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2019中国公益人物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第17版:
   第18版:
   第19版:
   第20版:
   第21版:
   第22版:2019中国公益企业
   第23版:
   第24版:
   第25版:
   第26版:
   第27版:
   第28版:
   第29版:
   第30版:
   第31版:
   第32版:
杨凯生:用相机定格远山一角的扶贫故事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2019中国公益人物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第17版

第18版

第19版

第20版

第21版

第22版
2019中国公益企业

第23版

第24版

第25版

第26版

第27版

第28版

第29版

第30版

第31版

第32版

新闻内容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杨凯生:用相机定格远山一角的扶贫故事

    杨凯生与他的摄影作品

    背秸秆的孩子(杨凯生/摄)

    “中国梦”主题影像公益广告大型征集活动作品之一

    ■ 本报记者 隋福毅

    “我相信照片能记录或明亮或暗淡的光影;能传载或高亢或低沉的声音;能展现或已发生或终将发生的历史。”

    这是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自己的摄影作品集中留下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信奉的摄影理念。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杨凯生因工作之需与工行定点扶贫地区——四川大巴山与大凉山地区结缘。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杨凯生十进大巴山、五进大凉山,用手中的镜头持续记录着巴蜀地区的人文风情,讲述着巴蜀地区的生活风貌。

    12月21日,杨凯生扶贫摄影展“风——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在北京创景大厦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工商银行和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面向公众开放3个月。该展览的所有照片均为杨凯生本人拍摄。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看到这些作品由衷地感慨:“这些影像背后,是一个亲历几十年巨变的个体,对乡土重构的理解,对国家战略与历史变迁的感悟。”

    用镜头记录时代记忆

    四川大巴山和大凉山地区分别位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秦巴山区和乌蒙山区,因自然条件及社会历史原因,两地的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较深,是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

    上个世纪末,工行总行开始在四川大巴山、大凉山地区的通江、南江、万源和金阳4个县定点扶贫。为更好地推动当地扶贫工作,工行总行累计派出扶贫干部106名,杨凯生便是其中之一。

    在任期间,杨凯生走遍工行总行定点扶贫的4个县。退休后,他坚持回访扶贫点,结合自身经验为当地扶贫工作建言献策,同时,为记录扶贫成效与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杨凯生拿起了手中的相机,伴随着快门的一次次按下,一份属于这些地区的时代记忆渐次浮现。

    在杨凯生的摄影作品中,儿童与妇女是主要的聚焦对象。谈及原因,杨凯生说道:“现在,我们经常愿意用‘弱势群体’这个词汇形容他们。但实际上,我认为这十分不准确。透过他们的眼神与精神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待生活的韧劲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是有力量的。如果贫困地区的儿童与妇女受到的关注更多一些,生活条件及教育水平更好一些,我认为他们自身及整个地区的未来发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从根源上解决地区贫困的重要方向之一。”

    8年前,杨凯生前往当地卫生院考察工行扶贫成果,恰好遇到一位工行“母婴平安工程”受益妇女抱着当时只有6个月大的孩子体检。从那以后,杨凯生每年都会探望一次这对母女。8年过去了,当杨凯生再次与那个小女孩相见,镜头前的她指着衣服上的“清华”二字,自信地说出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这一幕让杨凯生十分欣慰,因为他认为这是未来的力量。

    开幕仪式当天,看着一张张充满人文情怀的摄影作品,现场观众巫女士深有感触。面对《公益时报》记者采访,她直言:“我们生活在城市越久,便越可能忘记这个社会整体的面貌。看到这些照片,我满是感动。它们让我回忆起‘出发’时的自己,也让我感应到了国家的扶贫政策以及不忘初心的号召。”

    “这些照片可以让我们回到更广泛的现实,从我们现在生活的圈子走出去,关注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我们的力量略显渺小。但是,只要更多人关注到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体会到他们真实的艰辛,必定会唤起我们心中对国家和社会浓厚的情感,继而做一些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儿。”巫女士说。

    愈发火热的“公益摄影”

    摄影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艺术载体,因其视觉冲击力强、感受直观、具备审美价值而备受青睐。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公益摄影展以及公益摄影大赛陆续“上演”便是一大明证。可以说,公益摄影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产生的现实需求。

    2014年3月,借由党中央“中国梦”理念的兴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及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发起“中国梦”主题影像公益广告大型征集活动在京开启。5年来,此活动除了通过线上征集以及线下办展,更是登上了地铁、广场等人流巨大的场合,影响十分广泛。

    2017年3月,由安徽省扶贫办、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专业委员会、《大众摄影》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扶贫公益摄影大展正式启动,面向海内外摄影人征集扶贫相关影像作品,极大地推动了扶贫题材摄影作品的涌现。

    2018年7月,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发起“感光计划”公益活动。参加活动的公益摄影师可通过自己的头条号发布反映救助线索的公益图片,今日头条为有需要的受助人连接社会募捐需求。

    一时间,公益摄影活动蔚然成风。摄影作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反映社会民生问题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摄影流派,聚焦贫困地区及扶贫进程的摄影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1991年,摄影师解海龙的“大眼睛女孩”照片向世人传达了贫困地区儿童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更是将其作为希望工程的官方宣传海报。此后,这张照片以及希望工程影响了国家政策,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摄影作品助推社会公益发展的巨大影响。

    好的公益摄影作品可以打动人心,可以产生社会影响力并间接参与社会进步。这样的观点已经得到共识。当下越来越热的“公益摄影”便是佐证之一。

    公益摄影师需端正心态

    “什么才是好的公益摄影作品?”

    谈及这一问题,杨凯生笑言自己的作品并不能够称得上为好作品,他可以表达的内容仅是长期摄影的个人感受。“摄影分很多门类,有山水、动物、花卉等自然题材,也有人物、民俗等人文题材。在公益摄影这一领域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我的摄影作品大致属于人文纪实类。”杨凯生说。

    “扶贫内容的拍摄,首先需要拍摄者端正自己的心态。我认为特别忌讳的是拍摄者抱有一种消费贫困和居高临下的心态。在摄影之前,拍摄者首先需要认识到的问题是与贫困地区人民的平等关系。因为只有用平和的心态和平等的视角与他们相处,你才能更好地与他们交流并观察到他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因此,除非特殊需要,我的照片都是低机位拍摄,很少采用高机位。”杨凯生强调。

    在杨凯生看来,虽然扶贫公益摄影需要记录“贫”,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扶贫摄影不是简单为了猎奇和博取观众眼球,更不是片面聚焦痛苦、反映贫困和落后。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扶贫摄影值得记录和传播脱贫攻坚这一历史进程。我们应该秉持着定格历史的出发点,记录这些年的进步与发展。记录这些历史性变革的初衷是要让更多人受触动、受感染,燃起更多人心中的扶贫热情。”

    优秀的公益摄影作品能够引导和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体会画面中的人物生活,能够唤醒观者的情感。而拍摄者作为整个过程的起点,从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便决定了效果好坏。任何一张照片均不是随意生成,它囊括了拍摄者看待世界和社会的视角和价值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优秀公益摄影作品的达成需要摄影人做到合格。

    “我更希望拍摄者能够‘端正’心态而不是‘调整’心态,因为‘端正’才是由内而外的一种觉悟。一名合格的扶贫公益摄影人应该有的情怀和素养不是将‘扶贫’作为全部出发点,而是清楚每一次参与拍摄都是自己受教育和触动的一次机会。如果真正可以做到这样,作品很容易打动人心,唤起观者共鸣。”杨凯生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