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准提
   第16版:201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
深圳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准提

第16版
201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

新闻内容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创新社会治理
深圳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新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开展暑期活动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离不开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深圳市自2011年起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至2016年已实现“一社区一中心”的全覆盖。经过8年探索,“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基础阵地和整合资源、促进社区参与的枢纽平台。

    党建服务:

    探索党群联动新方式

    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关键在党建。近年来,社区党委在开展城市管理服务、凝聚居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深圳市各社区服务中心于2016年正式更名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意味着党群服务从此成为社区服务中心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社会工作者也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积极转变服务思路与内容,努力探索以中心为平台的党群联动新模式。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党委领导下,不仅有效地协助上级党组织开展各项党务工作,而且充分发挥专业能动性,策划开展“青年微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学院”、“党建万花筒”、“红色运动会”、社区红色文化展、追忆社区故事等服务,使传统党建工作变得有新意、接地气,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欢迎与喜爱。可以说,中心“高大上”的硬件配置和精准、贴心的专业服务,使中心真正成为党员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交流互动的载体。

    同时,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充分调动党员力量服务社群,在社区内组建党群志愿者队伍,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引领群众志愿者共同开展符合居民需求的服务,使中心既成为发挥党员先进性的窗口,又成为党员与群众联动的纽带。经过数年实践,中心“党委统筹+社工执行+志愿者及居民参与”的联动服务方式已逐渐形成。

    基础服务:

    专业服务助力民生幸福

    目前,中心普遍形成了“基础常规服务+特色公共服务+外部合作项目”的服务模式。其中,常规服务是社会工作者融入社区、获取居民信任与认可、提升社会工作美誉度与影响力、拓展社会工作服务空间的基础。社会工作者以居民需求为本,为社区长者、儿童青少年、妇女家庭、残障人士、来深建设者等群体开展服务,协助他们解决问题、搭建社区互助支持网络、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进而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在长者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为社区的高龄长者、独居长者、空巢长者、贫困长者等提供探访慰问、健康照顾、心理关爱、人际交往、文体康乐、普法防骗、社区义诊、政策咨询等服务,既关注长者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也协助长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儿童青少年领域,社会工作者为孩子们提供“四点半课堂”、青春期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抗逆力学习、户外拓展、才艺兴趣培养、自我成长规划、参与社区议事等服务,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全方位发展。在妇女及家庭领域,社会工作者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个人咨询、情绪疏导、压力缓解、反家暴宣传与介入、维权法律讲座、兴趣手工坊、再就业培训等服务,在协助妇女个人发展的同时,注重促进其亲子情感与家庭关系的不断提升。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充分联动社区力量,以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社区融合活动,搭建邻里交流互动、结对帮扶的互助平台,营造守望相助、和谐共融的社区氛围与文化,增进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特色项目:

    精准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为长者、儿童青少年、妇女等群体提供常规服务外,社会工作者还保持着高度的专业敏感性,为不同类型的服务群体设计、开发更有针对性的项目,以精准服务来满足各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目前,深圳全市的近700个中心几乎都在运营独有的服务项目,其中很多项目因服务需求的共性及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

    在深圳市南山区社会工作协会统筹协调下,南山区102 个中心参与开展了“交通安全进社区”项目,形成“交警+社工+志愿者”的三方联动形式,深入100余个社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服务,提升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特别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群体,社会工作者通过建立儿童交通安全移动教育基地,打造由交警、家长、教师、学生组成的交通安全服务队,以VR体验互动、“交通标志猜猜看”、“与铁骑亲密接触”等形式,助力孩子们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熟悉交通安全标识与设施,扫除交通安全盲区,为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护航”。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很多来深建设者的子女过着候鸟般的往返生活,针对这些流动儿童,中心开发、实施了流动儿童社区融合、安全教育、亲子关系促进、暑期夏令营等服务。如福田区新洲社区开展了“温馨港湾”——流动儿童安全与健康教育服务援助计划、龙岗区禾花社区开展了“橄榄树计划”——流动儿童社区融合项目、温馨社工服务中心在多个社区开展了“用馨守护”——儿童性安全教育防护教育服务……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家长和流动儿童们加强亲子沟通的同时,还为“小候鸟”们的安全、健康成长营造避风港,提升其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资源整合:

    枢纽平台激发社区活力

    目前,深圳每个中心的服务者不超过6人,而他们要面对的服务对象却是数万名社区居民。此时,社会工作者在提供直接的常规服务、特色项目服务外,更需要发挥中心的枢纽型平台作用,充分联动社区内外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为社区链接场地、设施、资金、物资、人力等资源,将资源整合集中后再进行有效的需求匹配,从而将中心打造成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的桥梁。

    经过多年实践,中心已逐渐成为了社区的资源枢纽,如在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充分整合社区党委、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处、老年人协会、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基金会、志愿者队伍以及银行、医院、健身场馆、培训机构、餐饮等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资源,通过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等方式,为社区注入活力。

    而部分建设标准高、场地面积大、服务功能全的中心,更凭借着定位、场域与功能优势,集中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自助图书馆、社区党校、人才驿站、社区规划师工作室等功能,汇聚政务资源、服务资源、文化资源、康娱资源,以“一站式”的综合性服务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在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时常会面临仅凭自身能力无法独立解决服务对象复杂、精深问题的状况,此时便需凭借专业判断,引入其他专业资源。如社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陷入自杀危机,社会工作者评估该患者存在精神疾病隐患、社会功能缺失、社会支持网络缺乏等问题,便联合医院精神卫生科室、社区康复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介入,协力为患者改善健康状况,解除自杀危机并搭建支持网络。这种跨专业的整合介入是社会工作服务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是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与价值的体现。

    组织培育:

    促进社区居民参与和自治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中心始终将培养社区骨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相信,只有充分挖掘社区骨干的能动性,带动更多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活动与事务,才能使服务对象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服务提供者,使社区居民逐渐成为社区事务的倡导者和引领者,进而有效推动社区居民自治。

    在服务中,社会工作者通过骨干培养、协助备案与注册、开展专业能力培训、组织诊断与督导等形式,孵化了众多社区社会组织,如福田区益田社区孵化了阅翼成长阅读俱乐部、艺舞人生艺术团、多彩多意书画院等组织,南山区海珠社区成立了棒棒堂亲子关系促进中心、俪人妈妈义工队、幸福家成长营等组织,龙岗区四季花城社区成立了便民服务队、文化宣传队、四季阳光心理咨询团、智慧父母读书会、中外志愿服务交流营等组织。

    中心还通过搭建社区服务组织的“蜂巢”,着力培育回应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的社区社会组织,构筑社区服务的多元平台,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力量。

    (据《中国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