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文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许多公益组织都有些“懵”——病毒的阻隔,使得大部分传统的公益救助模式被迫停滞了。就在许多公益组织还在每日纷繁的疫情信息中努力寻找适合的对接渠道和项目模式时,一家成立仅四年有余的年轻基金会——东润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东润基金会”)却自抗疫之初就精准发力,成立了专门针对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子女的“东润抗击疫情医护保障及子女教育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资金额度也从最初的500万元追加至4500万元,短短一个月已经开展了12个批次的资助。 总结自己这段时间的抗疫工作心得,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坦言,夜以继日的辛苦是肯定的,但好在辛苦终于没有白费。她告诉《公益时报》记者,抗疫专项基金的持续良好推动,得益于捐赠资金源源不断的支持,而若想让资金池里总有“活水”,前提是通过专业和真诚赢得捐赠人的信任与认可,若非如此,东润基金会也会面临与所有公益组织共同的难题:筹款问题。 一个月时间,抗疫专项基金从500万元追加到4500万元,东润基金会在背后做了哪些事?“这一路走来,感受太深刻了,需要琢磨和思考的也很多,慢慢走、慢慢品吧,答案应该就在路上。”理事长孔东梅如是说。 《公益时报》:据了解,目前东润基金会投入抗疫的专项基金资金额度已经升至4500万元。相关反馈如何?资金的具体分配和使用情况怎样? 孔东梅:2月10日,专项基金首批资助名单公示,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先后开展了12个批次的资助,并全部进行了公示。与此同时,我们也接到了相关方的大量咨询和求助,除了持续不断的电话,还接到了上千封求助邮件。这样的反应确实让我们有些意外,压力自然不言而喻,当然,这种压力同时也转化成了我们做好这件事的动力。 在这次抗疫过程中,根据帮助对象、合作医院的一些反馈,专项基金的申请流程在不断优化,我们希望以严谨高效的工作质量,尽最大努力帮助到更多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他们的家人。在此期间,我们努力发动各方力量,使得专项基金总额提升至4500万元,以回应更多医护人员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切实的问题。 专项基金自1月27日设立以来,至今已审核通过医护人员保障及子女基金总数达2479人次,总资助金额4461万元,其中因公殉职医护人员14人,因公感染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1576人,申请医护人员子女教育基金的有889人。后续名单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公益时报》:此次疫情发生后,腾讯和字节跳动都推出了与抗疫有关的专项基金,与类似项目相比,“东润抗击疫情医护保障及子女教育专项基金”关注和执行的重点在哪里? 孔东梅:我认为,衡量一个基金会专业与否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最大程度地调动了社会资源,是否可在特定情形下保有深入的观察视角,由此制定出良好的行动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投入时间精力,尽可能提高效率,争取交出一份彰显专业水准的、合格的成绩单。 东润基金会原本的业务定位就是青少年教育和教育扶贫,此次专项基金也先后资助了近900名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这些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在他们的子女幼小的心灵中,这应是他们一生都值得骄傲和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我们要发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使得他们拥有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公益时报》:专项基金最初设立时是500万元,仅仅一个月就追加到了4500万元。你们有什么吸引捐赠人的“法宝”? 孔东梅:可以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分捐赠都能够准确及时地拨付给一线医护人员,同时保证这些资助能够符合相应的执行要求,这一个月来,我们整个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想尽各种办法提高效率。这些日子,我们对接了很多一线医院和医护人员,彼此从陌生到熟悉,从拘谨试探到敞开心扉,共同经历了很多。精诚所至吧,我们在短时间内就让他们了解了项目,最终信任和接纳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申请手续和审核流程也在持续优化和完善,可以说我们真的是在边做边学,总结经验,每天能进步一点点就很开心。 要说有什么“吸引捐赠人的秘笈”,我觉得核心就是“真诚、专业、公开、透明”——发心真诚、操作专业、程序公开、财务透明。从我们成立这个专项基金、做第一批资助开始,捐赠人就已经在观察和审视我们究竟是如何做的,走到今天,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执行了12批资助,个中甘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也正是捐赠人看到了东润基金会想要把这件事做好的诚心、决心和信心,才会有更多捐赠人和爱心企业的陆续加入和支持,我们专项基金的额度也得到了不断追加。所以说,一家公益组织要想走得长远,很多时候真的是需要那种“不问收获,只需耕耘”的坚韧奋斗精神。 《公益时报》:我注意到,近日东润基金会与嘉德拍卖合作了一场名为“至诚——中国嘉德网络公益拍卖”的义拍活动。活动初衷是什么?有哪些艺术家参与? 孔东梅:一场疫情的暴发,留下了无数逆行者的身影,这些平凡的白衣天使值得我们尊重和铭记。2月25日-3月3日,东润基金会与中国嘉德拍卖携手推出这场义拍,是因为我们坚信艺术是穿透黑暗的阳光,是润泽人心的春雨,是激扬斗志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多方资源对接与广泛合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对于此次疫情的关注和投入,向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人表达敬意,传递关爱。 2月4日,嘉德拍卖总经理胡妍妍女士表示,看到东润在为疫区捐款,嘉德也在做,不如嘉德把善款捐赠给东润。义拍活动刚一敲定,我就连夜与身在纽约的蔡国强老师联系,他二话不说就为这次义拍专门“爆破”了一幅作品,名为《蝙蝠的影子》。张晓刚老师听闻,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珍藏的2008年的画作《穿海魂衫的小男孩》捐赠出来,以无底价的形式参与拍卖,为抗击疫情献出自己的爱心。 包括蔡国强、张晓刚、周春芽、冷军、李向群、徐冰在内的众多艺术家、艺术机构及藏家都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对疫情的关注,并对此次义拍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他们的爱与奉献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芒。 这场特殊的拍卖会,可以说是我们东润爱心驰援中最激动人心的一程。爱心的接力棒,每天都在传递,爱心的义举,一直都在上演,所筹得善款将全部捐赠至“东润抗击疫情医护保障及子女教育专项基金”。大家都有着共同的心愿,祝愿这些了不起的“白衣卫士”早日平安归来,阖家团聚。 《公益时报》:这次东润参与抗疫过程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人和事?对你的公益理念有无全新启悟? 孔东梅:2月10日晚上,我们接到了一位医护人员妻子的来电,她的丈夫在参与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不幸染病,已经住进了ICU,她想为丈夫申请东润的染病医护人员保障基金。2月16日下午,她语气沉重地告诉我们,医院通知她丈夫的情况非常不好,询问如果我们的资助批下来了,但她的丈夫已经离世,她是否能够再申请殉职医护人员资助。我们告诉她,如果不幸出现这种状况,基金会将为她办理补充资助。这是我们这个专项基金成立后接受的第一例个人申请资助。2月23日深夜,这位妻子告诉我们,她的丈夫已经殉职了。她丈夫名叫黄文军,是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疫情暴发后,黄文军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最终不幸染病牺牲。 在我们的资助名单当中,也包括不久前离世的武昌医院刘智明院长,疫情暴发后,他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认真工作,体恤病患,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生命。他的妻子在他离世后追车的视频更是让许多人热泪纵横,惋惜心痛。还有鄂州名医许德甫教授、武汉同济医院林正斌教授等顶尖医学教授,李文亮、彭银华等充分体现医者仁心的优秀医护人员……虽然他们都已经永远离开,但他们不应被世人遗忘,他们的家庭和子女也应得到呵护和关爱,他们的名字同样出现在了我们的资助名单上。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收到我们的资助后,相关医护人员或亲属都十分朴实,除了一个劲说“谢谢”,就是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从不会说什么华丽的辞藻和动听的语言。东润资助李文亮医生的第二天,我们收到了他妻子发来的感谢短信,金银潭医院收到东润捐助的医疗物资后,也特意发来了感谢信。这次抗击疫情,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平凡个体身上巨大的力量和光芒,感动敬佩之余,我觉得我们要汇聚更多力量,帮助到每一个闪光的普通个体,尽绵薄之力,向广大医护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期盼疫情能够早日结束,也祝福武汉和湖北人民早日恢复平静祥和的生活,愿我们的国家重现生机与活力。 如果说“战疫”给我和我的同事们带来了什么新的启悟,那值得复盘和梳理的东西太多了。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东润基金会刚刚开始公益之旅的学习和跋涉,特别是经过这次抗疫的历练,我们对公益的理解又深入了许多,许多问题需要认真反思。比如,你觉得的“好”公益项目,就一定是适合社会需求的“对”的项目吗?发心好,就一定能把好心办成好事吗?短平快的“打法”和长线慢热的公益项目是否可以互为补充、持续融合?怎样与受助人更好地打通情感,增进理解与信任?如何与你的捐赠人在公益的道路上共同成长,彼此成就?需要琢磨的东西太多了,慢慢走、慢慢品吧,答案应该就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