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省廖冰兄人文艺术基金会总干事 杨汉淳/文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捐赠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支援武汉。湖北省红十字会和武汉市红十字会的少量工作人员要应付巨量的捐赠款和捐赠物资,确实有难度,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了网民很多质疑。捐赠的公开透明是社会组织安身立命之本,当然,这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持。如果让你做红十字会的负责人,遇到这类社会事件,应当如何应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点思考解决思路: 发动更多志愿者参与到“脑力”赛跑,跟踪并在关键节点快速反馈。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慈善总会主要负责接收社会捐赠的资金,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红十字会则主要接受社会捐赠的物资。但是物资的处理难度比资金更加繁琐,需要进行监管和转运,这会涉及大量的人力。红十字会的在编人员本来就很少,根本不足以应对这些蜂拥而至的巨量物资,应当争取当地的志愿者协会参与到疫情防控支援的工作中。 应该如何用更好地监管物资呢?组建物资协作网络,保持信息沟通。作为红十字会,负责全国各地捐赠的医疗物资,首先应当建立内部沟通网络,把本地定点收治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纳入到沟通网络,与防控中心协商,及时更新物资的需求,做好需求和物资的对接。 事实上,针对武汉的物资捐赠,是要求大件先送到国药湖北物流中心,再通过物流系统转运出去,这样的物资就有了转运记录。这些大件物资,应当让卫健委疾控中心来调拨较为妥当。小件的送到红十字会捐赠大厅,红十字会的物资由统计局抽调的同事统计好,再发出去。这样操作虽然是可以进行集中统计,但是弊端是增加了转运的工作量,不适合快速处理超量的物资。用集中制的思维是解决不了大量的小件捐赠并减少运输时间的。应对疫情,就是要和时间赛跑,要用数据思维来处理这些繁杂的问题。 用数据化工具及时公布反馈物资使用信息,点对点对接物资。谣言之所以盛行,主要还是由于机构本身没有数据化管理的思维,直到被网友质疑,才匆忙上传几笔大的捐赠物资数据,还因为物资的录入错误,留下更多败笔。 如何做好全流程数据管理呢? 征调志愿者分组参与到救援工作中,参与信息的处理。大量公众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参与支持疫情的防控工作,有力出力,大家在家里只要有网络和电脑就可以做志愿者,全民参与,会让工作更加有条不紊。 使用电子表单工具收集捐赠物资信息:包括物资的数量、规格、执行标准、物资照片、发货地、捐赠人、捐赠意向等。由志愿者来分布式处理这些信息,让个人捐赠的小批量物资直接对接到需要的定点收治医院,减少转运的时间。 志愿者后台收到表单之后可以进行第一步的筛选:非医用标准口罩可以建议捐赠人直接捐赠到当地公安局,供执勤民警或者志愿者使用。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等物资则进行登记,可以另外的表单/共享文档统计到系统中。 让医院收到快递之后,将物资的数量、规格、执行标准、物资照片、发货地、捐赠人等信息录入表单,拍照留底。之后短信回复捐赠人已收到相关的物资,交给医院使用。 分散化管理捐赠物资,加快物资流转速度。抽调医院行政岗位人员成为物资接收对接人,每个定点收治医院配备一名统计局的工作人员,组成两人小组。使用APP或小程序,在手机端就可以录入统计信息,拍照留底,方便快捷,后方办公室就可以实时处理统计捐赠信息。 同理,该功能也适用于病例上报和统计,快速反馈。同时做好医疗物资的每天消耗量计算,看现有医院的物资可以坚持多久,提前三天上报给物资统筹人员,协调医疗物资资源。 医院的志愿者就地招募。谁最有可能无条件支持医院的工作?大概率是住院患者的家属。如果医院收不到足够的医疗物资,他们的家人的治疗就会受影响。 一个机构让人觉得“靠谱”,关键是要形成收集—筛选—跟踪—反馈的信息闭环,让捐赠人知道情况如何。 减少中间转运环节,缩短物资的清点和转运时间,减少劳动力投入,而增加脑力的投入。用系统化思维、数据管理的视角,才能更好地做好这些事情。希望上述几点可以为红十字会接收的捐赠医疗物资处理提供一些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