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疫情过后
社会组织可以做什么
作为捐款人
我们需要怎样的信息公开?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03月1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疫情过后
社会组织可以做什么

    南都公益基金会项目经理

    冯元/文

    1986年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一书,从理论层面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随着后续理论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我们当今生活的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不论是“非典”、汶川地震、经济危机、雾霾,还是正在发生的新冠疫情,都印证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

    此次新冠肺炎,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社会各界也为抗击疫情发起了各类援助行动。随着疫情状况的逐步好转,或许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从国家政策层面,我们已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指示精神,以及各地关于恢复经济等政策扶持。但对于民间社会及社会组织而言,除了基于需求设计项目,通过自救、互助等方式继续抗击疫情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外,笔者觉得从防减灾的角度,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值得去做。

    灾害也有正面意义

    说到灾害,我们通常会想到地震、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但人为灾害却容易被忽略,如空气污染、水污染。人为灾害有时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更甚于自然灾害。而风险,如果学术一点解释,即致灾因子与脆弱性导致的有害结果。若能了解灾害危险,并有效认知灾害,是有可能减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的。

    但对灾害的认知,我们不仅仅需要分析灾害的成因,及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一面,我们也要看到因为灾害所带来的“正面价值”。如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自然对人类不当行为的警示,此次新冠疫情暴发后的广泛社会动员也让我们看到人性光辉和社会大爱。当然也让我们看到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我们如能够采用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去回应灾害发生后所见的爱和反思、应对灾害中发现的不足,是有可能在与灾难的应战中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作为灾害发生后难得的“窗口期”,我们是不应该忽略的。

    疫后可打造“韧性社区”

    在我国,我们似乎习惯了大灾后的应灾,如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新冠疫情等灾害的应对,而对于减防灾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从应灾到减防灾,对减轻灾害风险给予重要投入,这既需要观念的转变,也需要实际的投入和行动去实现。

    在中国古代,我们就有非常朴实的减防灾思想,如“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这些朴素的思想仍然是有效的,但我们也需要强调把减灾和发展结合起来,如实现《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同时,让减灾的理念融入到所有的社会领域之中,对社会组织而言,在项目设计时亦需融入减灾的理念。

    在行动层面,可做之事亦非常多,常见的如减灾教育、风险评估、灾害信息共享等;但笔者认为韧性社区建设将是重要发展方向,也是社会组织可以参与的重要领域。

    所谓韧性社区,即让社区在面对灾害时更具抗逆力和复原能力。而建设更具韧性的社区,需要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及本地居民等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尤其是社区本地居民的参与。

    如开展风险认知教育,提升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开展基于社区层面的风险分析,绘制出社区风险和资源地图,这能较有效地规避灾害、减少损失,并能在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时能更快的恢复。

    同时,也需要在社区里持续性投入和推动,如社区自助互助组织、志愿组织的建立及能力提升;基于防灾、备灾而修建的社区基础设施和物资储备;不定期的演练;倡导家庭增加对备灾的投入,如学习(急救知识)、常见备灾物资的储备等。据笔者所知,壹基金的安全家园项目就是一个基于社区的减防灾项目,对于构建韧性社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