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专题
   第16版:
他们的爱心,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专题

第16版

新闻内容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他们的爱心,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

    闲暇时,陈荣超、杨玉仙会经常翻看孩子们给他们制作的相册(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摄)

    老区孩子们给陈荣超、杨玉仙写了很多祝福卡片(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摄)

    69年前,他们是解放军62军的战士,恰风华正茂,为解放雅安浴血奋战;30年前,他们从岗位上退休,在花甲之年怀抱初心,开启了一段偕行希望工程的路途;19年前,他们重返雅安,在古稀之年用历经10年存够的20万元捐建一所希望学校;而今,在希望工程启动30年后的今天,他们又在耄耋之年践行“三年计划”,将爱心继续倾注进希望工程。

    他们是陈荣超、杨玉仙夫妇。风华正茂时,他们参军入伍保家卫国,为革命事业倾力奉献40载,雪鬓霜鬟时,他们省吃俭用捐资助学,为希望工程播撒爱心30年。

    陈荣超、杨玉仙夫妇与希望工程的故事,还要从1989年讲起。

    1989年,正是希望工程发起实施的日子。 

    那一年,在革命岗位上工作了40年的陈荣超、杨玉仙刚刚退休。 

    “感恩党,感恩解放军,感恩人民,我们想继续我们的初心。”怀着感恩的初心,陈荣超最初和老伴儿杨玉仙商量资助家境贫困的失学孩子,但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条关于希望工程的公益广告,改变了二老的想法。

    那是一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眼神中流露着对于上学的渴望。

    陈荣超、杨玉仙被深深触动了,他们决定捐建一所希望学校,让更多家境贫困的孩子受益。

    “我们一了解,捐建一所希望学校,个人至少需要捐资20万。20万,对于我们而言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陈荣超回忆说。

    工作40年,陈荣超、杨玉仙辛苦攒下的存款也不到10万元,距离20万元,还有着巨大差额。

    然而,既然下定了决心,陈荣超、杨玉仙没有动摇、退缩。“再苦再累也要把学校建起来。”杨玉仙说道。

    从那时起,本该颐养天年的宽裕生活,因为省吃俭用攒钱,变得异常拮据。

    面对每月几百元的退休工资,为了加快存钱速度,陈荣超应聘到一个乡镇企业,赚着每天4元钱的工资,杨玉仙则返聘原单位5年,一点一点存起爱心款。

    “存钱不容易,因为当时还不知道能不能实现这个心愿,也没对别人讲。”杨玉仙说,那时去上班,就是带个馒头就咸菜,大人的衣服改小了再给孩子们穿。

    对于陈荣超、杨玉仙夫妇的“抠”,无论是同事朋友,还是邻里亲戚,虽看在眼里,却始终无法理解。

    而这一切,只有两位老人心知肚明,他们为的是一个藏在心底的愿望。

    攒够20万,对于陈荣超、杨玉仙而言,这的确是一场意料之中却又意想不到的持久战、攻坚战。

    意料之中,是因为20万元数额巨大,需要积沙成塔;意想不到,是因为积攒的过程曾遭遇几次“困境”,差点功败垂成。

    陈荣超将其总结为“三个难关”。“一是因为数额巨大,那么多钱怎么来,我们想了很多方法去解决。”陈荣超说,另两个难关则来自于家庭的变故。

    20世纪90年代中期,陈荣超、杨玉仙夫妇儿子因病下岗,秉持着“大家小家都要顾”的原则,两位老人从自己身上挤出生活费用来补贴照顾孩子,既帮助孩子治好病,又找了临时工作,接济他们渡过难关。

    1999年,20万元终于胜利在望。然而,这一次,陈荣超突发大面积心梗,倒在了病榻上。

    卧病在床,虚弱的陈荣超叮嘱照顾自己的老伴儿,不许取出存给希望工程的款项,并留下了人生第一份遗嘱:遗产捐献希望工程,遗体捐献医学研究。

    陈荣超说,这是他作为一名老党员的最后一笔党费。

    终于,经过一番抢救,陈荣超与死神擦肩而过,转危为安。陈荣超说,他患病时曾感觉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病好后则要“不待扬鞭自奋蹄”。 

    2000年,是雅安市解放50周年。对于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陈荣超、杨玉仙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称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陈荣超回忆说,在解放雅安的战斗中,他不幸染上恶性疟疾,发热时高烧不退,发冷时又全身抖个不停,是负责照顾他的老乡何婆婆为他端水送饭、喂汤喂药,经过悉心照料,硬是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对于老区人民的感恩之情,数十年没齿不忘,也促使陈荣超、杨玉仙将心回馈。

    于是,通过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四川省雅安市地方政府的协助,陈荣超、杨玉仙将首所希望学校选定在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一个偏远的山区。

    经过数月紧张施工,2000年10月,一栋1700多平方米的崭新四层教学楼落成于邛崃山麓、青衣江畔。

    落成典礼那一天,一个孩子抱着陈荣超哭泣道,“爷爷奶奶,今后我们再也不用在不避风雨的教室里上课了。”听着孩子的哭诉,陈荣超、杨玉仙也是热泪盈眶。

    新学校命名为“晨阳希望学校”。陈荣超说,校名的寓意,其一是指早晨的太阳,代表希望,其二是取自陈荣超、杨玉仙的姓氏谐音,以作纪念。

    完成了捐建希望学校的心愿,陈荣超、杨玉仙却并没有停下倾心倾力希望工程的脚步。时隔5年,两位老人再次拿出刚攒够的20万元,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捐建了第二所晨阳希望学校。

    从2006年起,陈荣超、杨玉仙夫妇开始着手捐建爱心书屋。陈荣超说,“捐建爱心书屋周期不用等那么久,每攒够两三万元就能建一个,我们会根据需要选购3000册图书。”

    如今,在老少边穷地区,在长征路沿线,陈荣超、杨玉仙已经捐建了39所爱心书屋。

    而迄今为止,两位老人已经累计捐资130余万元,先后资助48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了播种希望,他们几乎倾囊捐赠了一辈子的积蓄。

    陈荣超、杨玉仙还不顾年迈定期回访。今年8月,两位老人刚刚返回芦山晨阳希望学校一趟,去了解学校建设,奖励优秀师生。

    杨玉仙说,芦山晨阳希望学校,自挂牌以来他们已经回访了28次,位于乌兰浩特的晨阳希望学校,也去过了十几次。39所爱心书屋,他们回访了20所,19年间,共奖励教师90余名、学生600余名、学生家长100余名。

    时光易逝。伴随着希望学校和一座座爱心书屋的建成,是两位老人渐趋年迈。

    为了未来不留遗憾,2018年,已近90高龄的陈荣超、杨玉仙在党的生日那一天制定了新的“三年计划”,以迎接2021年建党100周年。

    “三年计划”中这样写道:为四川凉山、甘孜和雅安等地八所学校捐建爱心书屋,计划捐书约两万册;回访十四所建有爱心书屋的学校,奖励读书之星、优秀学生、书香家庭和模范家长;以“喜迎建党100年,深情颂党恩、坚定跟党走”为主题,同学校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师生代表互动,用我们入党60多年的亲身经历和大家交流;采用多种形式,在当地进行“我的家乡谁解放、当好革命接斑人”的传统教育……

    陈荣超说,制定“三年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多年来,陈荣超、杨玉仙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首都十大公德人物、全国军休系统先进军队离退休干部、北京榜样等多项荣誉。

    如今,在陈荣超、杨玉仙夫妇与老区孩子们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老人家里,珍藏着孩子们为老人制作的一本本相册和一封封书信,照片上的镜头记录着一个个温暖的瞬间,书信上的文字则承载着孩子们的感恩和祝福。

    一次,芦山晨阳希望学校的孩子们来北京看望陈荣超、杨玉仙,特意从田地里摘了新鲜的棉花和野花,扎成花束送给老两口。

    看到野花很快干枯了,两位老人就用塑料袋把花包了起来,“这是孩子们的心意,得好好保留。”陈荣超说。

    难能可贵的是,陈荣超、杨玉仙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影响着儿孙们对于希望工程的了解和参与。

    “我的两个外孙女放假经常回来看我,我会带着她们俩一起去看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杨玉仙说,孩子们在艰苦环境下依然渴望读书、渴望知识的精神,让外孙女深深为之感动。回家后,外孙女主动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寄过来,捐给希望工程,传递爱心。

    如今,希望工程走过30年,陈荣超、杨玉仙夫妇也尽己之力投入、参与了30年。

    今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希望工程时强调: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注和支持希望工程,让广大青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此,陈荣超、杨玉仙夫妇深有感触。“前40年保卫国家,后30年播种希望,除了物质上资助孩子,更多是要做好传承,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后继有人。”陈荣超说,“在入党申请书上曾有一句话: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据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