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王勇 11月20日至23日,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珠海举办。教博会以“汇聚·碰撞·变革:教育创新提升中国力量”为主题,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教博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评估报告(2019)》显示,第五届教博会总计收到了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1856项申报成果,其中来自公益机构创新成果占比3.4%。 尽管在申报的创新成果中占比最低,但在最终入围教博会最高奖“SERVE奖”的34项创新成果中,由公益机构研发的有4项,占比达到了11.76%,显示出公益机构在教育创新中的巨大动能。 为了进一步凸显社会力量在教育创新中的作用,本届教博会还专门设立“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创新论坛”系列,作为教博会向全国推荐的三大系列主论坛活动之一。 “激发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育创新热情,动员全社会跨界合作形成合力,引领教育创新方向,增强我国教育创新实力,一直是教博会着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表示。 四项创新成果获“SERVE奖” 为最大限度调动教育界、企业界、公益界参与教育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优秀教育创新成果交流共享,从第二届教博会开始,组委会特别设立优秀教育创新“SERVE奖”,从是否具有系统的解决方案(S)、成功的实践案例(E)、明确的标准规则(R)、正确的价值理念(V)、服务教育现实(E)等方面对教育创新成果进行评估。 本届“SERVE奖”评选从2019年9月初开始,历时两个月,分为初评、复评、征信调查、终评四个阶段。教博会组委会组织专家针对提交的2000余项成果进行了初评,遴选出1248项成果进入复评;委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近百人完成复评;为保证入选成果材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本届“SERVE奖”评选增加了征信调查环节,以保证入选成果经得起实践检验;终评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投票,最终评选出34项优秀教育创新成果(包括SERVE奖、SERVE提名奖)。 在获奖的34项创新成果中有4项来自于公益组织。 百草园乡村教育发展与促进中心研发的“百草园基地——乡村闲置资源的改造与利用”项目,联动乡村力量共同改造“撤点并校”后的当地闲置校舍或村活动室,打造特色“百草园基地”,在基地内建设远程多媒体教育室、乡村儿童校外活动室、乡村民俗文化展览厅等,并开发相应规定课程,利用当地资源充分满足当地需求。 上海远周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秉持“任重道远,周以渡人”的理念,从治理与预防两方面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远周针对14岁以下及14-17岁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设计了完整的涉罪未成年服务体系,构建了完整的三大阶段六大课程体系,让未成年人对犯罪行为说“不”。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提供了标准化的梦想中心素养教育服务体系。融合硬件学习空间、软件课程内容和教师培训的标准化“梦想中心素养教育服务体系”,包括“梦想中心教室”“梦想课程”“梦想领路人”“梦想盒子”四个相互支持的教育公益产品和服务,真正做到赋能教育者,让教育者成为终身学习者。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乡村师生赋能计划”依托《健康与幸福》课程体系,通过多级进阶式教师培训、一对一教师陪伴、同课异构、赛课等多类教师教研体系促进乡村教师建设专业发展共同体,从而推动“健康与幸福”课程的落地实施,实现满足儿童社会情感技能发展需求和乡村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的双重目标。 《中国教育创新成果评估报告(2019)》显示,公益机构教育创新成果尽管数量不多,但往往目标更加聚焦,服务内容更加明确,品质很高。 需要更多来自教育界的认可 在申报“SERVE奖”的同时,不少公益组织还通过参展、举办论坛等不同方式从机制、服务对象、社会影响力的形成、具体内涵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了展示和交流。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主办了“跨界赋能,多方联动”社会力量主题论坛。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潘江雪介绍了基金会打造的梦想课程。 潘江雪表示:“对我们最为艰难的是作为一家民间公益机构,学校是否落实梦想课程,我们是没有任何硬约束机制的,如何能够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主要是看校长和老师本人的意愿。” 孩子们的学生生涯需要老师作为人生的领路人,但是一个好的领路人需要什么?需要一个适宜的教育生态。“各级政府的深度参与,是我们的项目可持续发挥影响力的重要保障。”潘江雪强调。 目前,真爱梦想已经跟全国252个区县政府和教育局合作,“这是社会力量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有效方式。” 能够达到真爱梦想这种与教育系统合作水平的公益项目并不多。 《中国教育创新成果评估报告(2019)》显示,通过问卷调查对往届成果参展方及参展地区教育实践工作者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53.9%的教育工作者表示其所在工作地区“只有少数好学校开始购买与教育创新相关的服务”,还有19.8%的教育工作者表示“没听说过哪所学校购买过类似服务”。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教育系统购买社会服务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公益机构与教育系统之间的沟通交流远远不够。 对于教育类的公益项目来说,与教育系统达成共识与合作无疑是项目推进和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何才能做到这一步?自身专业是必须的,让教育界了解、认可这种专业性同样重要。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部分教育类的公益组织开始积极参与教博会,以展示自身的专业性。 “我们去年就参加了教博会,不少学校通过教博会找到我们合作。”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教育扶贫部部长杨婷婷表示,今年他们带来了“快乐童年合唱团”项目,并专门举办了项目介绍会,向参加教博会的校长、老师进行了专门推介。 但总体来说,参与到教博会中的公益组织与其他类型的机构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整体,教育类公益组织需要投入更大力量参与到教育行业的各类活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