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截至12月26日10时 近日,旨在帮助贫困女生完成学业的“春蕾一帮一助学”公益项目陷入争议。事情起因是有人发现受助者名单中有大量男生,这与“春蕾一帮一助学”项目的成立初衷及目标任务出现很大偏差,引发公众热议。 “春蕾一帮一助学”项目的捐赠形式定为“一帮一”,这也就意味着捐赠人与受助者均可以“一对一”配对。12月17日晚,《公益时报》记者针对此次争议曾连线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其中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春蕾一帮一助学”项目全部采用“一对一”进行资助。 “一帮一”这句口号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初,“一帮一”是一种工作形式,指某个组织内开展相应活动,使得组织中一个较进步的人与一个较落后的人结对帮扶,达成共同进步的目标。 后来,该形式在全国范围推广并在公益行业备受青睐。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无数儿童因找不到亲人而变成孤儿,当时便有热心群众提出“一帮一”家庭配对,让孤儿与其他地区的家庭配对,感受家庭的温暖,同时提供经济支持。在城市中,不少社区也会采用“一帮一”的形式为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服务。 2017年6月,腾讯公益增加了“一对一捐助”的功能,并上线了山区儿童及老兵的捐助项目,通过互联网为更多捐助者与受助人“牵线”,“春蕾计划”也是首批上线腾讯“一对一捐助”功能的项目之一,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在腾讯公益完成19979名女童配对。 总的来看,“一对一帮扶”公益项目主要集中于改善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腾讯公益及支付宝公益等线上捐赠平台通常会为项目设置固定的捐赠金额。在国家“脱贫攻坚战”和精准扶贫的号召下,“一对一帮扶”项目关注困境儿童生活的实际问题,满足他们健康成长的切实需求,保证了爱心的定向奉献,具备现实意义。 那么对于公众来说,“一对一帮扶”公益项目的参与度如何,对此类项目又有着怎样的理解?为此,《公益时报》联合问卷网推出本期益调查——“一对一帮扶”公益项目,你怎么看? 截至12月26日,该调查共得到1007名网友反馈。调查结果显示,仅四成网友表示曾经参加过“一对一帮扶”公益项目,51.14%的网友愿意参与但还未行动,9.83%的网友明确表示没参与过且并不愿意参与。 “‘一对一帮扶’项目是否需要建立爱心人士与帮扶对象之间的深层次联系,例如互留联系方式、实地见面等”一直是公众讨论的关键问题。在本次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建立爱心人士与帮扶对象深层次联系是一件对双方均有利的行为。当然也有22.24%的网友选择“没有必要,可能存在安全风险”,21.55%的网友认为该举措可征求并尊重双方意见。 在“‘一对一帮扶’公益项目的主要优点”这个问题上,有一半网友认为“实现专款专用,让捐助路径更加透明”是其主要优点。同时,“一对一的形式更易满足爱心人士渴望奉献的心理需求”也得到了36.05%的网友认可。 网友留言: 努力戒糖的酸酸: “一对一”捐助实现专款专用是项目的灵魂,也是项目的“试金石”。 江南水仙:“一对一帮扶”公益项目对于山区儿童或者孤儿来说,除了在物质上的补给,情感方面也给了很大支持。 阿基米德的杠杆:加强监督吧!没有监督,“一对一帮扶”顶多是筹款的一个噱头罢了! 人间五月天:“一帮一”公益项目对公益组织的信息披露方面要求更高,对捐赠人的反馈也需更加细致。如果可以做好,此类项目可以提高公益组织的公信力。 ■ 本报记者 隋福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