疫传染良方》。除搭建棚厂隔离治疗病人外,各善堂还组织人力物力对一些病例多发地进行了消毒处理。

    民间善堂,应时而生

    在万众一心抗击鼠疫过程中,原有慈善机构焕发活力,也催生了大批新的慈善机构。

    省躬草堂诞生于1894年,专为应对鼠疫而创办,位于番禺县署西面(今越秀区德政北路393号)。面对汹涌而来的时疫,番禺县署师爷潘宝善联合文士、商人,以神仙“广成子”名义发布药方,制作药茶、丸药、丹水、丹酒,免费派送或低价出售给市民。草堂也提供“神符”供给市民用以“辟邪”,还请神仙“出巡清疫”,这是传统社会应对瘟疫的举措,从科学角度看,可以看成是一种“安慰剂”,用来抚慰大众,平息惊慌情绪。

    省躬草堂弟子名中医劳守慎,对防治鼠疫素有研究,1903年出版《恶核良方释疑》一书,综合广东各医学名家的鼠疫治疗方案,提出独到见解。省躬草堂在广州服务市民数十年,1933年在香港大埔设立分堂,1953年广州总堂停止活动,大埔省躬草堂接续了广州慈善传统。

    鼠疫在1894年来袭时,广州西关绅士刘学询以兼善堂名义捐资在黄沙江边设立“施医养病所”,搭盖棚厂收治病人。他选择这个地点费了不少心思,一是当时还属于偏僻地带,人烟稀少,便于隔离;二是靠近珠江,病人可以用船送达。入住病人凡家境贫寒者,医药费全免;若不幸病亡,由兼善堂代为殓葬,以杜绝二次传染。搭盖棚厂集中收治的方式也起到隔离病人、避免传播的作用。同时,兼善堂每天公布痊愈、病故、施棺明细人数,管理颇为完善。从6月1日至7月2日一个月内,收容就医男女共1050名,痊愈者301名,病故棺葬者596名,留医者153名。到7月下旬,兼善堂已收治数千人。

    润身社原是一家文人结社,成立于1869年。1884年鼠疫流行时,病人多无钱医治,东关汛一带死亡枕籍。原籍广州的澳门商人曹雨亭捐资购置大屋作为堂址,提供给润身社向百姓施医赠药。该社应民众所求,扩大征集会员,改组为“润身善社”,聘请医生驻堂坐诊。润身善社从此声名鹊起,到1906年跻身广州“九大善堂”行列。

    方便医院,至今行医

    广州方便医院,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1894年为治疗鼠疫而创办。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这家医疗机构垂爱人间,救治无数伤患,体现了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

    广州原有城北方便所,位于三眼井(今应元路北面),既为市民提供简易治疗,也收殓一些无主尸体。1894年鼠疫大流行时,绅士吴玉阶等发起成立城西方便所,收留疫症病人,但经费拮据,只能勉力维持。1900年,第二波鼠疫高峰来临,著名慈善家陈惠普见这家机构缺乏经费,遂召集广济医院、爱育善堂、崇正善堂等同仁开会,决定由全市七十二行商人实施持续捐助,为城西方便所兴建房舍一百多间。1901年,改称城西方便医院,后将城北方便所并入,改名为广州方便医院。

    广州方便医院“一闻灾即赴救,不避艰险,不计日夜,不论远近,不避时疫,亲理患者,亲济灾民”。医院规定董事(高层负责人)必须站在第一线执行最危险的任务,以此激励医务人员不避艰险、奋勇救人。方便医院慈悲为怀,免除病人就医费用,殓葬病死者;同时还担负起收治港澳回穗病人的重任。据统计,两次鼠疫高峰时期,方便医院收治病人达到万人以上。

    为应对十分凶险的疫情,1901年方便医院聘请名医梁龙章坐镇。梁龙章从1894年开始就深入研究用中药治疗鼠疫的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成《辨证求真》一书,被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沈敦和誉为“专治鼠疫之无上宝筏”。

    广州方便医院以其出色表现,获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并获大量捐款,到民国时期成为广州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1953年,方便医院与市立医院合并为广州市人民医院,次年改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穗港情深,中医治疫

    1894年省港鼠疫大暴发后,香港于5月10日被宣布为“疫埠”(疫区),广东省当局随之发布禁令,不准香港病人越境到广东治疗。广州爱育善堂与香港东华医院联系后,即向省级官员建议取消禁令,获得同意。爱育善堂与港方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1.东华医院要将病人送往省城,须得本人同意;2.准备前往广州的病人,要有医生许可;3.准备离开的病人要向警察备案;4.载运病人到广州的船只,须将病人坐卧之处妥善遮盖,准备好食物、药物才能开行。随后,东华医院分批将香港病人送到广州由方便医院收治。

    香港病人急于回到广州治疗,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时的西医尚缺乏鼠疫有效疗法,但中医验方确有一定的治愈率,医生认为传统医药可治愈约五分之一的鼠疫病人;二是香港政府规定,疫症病人身后必须进行尸体解剖,这是当时的人们所无法接受的。

    博济医院院长嘉约翰承认,当时西医学面对鼠疫束手无策:“这个疾病可怕的死亡率无法让任何一种医疗方法显示它的优越性。而本土医生常宣称他们的疗法与欧洲医生的疗法同样有效,甚至更有效。”女医生赖玛西注意到,本土医生有时会医好鼠疫病人,一个鼠疫女病人服了熊胆的药物后痊愈;她也注意到,本地医生认为传统医药可治愈约五分之一的鼠疫病人。广州居民在面对这场大疫灾时,对本土医药更具信心,这也是鼠疫高峰期大批香港居民涌回广州的原因之一。

    流行病的发生不只是生物学、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清末鼠疫暴发后,各界均有一定程度的反省,政府也认识到自身局限,更多地依靠民间慈善机构来具体实施抗疫工作。瘟疫一方面造成了惨痛的后果;另一方面则让民间社会得到发育、成长和锻炼,有能力应付下一次的灾难。每一次瘟疫流行,都是总结经验教训、促进社会进步的机会,不能让鲜活的生命白白牺牲。

    (据《善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