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国际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苏轼与抗疫慈善机构“安济坊”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国际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02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苏轼与抗疫慈善机构“安济坊”

    《清明上河图》中的药铺

    崇宁四年(1105年)农历五月二十九,宋徽宗赵佶发布了这样一道诏令:“天下承平日久,民既庶矣,而养生送死,尚未能无憾,朕甚悯焉。今鳏寡孤独,既有居养之法以厚穷民;若疾而无医,则为之安济坊;贫而不葬,则为之置漏泽园。”其中居养院用于慈善救济,安济坊用于慈善医疗,漏泽园用于慈善丧葬。

    诏令下发之后不到两年,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在北宋全境遍地开花,各路、府、州、县都有了一批官办慈善机构,再加上兼具养老和收容功能的福田院、向贫苦百姓无偿给药的惠民药局、收养弃婴的举子仓和慈幼局等,构成了一整套慈善系统,空间上覆盖城乡,结构上兼顾几乎所有弱势群体。

    而在这其中,安济坊的建立,与北宋文学家苏轼从政时期的抗疫经验有紧密的关系。

    升格为国家福利制度

    元祐四年(1089年)七月,52岁的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到达杭州任知府。不久,杭州大旱,颗粒无收,饥民哀嚎,流离失所。由于饥民食用死掉的家禽,造成疫疾大流行。

    一时间,米价上涨,人心惶惶,社会不稳。苏轼立即上奏朝廷,请求免去本应上供粮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粮米救济饥饿的人,向贫病交加的百姓减价出售常平仓的大米,以解饥荒,这才稳定了物价。

    此时,杭州城里的大街小巷充满了求医问药的穷苦百姓,而药铺则囤积居奇,抬高药价,大发瘟疫财。

    面对病疫和不良药商的黑心作为,苏轼十分清醒,他知道,杭州为“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经过慎重考虑,他认为如果能创办一家政府医院,情况或许会较好掌控。可是开设医院需要大量资金,他同属下商量后,决定采取募捐的办法。苏轼首先从府库里拿出2000贯平时省下的办公经费作为基金,同时号召城里的有钱人捐款。可是还有缺口。苏轼回家后,把情况同夫人一说,夫人认为人命关天,百姓的安危是大事,她应大力支持,于是带头卖掉陪嫁的首饰参加募捐,苏轼还拿出自己的积蓄五十两黄金交了上去。

    在苏轼夫妇的带动下,参加募捐的人越来越多,资金募集到位。

    于是,苏轼招聘了部分医护人员,在杭州众安桥旁边找到了一处官家的院子,办起了一所名叫“安乐坊”的病坊。据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公立医院,也是第一个传染病隔离医院。医院建起后,苏轼立即派官员和医生分赴各社区救治病人,同时免费发放食品、药品。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

    安乐坊在苏轼的经管下,聘用僧人做掌管,获得了长足发展。苏轼离任后,安乐坊依然办得很红火。

    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因朝廷内部党争被贬岭南。其间,他曾接到广州太守王敏仲来信告知广州疫症流行,死人无数,请教苏轼解决的办法。苏轼毫无保留地把在杭州办药坊治病救人的经验介绍给他,于是广州也照他的办法,众筹办起了安乐坊,救活了不少百姓。

    崇宁元年(1102年)八月,宋徽宗下诏曰:“置安济坊,以处民之有疾病而无告者。初令诸郡置之,寻复推行于县。”

    据《宋会要辑稿》载,崇宁二年(1103年)五月,两浙转运司上奏:“苏轼知杭州日,城中有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与紫衣。乞自今管干病坊僧,三年满所医之数,赐紫衣及祠部牒各一道。从之,乃改为安济坊。”就是说,当时的两浙官府对苏轼的做法很是赞赏,上奏宋徽宗,对安乐坊的医生给予赐紫衣的嘉奖(紫衣当时代表官服),认可了医生的官员身份,并将安乐坊改名,纳入安济坊体系。

    在各地方政府设立安济坊之后,宋徽宗又于崇宁四年(1105年)十月,在京师设立安济坊,诏令:“开封府依外州法,居养鳏寡孤独及置安济坊以称朕意。”

    到了大观四年(1110年),北宋政府还颁布了“安济法”,规定凡户数达到千户以上的城寨,均要设立安济坊,凡境内有病卧无依之人,地方里正甚至一般平民均有责任将其送入安济坊收治。可见,北宋政府将安济坊纳入了各地政府机构中。

    两宋之际,“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既为之衣食,以振其饥寒。又为之医药以救其疾病……若乞者育之于居养院,其病也疗之于安济坊”。可见,当时为了安置流民,安济坊依旧存在。

    安济坊功过参半

    安济坊作为北宋政府收容、救治贫病人员的政府福利性机构,在社会保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安济坊的救助对象范围较大,包括贫穷病人、军人及其家属、病囚、流浪者和乞丐等,基本囊括了社会底层各个类别的贫病人员,为他们提供生存保障的同时,也对巩固社会基层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安济坊除了收容贫病人员外,还提供免费的医疗和伙食,并实行病人隔离制,以防止传染,“宜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渐染。又作厨舍,以为汤药饮食人宿舍”。北宋政府为安济坊拨有医药费用专款,同时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并每年进行考核,“安济坊医者,人给手历,以书所治疗痊失,岁终考会人数,以为殿最,仍立定赏罚条格。北宋时期,疾疫眼中,常发生大规模流行疾病。安济坊在这样的医疗配置条件下,无论是在平时对贫病人群的医疗救治,还是在疾疫发生时对疫病的防治都有积极作用。

    然而,从一些笔记和地方志等资料记载中,也可发现安济坊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消极作用。

    首先,北宋中央政府对安济坊的赈恤工作相当重视,在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标准中,将其列为重要指标,致使一些地方官员不得不将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去完成,即使是在军粮缺乏、民力日困的社会情况下,中央政府依然不改变这一标准。据《老学庵笔记》载:“崇宁间……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所费尤大。朝廷课以为殿最,往往竭州郡之力,仅能支吾……盖军粮乏,民力穷,皆不问,若安济等有不及,则被罪也。”安济坊一旦到了与兵争食、与民争利的境地,反而成为了滋生懒惰的社会温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其次,由于北宋中央和地方官员对安济坊配置过高、投入过大,使得安济坊等福利性机构所需费用给地方财政造成了很大压力。据《宋史》载:“崇宁初,蔡京当国,置居养院、安济坊,给常平米厚至数倍,差官卒充使,令置火头具饮膳,给以衲衣絮被。州县奉行过当,或具帷帐,雇乳母女,使糜费无艺,不免率敛。贫者乐而富者扰矣。”官员对安济坊经济上的投入过大,必然导致地方财政对安济坊的支出增大,使普通民众承担更沉重的税收,反而导致大量破产者沦落为贫病人员。

    第三,在粮食和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北宋政府依然想放设法为安济坊提供赈济。据《宋史》载:“然当艰难之际,兵食方急,储蓄有限,而振给无穷,复以爵赏诱富人相与补助,亦权宜不得已之策也。”在兵粮匮乏的情况下,北宋政府依然不忘赈济,甚至采取以加官进爵的方式劝诱富人进行捐助。

    被养济院取而代之

    回看安济坊的历史,安济坊在地方并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原因有三。

    其一,政治变动。以蔡京第三次罢相为例,宣和二年(1120年)六月,宋徽宗下令对安济坊进行调整,首先批判地方的实施行为,认为“居养、安济、漏泽之法,本以施惠困穷。有司不明先帝之法,奉行失当……而使军旅之士凛食不继,或至通逃四方,非所以为政之道”,并依据“元丰惠养乞丐法”,降低了救济标准,之后又将居养老人的标准由50岁提高到60岁,并对管理人员的数量进行了严格限定。此次调整的理由也算正当,但在很多见风使舵的官员眼里,政策的调整变成了否定蔡京的重大信号,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安济坊在各地的实施过程中变化极大。安济坊是蔡京第一次任相期间的施政措施,后来四次罢相,安济坊施行也因此大打折扣。

    其二,行政机构冗杂,效率低下。宋代官僚机构庞大,官衙重叠、官冗员重的现象非常普遍。安济坊的管理人员,除平时主持的僧官之外,自崇宁四年起,置军典一名;至大观元年,又诏与居养院合置,主要负责账务、文字及管理官物等事务。此外,还设有官卒负责采购,厢典、手分负责抄转收支,监司负责对安济坊的执行者进行监督。冗官的同时,为了防止地方实力坐大,又实行官员“更戍”的方法,即一年一替,使安济坊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

    其三,管理人员投机。管理者道德水平的不同,也对安济坊施行的实际效果造成了很大影响。安济坊的官员设置中有监察官员,但部分监察官员并不能认真履行职责,导致监督环节缺失,使下层官员更肆无忌惮。而且,大批庸医甚至地痞为了拿到俸禄,直接插手救治病人的重要环节,从根本上破坏了安济坊医贫者病的功能。

    在靖康之变中,北宋的养济机构大多毁于战乱。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绍兴府通判要求设置养济机构以收留北方南迁宋人中疾病贫弱者,并专派医官治疗病人,同时派遣“童行”二人负责管理饮食。这一要求得到了南宋政府的批准,规定凡是被收养者,要在当地官府登籍造册,写明姓名、籍贯,由官府出资供给口粮。

    这样,新建立的养济院糅合了安济坊与居养院的功能,最终取代了安济坊。

    (高文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