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
   第13版:新闻
   第14版:益言堂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艾利雅:为儿童提供更多选择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益言堂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20年04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母亲的抉择”行政总裁
艾利雅:为儿童提供更多选择

    艾利雅夫妇与自己的五个孩子

    义工与孩子们

    艾利雅获颁爱心奖

    ■ 本报记者 于俊如

    “30多年过去了,我们看到了一代人的变化。‘母亲的抉择’之前帮助过的孩子,有的回来做桥梁之家的家长,有的回到幼儿之家做全职义工。帮助过的意外怀孕少女,也有的回来成为全职员工。”第14届爱心奖获奖者,香港土生土长的的美裔“善二代”艾利雅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循环。”

    此时的艾利雅,刚刚迎来自己的第6个孩子,这与她母亲成立“母亲的抉择”的时候有些相似,都是6个孩子的母亲。

    身为家里的老大,艾利雅从小就开始做义工,可是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全职。直到2012年的一天下午,身为律师的艾利雅在咖啡馆的报纸上,读到了“母亲的抉择”招聘行政总裁的消息。用艾利雅的话来说,当时的感觉很难形容,就是“啊哈!有一点心动,又更像是一种召唤”。

    那时候的艾利雅,相信家庭的力量很大。在她看来,当你有个家庭能让你知道你其实很强大的时候,你的人生是很有希望的。

    就这样,艾利雅成为了“母亲的抉择”的行政总裁。她为机构引进了义工管理系统,并在2014年推出名为“桥梁计划”的创新试验项目。这是一种新的寄养模式,为0-3岁的脆弱儿童提供短期的临时寄养服务。该项目的第一批计划3年间,就为70多名儿童提供了服务。

    在艾利雅看来,最大的困难是改变人的想法。她认为,人们把家庭的范围圈小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大家的孩子。“桥梁计划,就是想把这个圈画大一点,这样才能把这些孩子当成家人来照顾,进而这个城市才会真正地改变。”

    “母亲的抉择”的成立,源于1986年香港《南华早报》刊出的一系列报道——一些年轻女性意外怀孕,前往深圳非法诊所做堕胎手术,平均年龄是14岁。

    出于自己该做点什么的心理,艾利雅的父母和朋友决定帮助这些少女。但是从服务第一位少女开始,他们就发现,除了需要照顾意外怀孕少女,她们的孩子也需要照顾。

    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因为他们发现,在这些怀孕的少女中,很多已经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意外怀孕少女,就是说意外怀孕少女的母亲,甚至祖母,当年也是意外怀孕少女。

    于是,“母亲的抉择”致力为等待家庭团聚或收养的孩子提供关爱和养育服务,同时支援他们的亲生父母重回正轨,并且通过性通识教育工作坊等做预防性教育。

    2012年艾利雅成为母亲的抉择的行政总裁后发现,机构幼儿之家的地方太有限,只能同时为32个正常发展的婴儿(婴儿组)和12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特殊儿童组)提供照顾。有一个孩子进来,别的孩子就少了一次机会。那些没能接纳的小孩怎么办?他们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此,艾利雅找了很多公司做调查研究,发现在香港,有4000多个孩子是住在机构中。这些机构有寄养家庭、儿童住宿机构等,每天都是满档的。另外,每天还有400~600个孩子在等待进入。而这些在等待中的儿童大部分年龄在0~3岁之间。他们都生活在不安全的情况下或在紧急安置中(包括在医院接受有限的护理)。

    调查显示,90%的孩子想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与家人团聚,但事实上,只有一半的人能真正回家。另外一半,到18岁后就不能继续留在机构了。即使那些能回到家的,也通常要等待9年乃至12年。整个成长过程几乎都在这些机构里,未能尝到原生家庭的爱和安全,这对于小孩子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和情感,都有很大的影响。

    据艾利雅介绍,这些在机构之下长大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特别容易加入黑社会,或是辍学、吸毒、犯罪等,女生特别容易成为意外怀孕少女。如果没人帮助她们,她们的孩子可能最终又回到这个机构。

    新的寄养模式

    ——桥梁计划

    儿童在这些机构生活的时间越长,能离开的机会就越少。艾利雅说:“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让这些孩子更快地被领养,或者更快地回到家。”

    2014年,艾利雅推出了一项名为桥梁计划的创新试验项目,尝试解决以上的问题。桥梁计划是一种新的寄养模式,为0-3岁的脆弱儿童提供短期的义务临时寄养服务。(桥梁家庭的家长不领取政府给寄养家长的补助金。)

    作为“桥梁家庭”,主要贡献的是时间和爱心,为儿童提供安全和关爱。儿童逗留在桥梁家庭的平均时间为5.2个月,继而离开和家人团聚或获领养。机构对这些“桥梁家庭”不仅没有经济支持,其筛选和培训过程还极其严格。儿童寄养之前,会有不同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包括医学方面的专业人士、个案工作者等,为“桥梁家庭”提供短期暂替照顾及培训,以支援及避免“桥梁家庭”出现筋疲力竭的情况。

    目前,这项计划已经执行完了第一个3年计划,审批了80多个家庭,并为70多名儿童提供服务。除了离开香港的家庭,“桥梁家庭”的存留率为100%。下一个五年,艾利雅计划将“桥梁家庭”增加到150个,但这需要继续仰赖义工和社区的支持。

    艾利雅说:“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有关爱的家庭。这个理念只有我们知道没有用,还需要跟我们的义工来交流,让他们把这个理念带到社区,去影响更多的人。”

    每周500名义工轮班当值

    “母亲的抉择”创办之初,100%地依靠义工,时至今日,义工依然占据其80%的比例。  

    如果说勇气一直是“母亲的抉择”的精神,那么义工则是“母亲的抉择”的主要力量,正是这份勇气和义工团体,一直推动着“母亲的抉择”向前发展。

    艾利雅很重视义工,她认为义工不只是来帮忙的,还会变成领航者,他们可以改变社会对机构的观感,同时,他们的改变也能改变这个社会。

    所以,艾利雅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公司合作,引进义工管理系统,严格出勤率,追踪学习过程等。

    “母亲的抉择”对义工的要求很严格,因为他们服务的是0-6岁的小朋友。在这里,义工首先需要接受系统培训,学习如何服务、照顾这些孩子,特别是注重儿童保护,比如如何应对遭遇家暴、性侵的孩子,以及如何去发现这些潜在的问题。

    目前,“母亲的抉择”的义工人数已超过600人,每周有近500名当值义工,在5个不同的轮班中与员工一起工作。(政府规定员工与义工的比例为1:8。)

    意外怀孕,或是没有家庭的孩子,都是很复杂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单一的力量,而需要个人、社区、公司等共同努力。多一个合作,就是多一些人能认识这些社会问题。所以,艾利雅不断地跟不同层面的人合作,共同改变这个问题。

    在过去的30多年,“母亲的抉择”为超过250个有严重特殊需要的儿童,通过国际领养服务找到了家庭;为近3000个有特殊需要的婴儿和儿童提供关爱和治疗,使近4000个婴儿通过幼儿之家和寄养计划获得照料;为超过53000个面对意外怀孕的少女提供协助,并为超过50万个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关心及性通识教育。

    对于未来的五年,艾利雅希望,“母亲的抉择”能与大学合作,让大学对机构采集的数据和案例进行研究,以发表有公信力的研究报告,能让其他机构或政府社会福利部门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