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王勇 “多年前每到一地就会收到当地推广短信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培训了那么多心血管急救人才,要是也能有办法告诉大家附近有人心脏骤停了,或者告诉大家附近有能够进行急救的人就好了。”谈到公众急救问题,美国心脏协会(AHA)国际培训中心协调员王革新无限感慨地说道。 王革新的感慨是基于一组令人无比担忧的数字:多年前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54.4万人猝死,平均每天1500人猝死,每分钟猝死1人,而抢救成功率不足1%。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心脏骤停后的黄金抢救时间是4分钟,10分钟之后的抢救成功率无限接近于0——目前我国的救护车很难在这一时间内赶到。这就需要有人在心脏骤停之后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 一个值得高兴的消息是,9月10日,王革新的这一愿望在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初步实现了。这一天,2019中国上海公众互助急救高峰论坛在张江举行。在论坛上,公众互助急救“呼唤App”正式发布。 据合恩公益创始人、合恩首席执行官赵驿介绍,一旦发生紧急意外事件,在呼唤App点击“紧急呼唤”,系统会根据呼救信号,为呼救者找到距离最近的急救志愿者,并显示最近的AED位置信息,志愿者能根据路线规划以最快的速度找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赶往现场进行施救。 目前,依托呼唤App,合恩实施了上海张江科学城项目,该项目已经联动了7500名受过急救培训的志愿者、250台AED,以实现“让心脏猝死存活成为常态”的使命。 55.4万与1%的抢救成功率 2016年,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猝死北京地铁,引发了人们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急救、AED等的关注。 实际上,像金波一样心脏骤停没有抢救成功的情况不在少数。据知名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介绍,目前国内每年有54.4万人猝死,平均每天1500人猝死,每分钟猝死1人,抢救成功率不足1%。 导致极低抢救成功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心脏骤停的抢救时间十分短暂,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10分钟之后的抢救成功率无限接近于0。 其次,由于救护车的数量、站点配置等原因,我国的救护车反应时间比较长。以上海为例,2018年,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披露的数据是上海市中心120急救车平均反应时间为12—13分钟,居中国领先水平。 在救护车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如果公众能够进行科学的院前抢救,也可以提高最终的存活几率。但在这方面,我国离发达国家还有很远的距离。 一方面是不会救。能够掌握并熟练使用心肺复苏技能的人员在我国公众中的占比很少。据中国红十字会发布的数据,近年来,全国红十字系统平均每年培训救护员300余万名,大约只占我国总人口的0.2%。 “我干了30年急救,只见过4次有人徒手进行了心肺复苏。”贾大成表示。 一方面是没有相应的设备。心脏骤停的抢救需要心肺复苏与AED的配合使用。据贾大成介绍,心脏骤停80%是用除颤器抢救成功的,每延迟1分钟除颤成功率下降10%。 AED正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给予电击除颤的医疗设备,在日本的交通枢纽以及人员密集地方很容易找到,但在我国却很少能看到。 “树立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安装使用AED,在我国仍然是启蒙阶段、培育市场阶段,依然是好事多磨、任重道远。”贾大成强调。 需要建立体系化的院外急救系统 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表示:“目前在国内心肺复苏领域,对于病患的抢救空间仍十分巨大。而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推广AED及公众急救普及。” 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要使公众掌握基本必备的心肺复苏等应急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分别达到1%和3%。要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当然,要让这些措施真正发挥作用,在培训人员、配备设备的同时,还要形成一套运转良好的体系。 合恩首席战略官吕仁杰基于台湾及国外关于公众急救的成熟经验,针对中国城市级公众互助急救体系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在系统层面,打造完整的院外心脏骤停地图,科学化配置急救设备与急救护队,完善院前紧急医疗系统;第二、在教育层面,简化教育训练内容,缩短训练时数,并推广在线学习课程以利全民普及;第三、在管理层面,运用互联网技术,24小时联机掌控急救设备实时状态,建立统一的急救设备数据库与地图,运用互联网APP技术,充分结合人与设备。 “呼唤”急救系统的探索 如何在实践层面真正建立一套公众互助急救系统呢?合恩通过5年的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路径。 自2015年开始,合恩开始急救课程培训。至今授课传播面覆盖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培训超过10万名学员,年龄跨度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7岁的孩子。 2019年4月至7月,合恩实施了“人才护心计划”,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为试点区域,投放了200多台公众AED。 人有了,设备有了,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迅速知道自己身边有人心脏骤停了,不能每台都有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急救志愿者值守。 如何提高公众的急救参与度?海军军医大学副教授王毅欣基于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近10万份病历档案的研究提出应该建立第一响应人计划,一方面加大公众急救招募、培训、复训、更新力度,一方面开展调度系统应用研究,以最快的速度调动人力、物力资源。 在人力不足的背景下,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调配志愿者、或者在线上进行现场指导等,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基于这一认识,合恩设计研发了互联网公众院前急救应用软件——呼唤APP,一旦发生紧急意外事件,点击“紧急呼唤”,软件后台会进行自动定位并跳出120呼叫界面。随后,系统会根据呼救信号,为呼救者找到距离最近的急救志愿者,并显示最近的AED位置信息,志愿者能根据路线规划以最快的速度找到AED,并赶往现场进行施救。 除此之外,“呼唤”拥有“在线学急救”入口,用户可以学习专业急救技能;用户在发现AED的踪迹后可以上传到系统,也可以对APP内显示的AED信息进行纠错,以方便公众在意外事故发生后能快速获取AED。 据赵驿介绍,目前以“呼唤”为核心的系统已经链接了7500名受过急救培训的志愿者、25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下一步,“呼唤”将对全国的AED信息进行遴选优化,同时推动医护人员、急救救援人员进行注册加入公众互助急救系统。 “这是一项非常有远见和开创性的工作,希望有更广泛的人群、更广泛的力量加入。”李宗浩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