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国际
   第16版:2019中国公益年会
儿童早期发展事业进行时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国际

第16版
2019中国公益年会

新闻内容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儿童早期发展事业进行时
强化共识 整合资源

    ■ 本报记者 隋福毅

    “你,还记得3岁以前的事情吗?”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0-3岁被称为“婴儿期”。在这段时期,我们学会了走路、说话,形成了对世界的初印象。不过由于3岁以前,大脑中记忆系统的稳定性与习惯性尚未成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记忆趋于本能。因此成年以后,我们很难提取这段记忆。

    那么,0-3岁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否因为我们记忆的“缺失”而变得“无足轻重”?

    其实,不然。

    0-3岁是大脑快速发育但尚未定性的时期。在该阶段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及大脑发育特点,给予孩子科学的、丰富的、恰当的信息刺激和训练,可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身心潜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近年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意识到干预0-3岁儿童发展的必要性。许多欧洲国家在脆弱社区的儿童早期发展方面投入了许多资金。在拉丁美洲,巴西、牙买加、秘鲁等国家推行了相关政策,并将项目推广与观察研究并行。

    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明确强调0-3岁婴幼儿发展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欠佳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统计,我国目前约有5000万名0-3岁婴幼儿,近80%的婴幼儿是由祖辈参与看护和照料,社会普遍反映家庭婴幼儿照料负担较重。与此同时,社会照护服务机构又存在不足。大量儿童无法获得应有的早期教育机会,面临着较高的发育滞后或迟缓的风险。

    其中,儿童早期发展问题在中国农村地区更为重要。因为,中国农村的人口出生率明显高于城市。若要关注中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问题,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是主要课题之一。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计划(REAP)是一个从事项目影响评估的组织,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发起,它的目标是为中国教育、健康和营养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自2012年起,REAP开始针对贫困农村儿童早期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促进贫困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项目。

    经过多年研究,斯坦福大学教授、REAP发起人Scott Rezelle表示,按户口划分,目前中国75%的儿童是农村儿童,并且70%的儿童生活在脆弱地区。脆弱地区主要包括中部的平原大村、西部山区、移民安置小区以及城市移民社区。

    最近,REAP团队在秦岭山区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同时测试了100个城市的6-30月龄的儿童和400个6-30月龄的农村儿童。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儿童在认知、语言、社会情感及运动等四项儿童早期发展能力上都存在滞后现象。在上述四种脆弱地区中,甚至有85%的婴幼儿至少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未得到充分开发。

    谈及原因,Scott Rezelle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基因决定着儿童的发展潜能,营养供给及优良的养育行为可以促进儿童自身发展潜能。近年来,中国农村的物质发展水平飞速提高,营养问题已经不是制约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较差的养育技能是制约儿童早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中国农村并非不重视教育。相反,家长们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并且对孩子抱有极高期待。但是,由于0-3岁儿童不能给予家长及时反馈,很多父母认为早教行为对孩子作用十分有限,对孩子早期发展的关注度较低。”Scott Rezelle补充道。

    浙江省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湖畔魔豆基金会”)于2017年9月发起成立,致力于帮助困境儿童及困境母亲,陪伴农村家庭践行科学养育,实现农村儿童平等发展。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湖畔魔豆基金会在陕西省宁陕县分两批完成全县覆盖20个养育中心、4个养育服务点。2019年9月29日,湖畔魔豆基金会与陕西省清涧县开启了第二个项目点。

    湖畔魔豆基金会副秘书长舒敏谈道:“我们不仅关注困境儿童,更关注困境家庭。经过多年观察,我们发现农村婴幼儿照护人以女性为主,其抑郁倾向状况明显。”

    抑郁风险是儿童监护人常见的心理障碍,影响着监护人的养育行为,最终可能转化为儿童成长的负面因素。

    2015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研究项目。该研究以我国西部贫困农村地区1798名6-24月龄儿童监护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监护人抑郁风险现状及对养育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监护人整体抑郁风险比例为22.9%,而且监护人抑郁风险会使其积极养育行为显著减少,使其消极养育行为显著增加。

    家庭为主,托育补充

    近年来,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得到我国政府认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纲要和规划明确了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坚持儿童成长早期干预的基本方针,并特别指出需要对农村儿童给予个别重视。

    国家卫生健康委干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蔡建华提道,目前我们国家在儿童早期发展事业上正在稳步推进,在“幼有所育”方面逐渐凝聚共识。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商业性的早教机构在中国蓬勃发展,满足了一部分中高收入家庭的需求,把相关概念引入了中国,重点关注了各种形式的智力开发、亲子互动,但也存在着收费较高,服务内容向“教”过度倾斜、偏倚的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育’字,社会各方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大家在教育、保育、养育、托育等含义上各抒己见。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一定不能离开儿童早期发展。根据国际经验以及儿童保护的理念,应更着重于为孩子创造丰富的环境,让孩子能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国际社会把这种方式称为‘早期学习’而不是早教。”蔡建华如是说。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提出了四个原则: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有限;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分类指导。

    其中,蔡建华特别提到第一条原则“家庭为主、托育补充”。

    蔡建华说:“《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儿童监护抚养是父母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家庭对婴幼儿照护负主体责任。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重点是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而目前我们或许应该注意到的是过于强调托育,主次颠倒的情况逐渐出现。”

    “我们必须承认当下中国对于托育的需求客观存在,但是我们要客观的看待该问题。托育应该在哪些地方做、怎么做、谁来做都需要明确,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而且不要把需求面迅速打开。托育机构更多是为孩子创造一个主动探索和早期发展的环境,而不是一个全盘接管的场所。无论如何,家庭不可缺位。”蔡建华强调。

    整合资源是必经之路

    活力社区是一家关注处境不利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一家公益组织。活力亲子园是活力社区的主要项目之一。该项目服务0-6岁儿童,通过向这些儿童及家庭提供符合年龄发展特点的亲子课程和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进行活动,活力社区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资源,其中便包括孩子家长。在活力亲子园项目中,孩子家长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一股支持项目发展的强大力量。

    活力社区负责人侯蔚霞告诉《公益时报》记者:“我们把自己正在做的所有工作都当做是赋能的机会。我们通过单一活动培养其他活动的带领人,让家长从活动的实际体验者逐渐变成活动带领者、志愿者、实习生,从活动受益者成为活动建设者。”

    “目前,我们项目中有许多‘妈妈’老师,她们在活动中一步步成长,现在已经是我们进行家长赋能的主力军。所有家长都有一个基本动力: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妈妈’老师的同理心更强,可以清晰了解家长们的需求。在推动家长实现自身成长并获得知识和力量的过程中,因为有着共同的身份和诉求,‘妈妈老师’更容易拉动这根‘链条’。”侯蔚霞补充道。

    多年来,活力社区一直专注于活动周边社群的营设,建设平台,凝聚资源。同样,湖畔魔豆基金会也将资源整合作为重要方向。

    据湖畔魔豆基金会副秘书长舒敏介绍,湖畔魔豆基金会目前的工作锚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活动地与相关中心形成比较好的合作关系;二是打造养育未来行动研究中心做专业研究和运营探索,并整合国家、社区、企业、公众的资源。

    “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如何实现规模化是未来的必考题。但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该事业的公共价值、支持资源以及高效赋能的问题。儿童早期发展事业是一个从0开始的活动,绝对不是一家机构能完成的事情。整合资源、联合共同目标的人、打通整个行业的供应链是我们必须探索的路径。”舒敏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