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国际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面对疫情,社区防控必须讲科学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国际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20年02月1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面对疫情,社区防控必须讲科学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月10日15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基层社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图为发布会现场(中国网 董宁/摄)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中国网 董宁/摄)

    ■ 本报记者 王勇

    “目前有些地方确实存在社区防控人手不足、防控物资短缺、防控条件简陋、防控措施不严、防控手段滞后等问题,必须加快补齐短板。”

    在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就基层社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他强调:“社区防控必须讲科学。”

    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

    据陈越良介绍,疫情发生以来,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十分辛苦。

    “他们担当着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作出了重要贡献。”陈越良强调。

    据陈越良介绍,民政部已于近日发布了《致全国城乡社区工作者的一封信》,感谢他们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的积极贡献,鼓励他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以为民、爱民的真挚情怀,再接再厉打赢社区防控攻坚战。

    支持社区工作者要出实招,为了在技术上支持社区工作者,减轻他们的负担,民政部有关司局开发了《社区“三社联动”线上抗疫模式工作导引》(第一版),指导各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构建线上抗疫工作支持平台,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陈越良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面临一场大考,各地民政部门应积极引导社区工作者用好的、有效的社区工作方法,更加公平、公开、公正的开展工作,比如现在求助比较多,可以探索建立求助排序机制。

    社区防控必须讲科学

    现在一些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开始挨家挨户上门进行体温排查,甚至很多地方让多位居民使用同一个体温计,大家担心这种方式会造成交叉感染,也担心社区工作人员会成为移动的传染源,有没有更方便、更快捷的排查方式和工具?社区如何做好社区工作人员的防护?

    对此,陈越良强调:“社区防控必须讲科学。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各地已经意识到,上门体温排查,共用笔和体温计可能带来交叉感染的风险。现在许多地方通过打电话,依托微信群、QQ群、智慧社区客户端等社区信息平台,与社区居民沟通体温测量情况。一些社区不再使用一张纸、一支笔的传统登记方式,而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进行实时录入汇总,最大限度避免近距离接触而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

    陈越良表示,社区防控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环节,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重视社区防控工作,要确保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供给。同时,各地也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自我防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让社区工作者最大限度用好现有资源。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更好开展防控工作。

    “技术支撑很重要,我在这里也希望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社区防控应用开发。”陈越良表示。

    加快补齐短板

    在社区防控中,如何提高精准性和科学性?陈越良表示,目前有些地方确实存在社区防控人手不足、防控物资短缺、防控条件简陋、防控措施不严、防控手段滞后等问题,必须加快补齐短板。针对上述情况,下一步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落实防控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督促社区落实疫情防控责任,落细落实防控方案。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的重点地区,要坚决落实专门人员和值守责任,人手不足的,可派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社区帮助工作。

    二是强化资源保障。各地要为社区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重点加大卫生防护资源的保障力度,面向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者开展疫情防控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合理安排社区工作者轮休,帮助他们提高做好社区防控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社区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对尚未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的其他地区,要积极推广社区二维码进出凭证等信息化模式,发挥社区门禁系统和公共视频监控作用,鼓励各类互联网企业依托已有平台或程序开发符合社区防控要求的功能应用。

    四是提高精细化水平。要加强对社区公共道路、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和公用器材、部位的日常消毒,实现现有资源的防护效能最大化。社区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要积极参与,社区居民要主动配合,用人人参与的合力弥补人手紧张的短板。

    五是坚持依法防控。严格依法实施社区防控措施,加大对危害社区防控行为的执法力度,组织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社区居民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封闭管理要讲究方式方法

    为了全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障社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国多地实施社区、小区封闭管理的措施,严格限制居民进出,对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实施封闭管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为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我要强调的是,建议采取这些措施的地方在实行小区、村庄封闭管理的同时,要把居民的需求考虑得更周到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既要保障社区防控到位,又要保障居民生产生活持续的有序运转,不因封闭管理而阻断社区浓浓的温情。”陈越良强调。

    据陈越良介绍,目前各地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规范社区出入管理。在严格做好防护和体温测量的情况下,尽量允许每户家庭派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以满足正常生活需要。

    二是安排社区工作者代购。针对特殊群体、困难家庭和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帮扶关怀,帮助购买各类生活必需品,并送到家门口。

    三是组织社区周边货源配送。对接一些大型连锁企业和社区周边超市、便利店等,在社区内部设立生活物资销售点。

    四是设置社区快递、外卖配送区域。为方便社区居民线上购置生活用品,部分社区设定快递、外卖配送区域,由快递员将居民购买的生活用品送至指定区域,并由收件人无接触式领取。在保障快递外卖正常配送的同时减少人员聚集。部分有条件对快递人员和车辆、物品进行消毒的社区,履行登记消毒手续后允许快递人员将快递投入智能快递箱。

    返程人员增多情况下的社区应对

    随着外地陆续复工复产,外地返程人员会不断增多,这必然给流入地的城市带来一定的疫情防控压力。

    据陈越良介绍,目前,多数地方都针对返程高峰制定或更新了社区防控措施,普遍要求返程人员在返回居住地后,第一时间主动到社区登记并测量体温,认真填写联系方式,出发地和途经地,交通工具及航班次,近期是否有重点地区旅行史或与确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等等重点信息。

    对于从重点地区返程的人员要实施居家医学观察14天,一些地方还明确对故意隐瞒信息和拒绝接受体温测量、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返程人员应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严格遵守本社区为应对疫情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听从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必须及时就诊,并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意识。”陈越良强调。

    对于湖北以外地区返回的人员是否需要居家隔离14天的问题,各地党委政府已根据本地区的疫情防控形势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返程人员在到社区登记时,可向社区组织询问了解。

    心理防护方面的三点建议

    目前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心理压力也很大,应该如何应对?

    在发布会上,来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陈雪峰表示:“社区工作人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他是在帮助我们,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所以我们对社区的工作人员应该要尊重、理解、支持、配合和关爱。我们也建议基层政府要对疫情抗击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的物资保障工作做好,避免因为防护不到位导致被感染等情况。也要多关注社区工作人员的家庭生活情况,让他能够踏踏实实投入到前线抗击疫情。”

    在心理防护方面,陈雪峰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

    一是要理解他人。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工作对象很不配合的时候,先表示理解,大部分人都是可以配合的,只有极少数人可能受疫情的影响比较大,情绪和行为很难控制,容易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先表示理解,这有助于平复他的情绪,也有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

    二是理解自己。在应激的情况下,社区工作者有些人也会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很不稳定,容易生气、容易着急,不理解时容易委屈,甚至遇到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时会非常抑郁,甚至会有负罪感。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睡眠都受到了影响,这些是在应激状态下的正常反应,也要理解自己有这样的反应,如果很难受,要暂时停下来,找一个稍微安静点的地方做深呼吸,稍微一点的缓解、调节,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所以第二点是要理解自己。

    三是要保护好自己。如果是工作压力很大,心理和身体很不舒服,或者家里有重要的事情,要及时和同事和上级沟通,必要时可以停止工作或者是轮换工作。如果说自己调整不好,也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的帮助。“我们呼吁地方,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发动专业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力量,给有需要的社区一线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陈雪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