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国际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人人公益”还有多远?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国际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9年09月1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人人公益”还有多远?

    从左到右依次为“95公益周”、“人人公益节”、“伴爱入住”

    2018年“给予星期二”官方海报

    2015年-2018年“99公益日”官方发布的捐赠数据

    ■ 见习记者 隋福毅

    盼望着,盼望着,暑气渐渐消退,九月如约而至。

    在这段时间里,你可能会因为某个感人的故事湿润了眼眶,可能会诧异于已经从微信列表消失好久的某个群聊突然弹出,也可能会发现朋友圈里被各式各样的筹款链接刷屏。

    如果你拥有了其中的任意一项经历,那恭喜你,‘99公益日’的‘大门’已经朝你打开。

    “99公益日”的这五年

    “99公益日”,是腾讯公益联合数百家公益组织、知名企业以及创意传播机构,于2015年9月9日发起的一场互联网募款活动。这场活动通过互联网渠道广泛传播,并结合线上线下联动推广,使公益慈善行为的影响力成倍提高。

    今年,“99公益日”正式步入第五个年头,目前已经演变为公益圈内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99公益日”在第五年究竟会交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我们尚无法定论,但翻开“99公益日”前四年的数据,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强大的“生命力”。

    2015年到2017年,公众募捐、腾讯配捐以及企业配捐的额度明显上涨,总额度成倍增加。“互联网+公益”的新型公益筹款形式爆发出空前的能量。

    不过,2018年相比2017年,公众筹款和企业配捐额度接近一致,没有显著提高。若不是腾讯公益新增的1亿元慈善组织成长基金,2017年和2018年的总筹款额将会持平。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妨对今年的筹款额抱有更多期待。

    回首“99公益日”的前四年,企业配捐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公众募捐也从最初的1.3亿增长到8.3亿。“互联网+公益”推动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唤起了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指尖公益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改变着传统筹款行为乃至中国慈善事业的运作方式。

    今年5月,贝恩公司与联合之路共同发布《中国互联网慈善:激发个人捐赠热情》报告。报告显示,自2015年起,互联网筹款金额和参与度在逐渐上升,个人捐赠额度也呈增长趋势,其中,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是互联网筹款的“主力军”。

    据民政部4月4日发布的数据,2018年,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总共募集善款超过31.7亿元。其中,腾讯公益募集的善款达17.25亿元,而“99公益日”发挥的作用足以引起重视。

    从“99公益日”到“9月公益节”

    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实施,并将每年的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这意味着中国慈善事业真正步入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时代,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正式将慈善事业纳入范畴。

    《慈善法》的出台不仅规范了慈善领域的生态环境,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带动了行业发展,在互联网领域更是引起了极大反响。

    2017年,阿里巴巴响应国家号召,发起“95公益周”,并向社会发起“人人3小时”的公益倡议,推出了面向全社会的3小时公益平台。今年,“95公益周”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线上推出40多种创新参与公益方式。

    2019年9月2日,新浪微博发起“人人公益节”。#春蕾计划#、#向灾害say no#、#免费午餐#、#马云乡村教师人才计划#等21个公益项目将参与本次活动。9月5日至9月25日,爱心网友每日只需登录活动主页,即可领取21颗爱心用以支持公益项目。

    2019年9月5日,正值中华慈善日,美团正式发布公益商家计划并推出“伴爱入住”公益倡导行动。参与“伴爱入住”的酒店,每一笔订单都将捐赠一定金额,支持偏远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公益项目。

    2015年,“99公益日”首次面世,虽然这是一件陌生的事物,但仍然创造了那个时代公益筹款的奇迹。2019年,当“99公益日”逐渐迈向“9月公益节”,我们看到“互联网+公益”正迎来新的征程。

    “红鼻子节”与“给予星期二”

    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兴起,相比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

    1988年,英国红鼻子节诞生,它由喜剧救济基金会发起,至今已有31年的历史。喜剧救济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倡导“通过娱乐传递社会正能量”,旨在打造一个“没有贫困的公正世界”。

    红鼻子节是喜剧救济基金会的品牌活动。每逢奇数年的3月,红鼻子节便会“如约上演”。届时,人们会佩戴红鼻子走上街头募捐,众多喜剧明星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在BBC的电视直播节目中进行表演,劝募善款。

    此外,很多学校会借此机会进行爱心教育,并组织小型游乐募捐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合作企业也会将红鼻子元素与自己的产品进行融合,在传播公益慈善理念的同时,将产品的部分利润捐给喜剧救济基金会。

    如今,红鼻子日已经变成全球性的公益节日,风靡英、美、德等国。2017年,暴走漫画取得“红鼻子节”品牌授权,在中国策划并发起“6·1红鼻子节”,打造中国本土化的快乐公益。“6·1红鼻子节”虽然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但相较英国本土红鼻子节,影响力相对有限。

    “红鼻子节”诞生之际,互联网尚未普及。因此,“红鼻子节”的线下部分一直是活动的主要阵地。从这个角度来看,“红鼻子节”与“99公益日”的可比性较弱。但在美国,也有一个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益捐赠节,那就是“给予星期二”。

    “给予星期二(Giving Tuesday)”于2012年首次推出,并且将节日时间安排在感恩节后的第一个周二。

    成立初期,“给予星期二”便相信技术和社交媒体可以激励全球数百万人关注到慈善领域,并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在线上发展的这七年,“给予星期二”通过Facebook以及Twitter等国外主流社交媒体产生了强有力的传播效果。2018年,“给予星期二”在Facebook平台筹集了1.25亿美元,全美筹款额近4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全球共60多个国家发起了自己国家的“给予星期二”运动,希望以此激发移动互联网的能量,并培育公民的慈善意识。

    仅靠捐赠就够了吗

    从表面上来看,“99公益日”与“给予星期二”的活动理念及捐赠形式大同小异。不过,基于社交平台功能不同,二者在活动呈现效果上存在一个显著的差异点。

    众所周知,微信属于私人社交平台,具备良好的私密性,容易形成一个闭环的私人关系圈。相比微信,虽然Facebook也服务于熟人圈子的社交需求,但它具备半私密半开放的特征,用户既可以在圈内社交,也可以通过平台关注公开社群和参与话题讨论。因此,“99公益日”很容易产生一种“公益圈内狂欢”的状态,公益传播的辐射面并未充分打开。

    2018年“99公益日”结束后,微信公众号“CM公益传播”发表一篇名为《99公益日,今年还只是圈内人的狂欢?》的文章。文中指出,2018年,“99公益日”官方公布的捐赠人次为2800多万次。该数据很难表现出实际参与人数。若按照每人每天捐两次,三天累计捐六次来做一个大胆预测,2018年“99公益日”的实际参与人数可能只有467万人。

    虽然这一推测建立在用户高参与度的基础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实际捐赠人数将会远小于2800万。然而,那时候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高达10亿。

    《中国互联网慈善:激发个人捐赠热情》报告显示,2017年,互联网捐赠金额在中国社会捐赠总金额中的占比略高于2%;中国国内个人捐赠者的渗透率相对较低,仅占总人口的7%,发展潜力巨大。

    近日,第三届阿里巴巴“95公益周”线下论坛提出“人人公益”倡议,新浪微博也以“人人公益节”为名发起线上公益活动。但从上述数据我们得知,实现“人人公益”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毫无疑问,在移动互联网力量的加持下,中国公益慈善领域出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公益”这个词,谁也不会将“公益”与“筹款”划等号。

    9月3日,腾讯、阿里、新浪、知乎等互联网公司公益负责人齐聚腾讯公益思想汇的第三期活动。活动中,“互联网慈善平台功能不只是筹款”的观点得到共识。

    “99公益日”发展至今已经5年,“9月公益节”的热度也节节高升。但对比“红鼻子节”和“给予星期二”,不难发现,“99公益日”的影响范围及发展前景远不仅如此。

    “99公益日”该如何冲破与“筹款”对等的刻板印象?如何打破线上线下壁垒,号召民众进行公益实践?如何推动“圈内公益”走向“人人公益”?这些问题还有待思考与探索。