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截至2月17日10时 自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武汉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众多医院乃至湖北全境医疗物资告急。而正在疫情一线彻夜奋战的医护人员们,面临着缺少防护、药物、器械、食品的艰难境地。 与此同时,一批批爱心款物正在路上向着武汉及湖北各地进发。全国不少爱心企业及个人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捐赠款物,表达关怀。各地运输部门也积极开辟紧急通道,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接。 在此期间,也有网友陆续发出质疑——从疫情暴发至今,全国各地捐了那么多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为什么还有医院在网上求捐赠?为什么这些一线抗疫最需要的防护用品总也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和补充?那些满含着爱心人士、企业和机构关怀和祝福的大量社会捐赠物资,为什么不能及时高效地到达最需要的地方,送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使用?这中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2月14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发布《慈善组织、红十字会依法规范开展疫情防控慈善募捐等活动指引》,要求慈善组织、红十字会要加快工作节奏,建立快速便捷的分配通道,按照各地联防联控机制的要求,与疫情防控定点诊疗医院等接收单位有效对接,做到“快进快出、物走账清”,第一时间将捐赠款物送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线,防止捐赠款物积压。 慈善组织、红十字会要做好捐赠款物收支情况的数据汇总和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情况,特别是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的接收分配明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社会公众如发现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可向各级民政部门投诉、举报。民政部门将加强监督指导,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为了深入了解此次疫情期间,社会公众对爱心捐赠物资管理和使用的看法,《公益时报》联合问卷网发起调查“抗疫进行时,社会捐赠的使用管理为啥一再引发质疑?” 调查结果显示,43%的网友认为,此次疫情期间,造成社会公众对捐赠款物使用和管理颇多质疑的原因是相关部门工作流程不够透明、不够公开,懈怠;39%的网友认为,虽然先后有“非典”、汶川地震等大事件发生,但相关参照程序和工作路径似乎仍然没有清晰统一的规范;还有16%的网友认为,有关部门已经尽力了,是公众要求太高。 “你觉得疫情发生后,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等该不该参与社会捐赠的使用和管理?表现如何?”这个问题,近五成网友认为政府人手和调配不够的时候,社会组织必须顶上去,发挥其组织活力。这次社会组织在这方面可圈可点。三成以上网友表示“社会组织做事要在政府统一调度下,要不就乱套了”。 关于“如何更好地规范社会捐赠的使用和管理”,47%的网友觉得应为“政府指导,全局掌控,社会组织充分激活,整体配合很重要”。 调查中,以5分为及格,10分达满分为基数——网友就“社会捐赠的管理和使用,你给打几分”给出的答案是5-8分占62%;表示“没法评分”的有7%。 网友留言: 姜阿哥:请实时公布收到的捐赠,说明所有的款项物资,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了。如果说忙不过来,那就安装摄像头,网络实时监控,不要延迟。疫情下社会捐赠款做到公开透明,并非没有办法。 我爱白衣天使:但求社会爱心捐赠能够及时高效地送到需要的地方,别让医护人员流血流汗又流泪! 理智小姐姐:当下大家的抱怨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唯有万众一心,先拿下这场特殊的“战斗”,尽快结束疫情再说。之后的总结梳理、建章立制,或是追查责任人,总该给公众一个交代。 ■ 本报记者 文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